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庭院初長成——瓦園

庭院初長成——瓦園

原始照片

院子位於後海南沿以南,恭王府以北的小翔鳳衚衕內,距離後海不足百米,最初為一座廢棄的院落,格局較好,建築外觀也不是很破敗,有正房和西廂房各一座,東側是一個後期加建的廚房。院子入口右側是一顆大樹,只要踏入院門,在「她」的庇護下,就再無後海的熙熙攘攘,立馬墜入一方靜謐的氛圍中,加之房屋色調濃重,一種厚重的歷史感便油然而生。

原始照片

我們決定不破壞院子的基本格局,而通過一種有限度的設計與介入實現空間的重構與功能的轉換,更重要的是延續歷史感的同時挖掘出其潛在的文化價值。

軸測圖

庭院日景

茶室內景

從樹院望向茶室

大樹與茶室的媾和

改造後的小院包括兩套客房、一間公共廚房和一間禪茶室(拆舊建新)。外立面除加建部分外延續了原初房屋的色彩與細部做法。將原先的窗型、窗檯等元素拆解、分配與重組,與新的肌理混合構成新的建築立面。小院中大樹與茶室的媾和形成全院的核心,通過一個連續轉折的形體將入口、茶室與大樹等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玄關、東南角樹院和茶室空間,選擇鏽蝕鋼板和防腐木板兩種本身帶有時間沉澱感的材料與建築主體在色彩與氣氛上相契合,是新與舊的融合,並以一個透明與儀式性的姿態言說了一種不同於西方街道廣場式的「庭院公共生活」:一種以親近自然為主旨的公共生活。

方案圖

細部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中國古人造園到了明清時期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市井咫尺間營造山林,這也是士大夫階層在應對紛亂現世中暫時獲得身心放鬆與閑適的避風港,嚮往自然本就是我們心靈深層二元價值的一個方面,對人們的心智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只是商業社會的標準化與快節奏讓我們逐漸疏離了自然,也慢慢喪失了這種調節機制。庭院本身咫尺間,在有限的空間中通過梳理與整合併對「瓦」這種傳統材料的不同組織與定義於方寸間營造山水,觀想山水。改造後的小院本身成為這個城市中的一個「彼處」,它以一種異化的方式讓人們在這裡忘卻現實生活中的紛擾而暫時回歸一種更加貼近自然的生活狀態,亦或是對心靈的慰藉也好,是為我們所期望的。

細部

樹院

建築如同器物,需要時間的滋養慢慢褪去燥氣,需要生活的潤飾慢慢煥發光澤。期待來年春暖花開、樹葉蔽日、池水充盈、苔蘚叢生的日子,到那時,應該會是另一番景象了。

入口玄關望向樹院

南正房書齋與飲茶區

南正房室內

書齋

茶室內景

庭院日景

庭院夜景

西廂房室內

細部

茶室構造詳圖

書齋構造詳圖

改造後平面圖

位 置:後海小翔鳳衚衕15號院,北京,中國

面 積:約117平方米

功 能:民宿酒店、禪茶、聚會

設計機構:平常建築

建 築 師: 沈 楨 陳貞貞

業 主:北京天恆自在場頭(隱海)

周 期:2018年4月~2018年12月

材 料:小青瓦、清水磚、鋼材、鏽蝕鋼板、木材、竹、玻璃等

攝 影:沈 楨 許小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家花園 的精彩文章:

這18種·花被稱為「香氣冠軍」,你養過哪些?

TAG:私家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