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發現大便中有血?是身體留下的3個「伏筆」,要引起重視

發現大便中有血?是身體留下的3個「伏筆」,要引起重視

大便出血是生活中常見的癥狀,糞便顏色為鮮紅色或者暗紅色。如果是腸道疾病引起的,還可能出現黑便。便血多見於下消化道出血,尤其是直腸以及結腸的病變,出血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以及在腸道停留時間長短。部分嚴重的大便出血可能伴有皮膚,黏膜或者器官的出血,需要及時治療。那麼,哪些原因會導致大便出血呢?

發現大便中有血?是身體留下的3個「伏筆」,要引起重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哪些原因會導致大便出血呢?

1、消化道疾病

消化道本身存在疾病的情況下,就可能導致大便出血。例如常見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消化道潰瘍炎症、寄生蟲感染、消化道息肉或者癌症等,都可能導致大便出血。如果是消化道疾病引起的,需要馬上治療,以免疾病進一步加重。

2、痔瘡

痔瘡是常見的肛門疾病,患上痔瘡後,患者在排便時可能會出現大便出血的癥狀。因為糞便對痔瘡造成了壓迫,痔瘡出血之後糞便也夾帶了血液,一般會使糞便上出現鮮紅色的血液。如果是痔瘡引起的大便出血,需要針對痔瘡進行治療。

發現大便中有血?是身體留下的3個「伏筆」,要引起重視

3、肛裂

肛裂是生活中可能出現的癥狀,便秘患者在排便過程中,糞便對肛門造成了壓迫和刺激,可能導致肛裂。肛門受損之後出血,同樣會使大便出現了血液。同時,還會伴有劇烈的疼痛感,便後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針對便秘引起的肛裂,需要及時調理,多吃潤腸通便的食物。


日常該如何預防大便出血?

1、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生活中,許多人喜歡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這些食物可能對人體消化道黏膜造成刺激,長期下去誘發某些炎症。特別是本身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需要注意飲食的清淡,對腸胃道有損傷的食物需要忌口。

發現大便中有血?是身體留下的3個「伏筆」,要引起重視

2、多吃潤腸通便的食物

許多人出現大便乾燥的癥狀,排便時變得十分困難。此時,需要多進食潤腸通便的食物,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以及粗纖維,促進腸道蠕動,防止大便太過乾燥引發肛裂。肛裂常常會伴隨著大便出血,肛門疼痛等癥狀。建議出現便秘癥狀的人,多進食蜂蜜、火龍果、香蕉、玉米等食物,以促進排便。

3、定期排便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十分重要,許多人不定期排便,導致糞便在腸道中淤積,水分被吸收之後糞便會十分乾燥。如果每天定期規律排便,可以避免大便乾燥而引發大便出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聯媒體 的精彩文章:

身體長了膽結石的人,多數有這3個表現,可別忍著不治療
「辦事」後,男性如果出現腰痛,可能是這4個因素引起

TAG:醫聯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