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初八大異姓王,劉邦先後剷除七位,唯獨這位得善終傳五世子孫

漢初八大異姓王,劉邦先後剷除七位,唯獨這位得善終傳五世子孫

秦朝滅亡,經過4年的楚漢戰爭,決出最後的勝者——劉邦,漢朝選擇了中央集權制和分封制的綜合結果:郡國並行制。劉邦選擇這一制度也是無奈的,一是為了拉攏各實權諸侯王,鞏固劉氏江山;二是大部分的思想觀念沒轉變過來。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劉邦是一代雄主,不過也是如此之人,眼睛裡容不得沙子,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用得到你的時候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用不到你的時候一腳踹開秋後算賬。

劉邦在楚漢爭霸過程中,為了團結大多數的力量,分封手下功臣和中立勢力諸侯王,共有八位實權諸侯王,在各自封地有著說一不二的權力:齊王(後改封楚王)韓信、韓王信、燕王臧荼、後燕王盧綰、梁王彭越、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史稱:漢初八大異姓王。

這八位是當世人傑,沒有認清楚形式和劉邦這個人,最主要還是劉邦這個人。劉邦先動的是滅楚大功臣、漢初三傑之一、有兵仙之稱的韓信,先奪兵權再貶為侯,接著設計入宮擒殺,夷三族。韓王信備受猜疑,認為自己命不久矣,便奮力一搏投降匈奴,後一次帶兵攻漢中被漢將柴武斬殺。

漢初三大名將之一的彭越被告謀反,誅殺滅三族。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後燕王盧綰皆是起兵謀反不成反被殺的,不同的是盧綰逃入匈奴境內後死的。趙王張耳沒熬到劉邦揮起屠刀就死了,兒子張敖繼承王位後被廢。唯獨那長沙王吳芮得以善終,傳五世無嗣而終,實在令人匪夷。

難道劉邦獨寵吳芮?認為他的忠心無人能比?恐怕不見得。相傳吳芮是吳王夫差的後代,年少聰穎,好習兵法,後任職秦縣令,秦末農民起義,他是第一個響應的秦吏。項羽分封諸侯,吳芮被封為衡山王,漢朝建立,吳芮改封為長沙王,封地為五郡長沙、豫章、南海、桂林、象郡(後三為趙佗實際據有)。

而且,吳芮在封國內和周邊地區很有名望和人心。八個異姓王,均為戰爭需要收買人心之舉,長沙王也不例外。吳芮也是備受猜疑的,但他聰明,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劉邦磨刀霍霍時,吳芮倍感惶恐,並未做出抗爭,而是一味的退讓表忠心:低調行事,然後把大部分領地分給劉邦子女,又將自己的大部分精銳兵馬送給荊王劉賈(劉邦堂兄)。

劉邦這就無話可說了,沒再去動他和他的封國。劉邦不是要殺光所有老臣功臣,而是要他們怕自己,怕大漢朝廷,現在都不怕,等劉邦死後,這些人不謀反才怪。不得不說吳芮是個聰明人,還得到隱居的張良的指點,不死未除封國是挺正常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月曾經照古人 的精彩文章:

關於三國你不知道的十個事實
詔書不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得四殊榮的唯有一人

TAG:今月曾經照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