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國靠三件事,雖白手起家,卻統一六國

秦國靠三件事,雖白手起家,卻統一六國

春秋戰國時,諸侯爭霸,唯獨秦國脫穎而出,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大業。舉世皆知,秦國國力強盛,到後期幾乎是以一當六之勢,但是秦國卻不是一直如此強大的,而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在列國中屬於後來居上者。

秦國的始封君為秦非子,他雖然是商朝重臣的後裔,但秦非子最擅長的並非輔佐國君,而是養馬,恰逢周孝王致力于振興王室,對於抵禦戎狄一事格外上心,而戰馬又是作戰的重中之重,因此秦非子得以脫穎而出,被周孝王賞識,從而獲得封地,但秦此時不是諸侯國,充其量只算周朝的附庸而已,由此可見,秦在建國初的地位並不高,與齊和魯這些老牌諸侯國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那麼秦國是怎麼發家的呢?秦國發家與三件事息息相關,可以說秦國是以這三事為跳板實現了強國。

第一件,擁立東周之主,獲得原始資本。

世人皆知,烽火戲諸侯令周幽王成為笑柄,但背後的諸多細節卻鮮少有人關注。周幽王迷戀褒姒,愛屋及烏將其子姬伯服立為繼承者,而廢掉太子宜臼,烽火戲諸侯後,被諸侯拋棄的周幽王被申侯和西戎聯合殺死,至此,西周滅亡。但周朝並未就此湮沒,盤踞於鎬京的犬戎久久不退,此時不被看好的廢太子召集諸侯救周,這時的秦襄公作戰有力,為東周建國立下汗馬功勞。

為了逃避犬戎威脅,新繼位的周平王不得不遷都,是秦襄公帶人馬一路護送新王到達新都,周平王感念秦襄公的恩情,將他封為諸侯,並賜予襄公岐山以西的地盤,這些對秦國富強的作用尚在其次,關鍵是周平王留下了一句話,那就是被戎人侵佔的岐山和豐水,只要秦國能攻下來,那就歸秦國所有。

周平王此言本就是無心之言,畢竟從戎人手裡搶地盤,並非易事,奈何秦國不僅當真了,還下大力氣搶回了被戎人侵佔的地盤。不過這個過程也是非常艱辛,秦襄公與秦文公兩代秦王才完成此事,之後又經過百年的努力,關中平原的大部分土地都歸了秦國所有。秦國發家的第一步,就是在擁立新王后名正言順地躋身諸侯行列,繼而創建立身之所。(《史記·周本紀》、《史記·秦本紀》)

第二件,攻打晉國,獲得對東方列國的進攻主動權,提升地位。

秦國和晉國相鄰,春秋時期都有稱霸野心,綜合實力也是諸侯中最強的,可以說是棋逢對手,但是其時兩國雖強,其他國家實力也不弱,所以兩國只能盡量交好,成語「秦晉之好」就是說秦晉經常聯姻來鞏固兩國關係,就算如此,秦晉之間還是時好時壞,可以說,晉國是秦國的首要強敵。

秦晉真正撕破臉還是因為晉惠公,他當年被迫害逃離晉國,是在秦穆公支持下才得以回國繼承王位,他曾許諾,願將河西之地給秦國,回國後卻翻臉不認人。後來晉國災荒,又是秦穆公伸出援手,救助晉國,可是來年秦國災荒時,晉國卻坐視不理,秦穆公大為惱火,饑荒一過,就發兵攻打晉國,晉惠公因背信棄義而失去民心,最終戰敗,割河西八城給秦國。

經此一役,秦國後方得到穩定,此戰也奠定了秦國同齊、晉、楚共為春秋四強國的基礎,可以說,此時,秦國不再是一般的諸侯國,而是成為諸侯國中掌握了更多話語權的國家。

第三件,商鞅變法,建立軍事帝國。

秦孝公即位之初,就有變法圖強之意,恰逢衛鞅入秦宣講變法一事,秦孝公大喜過望,任命他為大良造,大良造為當時秦國最高官職,可見秦孝公決心之大。

商鞅變法主要集中於軍事,農業以及招攬人才等方面,而這三點,恰好是稱霸的重中之重,為了將改革進行到底,秦國甚至為此從雍城遷都到咸陽。而這次克服重重困難的變法在諸侯國中是最徹底的,也是效果最顯著的。秦國戰鬥力大大增強,成為戰國後期實力最強的國家。

司馬遷在《史記》寫道「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秦孝公正式成為周天子認可的霸主,這也意味著秦國已然崛起。

秦國由偏遠小國成為天下霸主,這三步缺一不可。雖有運氣的成分在其中,可是秦國歷代諸侯的努力更是至關重要,百年抗擊戎人的毅力,穩定後方的決心,以及變法圖強的創舉,這些都成為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就是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軍事才能究竟如何?兩戰見分曉,遠勝周瑜司馬懿
曹操三大導師:一位忘年交,一位亦敵亦友,一位不共戴天

TAG:今天就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