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Lightroom學習44——山間瀑布的修飾與替換單調的天空

Lightroom學習44——山間瀑布的修飾與替換單調的天空

照片後期處理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對一些錯誤、問題或瑕疵的校正與修復。以本例的照片為例,從攝影角度來說,從當時的環境、攝影技術以及相機運用等方面來說,已經很難再有提高空間,此時後期處理就成為大幅提高照片的美感的重要手段。

本例不存在大的問題,因此調整是以局部和細節的修復和潤飾為主,基本上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先後順序,但比較常見的做法是從大至小逐項進行修復,例如左上方受光的山體,左下方不受光的水面以及瀑布下方多餘的人物等。另外,由於本例的原始照片為RAW格式,因此應盡量將曝光和色彩方面的調整放在Lightroom軟體中進行,而後期的替換天空雲彩及少量的潤飾處理,可以放在Photoshop中進行。

調修步驟

1、設置相機校準

在Lightroom中導入素材1.nef。選中導入後的照片,單擊「修改照片」模塊,以進入照片編輯狀態。在對照片進行調色處理前,首先來為其指定一個適合當前照片的相機校準,這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對照片進行一定的色彩優化,並且會影響到後面的調整結果。

選擇「相機校準」面板,在其中選擇Camera Flat預設,以對照片的色彩與明暗進行適當的優化。

2、初步調整曝光和色彩

選擇「基本」面板,在右側參數區的中間部分,分別調整調整各個參數,以改善照片的曝光與對比。

繼續在「基本」面板中調整「色溫」「色調」及「自然飽和度」參數,以確定照片的色彩基調。

3、提高反差

通過前面的調整,已經初步調整好照片的曝光和色彩,此時圖像之間的反差仍較弱,下面就來對其進行強化處理。在「基本」選項的底部提高「清晰度」數值,以提高圖像之間的反差。

選擇「效果」面板並向右拖動「去朦朧」滑塊,以增強畫面的反差。

4、分區美化局部

至此,針對照片整體的調整已經基本完成,下面分別對不同區域的不同問題,做有針對性的調整。首先,我們來調整照片左上方受光的山體。值得一提的是,本例中的天空較為平淡,在後面要將其替換為其他雲彩圖像,因此在處理過程中,不必關注對天空的影響。

選擇漸變濾鏡工具,從左上方向右下方拖動,以確定調整的範圍,然後在右側設置適當的參數,直至得到滿意的效果。

下面繼續對左下方的水面進行提亮處理,以顯示出其中的細節。使用漸變濾鏡工具從左下方向右上方拖動,以確定調整的範圍,然後在右側設置適當的參數,直至得到滿意的效果。

調整後的水面仍然不夠光亮,因此下面再將其單獨選中並做潤飾處理。選擇調整畫筆工具並在右側設置的畫筆大小等參數。

使用調整畫筆工具在水面上塗抹,以確定調整的範圍(為便於觀看,筆者選中了界面左下方的「顯示選定的蒙版疊加」選項並設置為紅色,以顯示調整的範圍)。若對此範圍不滿意,可以按住Alt鍵進行塗抹,以縮小調整範圍。

在右側設置適當的參數,直至得到滿意的調整結果。

瀑布附近的彩虹是照片中的一個看點,但當前的效果不太明顯,因此下面來對其進行適當的強化處理。在右側參數區的上方選擇「新建」選項,以保證下面將繪製新的畫筆調整區域。

在右側底部設置適當的畫筆屬性,然後使用調整畫筆工具在瀑布右側的彩虹上塗抹,以確定調整的範圍(為便於觀看,筆者選中了界面左下方的「顯示選定的蒙版疊加」選項並設置為紅色,以顯示調整的範圍)。

在右側設置適當的參數,直至得到滿意的調整結果。

5、進一步優化色彩

至此,照片的處理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但色彩上仍略有些不協調,有進一步潤飾的空間,下面將在「HSL/灰度」選項卡中做處理。

在「HSL/顏色/黑白」面板中選擇「HSL」,再分別選擇「色相」「飽和度」和「明亮度」子選項卡,並在其中設置適當的參數,以改善照片的色彩,直至得到滿意的效果。

6、將照片轉換為JPG格式

至此,照片的處理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下面要將其轉換為JPG格式,然後在Photoshop中做進一步的處理。在照片上右擊,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導出-導出」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適當設置輸出參數。

設置完成後,單擊「導出」按鈕即可在當前RAW照片相同的文件夾下生成一個同名的JPG格式照片。

7、替換天空

前面已經提到,本例中的天空較為單調,因此下面將使用新的天空圖像進行替換。在Photoshop中打開上一步導出的JPG格式照片。選擇快速選擇工具,並在其工具選項欄上設置適當的參數。

使用快速選擇工具在天空區域塗抹,以將其選中。

打開素材2.jpg」,按Ctrl A鍵執行「全選」操作,按Ctrl C鍵執行「拷貝」操作。返回上一步導出的JPG文件中,按Ctrl+Alt+Shift+V鍵或選擇「編輯-選擇性粘貼-貼入」命令,從而將剛剛拷貝的照片粘貼至當前的選區中,得到「圖層1」,此時圖層縮覽圖與圖層蒙版之間處於非鏈接狀態。

按Ctr T鍵調出自由變換控制框,按住Shift鍵將圖像縮小,並適當調整其位置。確認得到滿意的效果後,按Enter鍵確認變換操作。

8、修除多餘人物

在當前照片中,瀑布下方有許多遊人,下面來將其修除。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與瀑布形成對比,本例並沒有修除所有的人物。

選擇「圖層」面板頂部的圖層,按Ctrl+Alt+Shift+E鍵執行「蓋印」操作,從而將當前所有的可見圖像合併至新圖層中,得到「圖層2」。使用套索工具選中最左側的兩個人物。

按Shift+Backspace鍵或選擇「編輯-填充」命令,在彈出對話框的「使用」下拉列表中選擇「內容識別」選項,其他參數保持默認即可。

單擊「確定」按鈕退出對話框,並按Ctrl+D鍵取消選區,以修除選區中的人物。

按照上述方法,分別選中右側的3個人和1個人,並將其修除。

9、潤飾色彩細節

通過前面的調整,照片的主體處理已經基本完成,但仔細觀察,可以看出各部分的色調並不是非常統一,例如合成得到的雲彩偏暖調,右下方的雪地則偏冷調,下面就來對其進行修飾,首先處理的是天空及下方的山體。

單擊創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照片濾鏡」命令,得到圖層「照片濾鏡1」,在「屬性」面板中設置其參數,以改變照片整體的色調。

選擇「照片濾鏡1」的圖層蒙版,設置前景色為黑色,選擇畫筆工具並在其工具選項欄上設置適當畫筆大小及不透明度等參數。

使用畫筆工具在地面上進行塗抹,以隱藏對應區域的調整效果。按住Alt鍵單擊「照片濾鏡1」的圖層蒙版縮略圖,可以查看其中的狀態。

下面來為右下方的雪地疊加一定的暖調,使之與照片整體相匹配。按照上述方法,創建「照片濾鏡2」調整圖層並設置參數,然後編輯其圖層蒙版,使之只調整右下方的雪地。

續按照上述方法,再創建「亮度/對比度1」調整圖層,並結合圖層蒙版功能,適當提高左上方山體的亮度和對比度。

10、手動優化局部亮度

此時,照片中的亮度還較不均勻,因此下面將利用中性灰圖層,結合繪圖功能,對小塊的區域進行調整。按住Alt鍵單擊創建新圖層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參數,單擊「確定」按鈕退出對話框,以創建得到「圖層3」。

通過上面的方法創建圖層後,實際上是為其填充了50%的中灰色,並設置為「疊加」混合模式,此時該圖層將顯示為完全透明的狀態,下面將通過比50%中灰色或淺或深的顏色,來改變照片的明暗。選擇畫筆工具並在其工具選項欄上設置適當的參數。

使用畫筆工具在「圖層3」中塗抹,並分別設置前景色為黑色或白色,然後在不同的區域進行適當的塗抹,直至得到滿意的效果。在處理過程中,應根據要塗抹的目標,適當調整畫筆的大小及不透明度等屬性。下圖所示是單獨顯示「圖層3」時的狀態。

11、增強照片細節

為了讓照片擁有更好的立體感和細節銳度,下面將使用「高反差保留」命令結合圖層混合模式等功能,對照片做最終的處理。

選擇「圖層」面板頂部的圖層,按Ctrl+Alt+Shift+E鍵執行「蓋印」操作,從而將當前所有的可見圖像合併至新圖層中,得到「圖層4」。

在「圖層4」的名稱上單擊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轉換為智能對象」命令,從而將其轉換成為智能對象圖層,以便於下面對該圖層應用及編輯濾鏡。

選擇「濾鏡-其它-高反差保留」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半徑」數值為10,單擊「確定」按鈕退出對話框,並生成相應的智能濾鏡。

設置「圖層2」的混合模式為「柔光」,不透明度為70%,以強化照片中的細節並提升反差。

上面的處理是增強照片中比較大的圖像區域的立體感,下面來針對更小的圖像進行處理,以繼續增強其細節。

按Ctrl+J鍵複製「圖層4」得到「圖層4拷貝」,然後雙擊該拷貝圖層的智能濾鏡「高反差保留」,在彈出的對話框中修改「半徑」數值為1.5,單擊「確定」按鈕退出對話框,設置「圖層2拷貝」的混合模式為「柔光」,不透明度為100%。

下圖所示為經過前面2次「高反差保留」命令處理前後的局部效果對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機友攝影 的精彩文章:

Lightroom文章33——使用HSL優化照片色彩對比
PS CC2018學習連載3——7種方法獲得可對照片進行局部處理的精準選區

TAG:好機友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