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華為、小米為什麼都在瘋狂漲價?

蘋果、華為、小米為什麼都在瘋狂漲價?

蘋果、華為、小米為什麼都在瘋狂漲價?

蘋果、華為、小米為什麼都在瘋狂漲價?

你以為手機廠商這麼高研發成本都是在做慈善呢?

文 | doge柴

在2月20日的小米9發布會中,雷軍宣布小米9售價從2999元起步。和當年標誌性的1999元相比,小米售價足足漲了50%。

雷軍說,定這個售價在高管層吵了3天,最後才做出了這一艱難的決定。這甚至可能是小米最後一款價錢低於3000元的旗艦機。

和小米一樣,國產手機正在走上瘋狂漲價之路。

華為P8、Mate8在2015年的時候,價格不過是2000元出頭,但到了2016年價格瞬間拉到了3000元,今年的華為Mate系列頂配價格已經超過5000元。

按照這個價格算,四年下來華為旗艦手機售價張了1倍以上。

iPhone的漲價步伐同樣如此,回想9年前,中國人追捧的iPhone4頂配版價格也不過是599美元,摺合人民幣大概是5000元出頭。

8年之後,iPhone已經從5000元時代悄悄走到了萬元時代。去年9月發布的iPhone X Max發布之初售價高達1499美元,在國內售價為12799元。

如果這價格的計算,9年下來iPhone售價張了2.5倍以上。

有人調侃,手機漲價了,腎都不夠賣了。

我們要知道一台手機的成本=硬體成本+軟體成本+設計成本+生產成本+三方費用+其他費用。

為什麼手機廠商都在瘋狂漲價?大概是幾個因素。一是銷量下滑,必須靠增加售價來彌補利潤損失,二是原材料成本提高、研發成本提高。

銷量不夠提價來湊

蘋果、小米為代表的手機廠商普遍面臨銷量下滑的危機。為了財報好看,不得不通過提高售價的方式「找補」利潤。

國內手機市場正在進入下滑周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中國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3404.8萬部,同比下降12.8%,環比下降4.6%。小米更是如此,在2018年4季度,小米出貨量大跌35%。

銷量下滑的不僅僅是小米,還有蘋果。在今年1月蘋果公司CEO庫克表示,蘋果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為840億美元,於之前預計的930億美元,有不小的差距。2月20日 調研機構IDC近日曝光中國手機市場最新數據顯示,蘋果的2018年銷量下跌12%。

蘋果、華為、小米為什麼都在瘋狂漲價?

有意思的是,在銷量、營收都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蘋果的利潤率卻並沒有太多下滑。根據蘋果最新發布的4季度財報,蘋果營收843億美元,同比下滑5%,凈利199億美元,僅僅同比下滑1%。

止不住的成本上漲

經濟學課本常常說這句話,單位時間內勞動生產率提升會帶來產品價格的下降,一般一款產品隨著時間推移往往價格會越來越低。

但是手機市場似乎和這個方向相反,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並不能抵消原料成本和研發成本的提升,最後手機售價越來越貴。

除了銷量下滑外,手機不管是原料成本還是技術研發成本都在提升。

採用全面屏技術後,手機顯示屏的尺寸與去年相比,平均每片產品增加了0.5~1英寸左右,增加的尺寸其實還是算進了成本之中。

手機顯示屏幕一般是面板廠商製作出20米*20米的大面板,然後在一塊大面板上切割下小面板。我們打個比方,過去同樣大小面板可以切割出1000片手機屏幕,而現在可能只能切割出900片手機屏幕,算上全面屏挖孔帶來的製作難度提升,一些挖孔失敗的屏幕會無法使用,最後大面板上可能只能切割下850片屏幕,屏幕價格自然會上浮。

手機廠商還在瘋狂堆料,同樣還會帶來成本提升。iPhone XS上那顆線性馬達的成本大概是10美元以上,但是一般的轉子馬達成本卻只有1美元,僅僅是一個震動馬達的成本就差出了10倍。要知道,在iPhone7之前,iPhone採用的是一般的轉子馬達。

國產千元機的攝像頭成本一般在10美元左右。但雙攝像頭模組價格是常規相機模組的4倍多。比如說iPhone X的雙攝像頭成本是32美元,三星S9+的雙攝像頭成本為48美元。

2017年蘋果研發開支127億美元,2018年研發費用高達140億美元。小米招股書則是顯示,2015年為15.12億元,2016年則為21.04億元,2017年全年研發費用為31.51億元。

查詢小米2018年3季度財報發現,小米單季度研發投入高達13.1億元。雷軍在小米9發布會上也提到,2018年1-9月研發投入超過40億人民幣。按照這樣的成本計算,2018全年研發費用將超過50億元。

蘋果、華為、小米為什麼都在瘋狂漲價?

你以為手機廠商這麼高研發成本都是在做慈善呢?最後成本還不是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成為高漲的售價。

下滑的消費意願

事實上,每年更新手機已經導致消費者換機疲勞。早在2018年年初,瑞士銀行分析師就提到說,iPhone的「超期周期」已死。

美國財經網站CNBC在去年12月還報道說,在蘋果公司推出iPhone XS系列之後,對5個大型國家6900名消費者調查後得出了一份「消費意願下滑」的報告,報告中提到:

在美國只有18%的受訪者表示它們會在未來1年內考慮購買iPhone手機,低於去年的21%。中國消費者購買意願為23%,相較於去年降低了6%。

甚至連降價都沒有拯救蘋果銷量。在2月的一則報告中,瑞銀分析師蒂莫西·阿庫里(Timothy Arcuri)表示,中國市場 1月份非Android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70%,「這些數據表明蘋果價格調整以抵消貨幣影響尚未對iPhone部門產生太大的積極影響」。

今年1月,任天堂社長古川俊太郎接受媒體採訪是透露,Switch是任天堂主要銷售目標,目前不會降價,並且不考慮推出下一代主機。他還提到Switch發售才兩年時間,這麼短時間內推出一個繼任機型顯然對不起之前的買家。

蘋果、華為、小米為什麼都在瘋狂漲價?

這則新聞的評論區,炮火引向了手機廠商,有人甚至直接開始嘲諷道,「手機廠商怎麼沒有這個覺悟?」

大概還是手機廠商競爭太激烈,求生欲都太強。最後通過惡性競爭把市場搞成了一團糟,如今銷量下滑的惡果,也是手機廠商過去幾年過度競爭,嚴重消耗社會資源的結果。

來源|南都周刊

END

歡迎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郵件:newmedia@nbweekly.com。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台回復「小南」試試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