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邏輯解析道德經》之第十八章

《邏輯解析道德經》之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慈孝!國家混亂,安有正道

【通釋】

大道廢弛,怎麼會有仁義!六親不和,怎麼會有孝慈!國家昏暗動亂,怎麼能有正臣!

【注釋】

① 大道廢,安有仁義:大道廢弛,怎麼會有仁義。王弼本中的本句為「大道廢,有仁義」。據郭店楚竹簡及帛書甲乙本改(詳析見本章【點評】),以下諸句相同。大道,是正面之道,是治國安天下總體因循的思想觀念、方針政策和運行態勢,是治國安天下潛在的運行軌跡,是治國安天下者的主流道德標準,核心價值取向、行為規範在治國安天下上的體現,是由治國安天下者思想行為潛在導向而形成的社會主流官風、民風,即整個社會的主流風氣。廢,廢弛。

② 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六親不和,怎麼會有孝慈。王弼本中的本句為「六親不和,有孝慈」,另在此句上還有「智慧出,有大偽」句。六親,指父、子,兄、 弟,夫、婦,也泛指親緣關係。孝慈,子女愛父母叫孝,父母愛子女叫慈。孝慈是兒女孝順父母,父母庇護子女。

③ 國家昏亂,安有正臣:國家昏暗混亂,怎麼能有正臣。王弼本中的本句為「國家昏亂,有正臣」。國家,國與家。有版本作「邦家」。邦,也稱「國」,即諸 侯國,是周天子為其子弟臣屬分封的疆土與屬民;家,大夫的領地和屬民,即大 夫的食邑或采邑。昏亂,昏暗動亂。昏,昏聵,亦指邦君或家長昏聵。亂,指邦 與家治理得不好,混亂。正臣,正直的臣子。

【意義歸納】

本章強調的是「大道不可廢」。

【語法分析】


假設 並列 假設 並列 假設

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慈孝!|國家昏亂,||安有正臣!

全章是一個複句。三組反問句是並列關係,為第一重,各句內部為假設關係, 分別為第二重。

「大道廢,安有仁義」雖然是個反問的疑問句,但本句仍然存在假設或條件的邏輯關係,也就是說,如果「大道廢」,就不會「有仁義」;或者說,只要「大道廢」,就不會「有仁義」,以下「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國家昏亂,安有正臣」理同。

【考辨】

《道德經》(老子)通行本主要有王弼本與河上公本。這兩個本子的第十八章是一樣的: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意思大致為:

大道廢她,就出現了仁義;智慧出現了,就產生了大偽;六親不和,就產生了孝慈;國家昏亂,才出現了忠臣。

也有人這樣解釋:

拋棄了大道,仁義就出現了;產生了智慧,過度的虛偽就出現了;六親不和諧,子孝父慈就出現了;國君昏聵國家動亂,忠臣就出現了。

我對王弼版本章的章句持完全否定的態度,同時也否定以往許多學者據王弼本所做的讚許的解析和點評。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解釋呢?問題的癥結就在於王弼本與河上公本都把一個重要的「安」字給抄沒了,又增加了「智慧出,有大偽」六個字。當然,始作俑者不一定是王弼、河上公。

首先,我們先辨析一下本章的幾個概念。

「道」是《道德經》中反覆出現的概念。這裡的「道」,是一個「混而為一」「不可致詰」的概念。簡言之,《道德經》中的「道」,是自然及客觀事物順暢運行應遵循的正確軌跡。「道」是客觀存在,是規律,是做人、治人、事天、行事應依據的準則。「大道」是《道德經》弘揚的「主義」。「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三十四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第五十三章)的三個「大道」的比喻義都非常明確,「大道」是治國安天下總體因循的 思想觀念、方針政策和運行態勢——這種思想觀念、方針政策不是表面文章,不是口頭上的粉飾,不是文字上的冠冕堂皇,是治國安天下潛在的運行軌跡,是治國安天下者的主流道德標準,核心價值取向、行為規範在治國安天下上的體現,是由治國安天下者思想行為潛在導向而形成的社會主流官風、民風,即整個社會 的主流風氣。「大道」實是老子推崇的正面之道,老子怎麼能鼓吹讓它廢棄呢!

「六親」指父、子、兄、弟、夫、婦,也泛指親緣關係。「孝慈」就是兒女孝順父母,父母庇護子女。子女愛父母叫「孝」,父母愛子女叫「慈」。「六親」是不可混淆的概念,它局限於某個具體的家庭或家族。李家的孝慈不能與張家的六親不和混為一談,李家的孝慈當然是建立在李家六親和睦的基礎上的。

「國家」即國與家。「國」也稱「邦」,但並不是今天意義上的「國」,而是分封制度下君主一級一級為其子弟臣屬分封的疆土與屬民。「家」也不是今天簡單意義上的「家」,而是分封制度下大夫的領地和屬民,也就是大夫的食邑、采邑。「正臣」,正直的臣子——還是用「正臣」好,一部《左傳》都沒有出現過「忠臣」字 樣,「忠臣」之說是後世出現的。

其次,通行本原文就自相矛盾。我們通過分析正面認識與反面認識來比較一下:

大道廢(反)有仁義(正)「大道廢」是壞事,「有仁義」是好事;

智慧出(正)有大偽(反)「智慧出」是好事,「有大偽」是壞事;

六親不和(反)有孝慈(正)「六親不和」是壞事,「有孝慈」是好事;

國家昏亂(反)有正臣(正)「國家昏亂」是壞事,「有正臣」是好事。

通過比較,明顯可以看出「智慧出,有大偽」與其他三組話極不合拍。經查郭店楚竹簡(以下簡稱《郭簡》)沒有「智慧出,有大偽」字樣,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下簡稱《馬帛》)甲乙本有「智慧出,安有大偽」字樣。結論是「智慧出,有大偽」是漢代以後「加入」的,而去掉了「安」的篡改肯定違背了老子的原意。

再次,《郭簡》《馬帛》甲乙本向我們提供了與通行本意思截然相反的文字。幾個本子均在每句「有」前多加了一個「安」或「案」字。

《馬帛》甲本:

故大道廢,案有仁義!智慧出,案有大偽!六親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亂,案有貞臣!

《馬帛》乙本: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智慧出,安有大偽!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國家昏亂,安有貞臣!

《郭簡》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國家昏亂,安有正臣!

(以上引文標點均為筆者所加)

結論是,「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是經過篡改的文字。

被篡改後的句式是陳述句,加「安」的句式為疑問句中的反問句。「安有」是典型的反問固定結構。兩種句式不同,表達的意思截然相反。

要正視「安」字,對《馬帛》《郭簡》中的「安」字不能視而不見。「安有」「安在」等是常出現的文言固定結構。「安」是「怎麼」的意思。第七十九章「安可以 為善」中的「安」即此意。

試比較兩種句式:

大道廢,安有仁義!——強調失去了大道,必然少仁義、喪失仁義;

大道廢,有仁義——強調失去大道,才顯現出仁義或者才有了仁義。

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強調六親不和,從哪裡能看出孝慈,怎麼能有孝慈,也就是六親不和必然失去孝慈;

六親不和,有孝慈——強調六親不和才顯現出孝慈或者是比較出孝慈,這個比較是沒有辦法進行的,張家的六親不和不能同李家的有孝慈作比較。

國家昏亂,安有正臣!——強調國家昏亂,就會缺少正直的臣子;

國家昏亂,有忠臣——強調國家越昏亂就越有忠臣或顯現出忠臣。

可見上述前者所強調的,都是正理、常理,是客觀存在;後者都是違背常理的謬論,是所謂的「辯證」,是詭辯。試問,是太平盛世缺少仁義還是失道之世缺少仁義,是家庭和睦沒有孝慈還是六親不和沒有孝慈,是清明政治下沒有正臣還是腐敗政治下缺失正臣?

同「安」字一樣,對本章中的「有」也需要正確地解釋。「有」表示存在。如果要表達「顯現」的意思,為什麼不用「見」,而用「有」?也就是說,如果按通行本的文字,老子為什麼不說「大道廢,見仁義;智慧出,見大偽;六親不和,見孝慈;國家昏亂,見忠臣」?

「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國家昏亂,安有正臣」演變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既有惡意篡改,也有肆意歪曲。後人囿於前人的解讀,甚至不去推演它的邏輯關係,甚至刻意把「安」解釋成「於是」,就是不用最常用的形式來解讀「安有」。如果不跳出前人各種說法的窠臼,對老子的個別解讀就可能永遠停留在錯誤上,或者在錯誤中徘徊。在研讀《道德經》中我有一個最大的心得,就是「不要被傳統的解讀限制了思維」。

所謂的「大道廢與仁義,六親不和與孝慈,國家昏亂與忠臣的對立統一」,「大道廢弛才應提倡仁義,六親不和才應提倡孝慈,國家昏亂才提倡忠臣」之說純屬自相矛盾的無稽之談。大道都廢弛了誰還會去真正推崇仁義?誰家真正孝慈會出現六親不和?哪個國家混亂還會湧現正直的臣子?

有人這樣點評本章:「大道存,仁義在其中,不得而顯,僅此而已。忠臣、孝慈、仁義三事,皆因時因勢而出,不值得三事前後大加傳耀也。清官之出,世之悲哀。有人查證,清官可惡,甚於貪官,此處存一記。」此說大謬!

以上引述的歪理邪說與老子的思想南轅北轍,背「道」而馳。老子主張「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第六十四章),他怎麼能在大道廢弛時才主張提倡仁義,在國家昏亂時才呼喚忠臣,在六親不和時才要找回孝慈呢?

《道德經》第十八章,實應為: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國家昏亂,安有正臣!

【解讀與點評】

仁義本來就是天然的存在,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是文明和平盛世的產物,大道廢棄時才會失去。孝慈是一種應該有的本能,是與六親和睦為一體的;六親不和諧何以體現孝慈!雖然正直之人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有,但忠臣只能在清明政治下存身;國家昏亂之時正臣難為。「人之初,性本善。」仁義、孝慈,應該是人類潛意識的本能,是人類的天性。別說人類,許多動物也有此本能,「虎毒尚不食子」呢。仁義、孝慈、忠臣這三種情況應該是常態,混亂時才會失去常態。

「大道廢,安有仁義!」大道,正確的治國之道,做人行事應該遵循的正確的道。「大道廢」,猶言世風不殼。世風不榖是怎麼造成的,大道為什麼會被廢?顯然這種廢來自統治者,是統治者的治國思想原則出了問題,是統治者的價值取向出了問題,是統治者的行為導致正道偏廢。《墨子?兼愛》中講述了《楚王好細腰》的故事:「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左傳?閔公二年》記載了衛國的一次亡國經歷:「冬十二月,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公與石祁子玦,與寧莊子矢,使守,曰:『以此贊國,擇利而為之。』與夫人繡衣,曰:『聽於二子。』渠孔御戎,子伯為右,黃夷前驅,孔嬰齊殿。及狄人戰於熒澤,衛師敗績,遂滅衛。」上有所好,下必從之;民不堪之,必不與之——亡國之災降臨就成為必然。

缺失了正確之道,道德就會滑坡,人就會欺心,才會出現蘇丹紅、地溝油、瘦肉精、毒膠囊、毒奶粉一類的事,才會出現政府參與強拆、公立醫院的醫生看病收紅包、公辦學校的教師濫收費補課、人民法院的法官昧良心斷案、未工作的人冒名領空餉;才會出現得到他人幫助,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血口噴人訛詐的事情,進而出現人摔倒在路上沒有人敢去救助;才會出現考試打小抄、替考泛濫……「大道廢」就是失去正常之道。失去正常之道,必然失去公平正義,必然失去理應得到社會公認的倫理道德,必然拋棄仁義。上列各種現象正是拋棄仁義的結果。愛人、救人、扶助人的仁義之舉本來應該是常態,感恩回報也應該是常態,什麼情況下會失去常態?失道才會失去常態。老子認為,聖人之治,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這是很現實、很客觀地反問,六親已然不和,哪來的孝慈?試看天下家庭,是六親和有孝慈,還是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安有正臣!」國家昏亂,即國家治國方針混亂(朝綱紊亂)。先以殷紂為例。紂王無道,國家昏亂,紂王的同母兄微子屢諫不聽,於是微子便隱居於荒野。殷紂王的叔父箕子也多次勸說紂王,紂王不聽,於是箕子就披髮裝瘋, 被紂王拘囚,降為奴隸。比干也是殷紂王的叔父,他因勸諫被剖胸挖心,就這樣失去了身邊所有的正臣。再看春秋時的小邦衛國:孔子曾稱道的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他裝傻簡直「愚不可及」。還有一個也是孔子稱道的人—— 蘧(qú)伯玉:「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蘧伯玉是君子,他最大的修養就是採取不介入的態度來躲避邪惡、躲避禍亂,兩次在國家無道混亂時「出關」(見《左傳?襄公十四年》和《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寧武子、蘧伯玉本都可以算作正臣,但是在昏亂無道的時候或裝傻或迴避,他們在保全自己,不做亂世的正臣——這些事情老子或許都知曉。這恰恰是「國家昏亂,安有正臣」的實例。史上有名的正臣(忠臣)魏徵,也是沒有生活在亂世,而是生活在唐太宗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因此,翻翻史書隨便查一查就可以發現,是國家昏亂時正臣多,還是國家大治時正臣多

為了解說得更透徹,我們再不厭其煩地從正面探討一下大道存,六親和,國家清正會出現怎樣的局面:大道存必然仁義滿天下,六親和必然子孝父慈,國家清正,必然君正臣忠。結論:在天下,道存則仁義存;在家,道存則孝慈存;在國,道存則正臣存。

本章有成語「六親不和」。

更精彩解讀,請閱讀清華社《邏輯解析道德經》

《邏輯解析道德經》之第十八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書名:邏輯解析道德經

作者:陳廣逵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68.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問科普 的精彩文章:

把自己拍美的技巧
通過利潤表可以看到的信息

TAG:書問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