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留下4萬首詩,僅有1首被贊好詩,最後1句還不是他寫的

乾隆留下4萬首詩,僅有1首被贊好詩,最後1句還不是他寫的

乾隆絕對算的上是歷史上最享福的皇帝。他登位之時,祖父康熙和父親雍正已經為他打下了大好河山,清朝正在最富強的時期。而乾隆也沒有像父親雍正一樣,經歷九龍奪嫡千難萬險才登位。他從小就被祖父康熙帶在身邊,人人都知道他是默認的接班人,繼承皇位水到渠成。

作為盛世之君,乾隆一生除了遊山玩水之外,最愛的就是作詩。雖然他的文字功底跟當時的才子們差的老遠,但是乾隆畢竟佔了一個老大的名號,就算他的詩作的再不好,逢迎拍馬的人還是只多不少。正是因為這些彩虹屁的出現,才讓乾隆越來越看不清自己的真實能力,反而變本加厲的做起詩來。

乾隆作詩不分場合,往往是興之所至就突然來上一首。他還非常喜歡收集名人書畫和各類擺件,目前故宮博物館中珍藏的不少書畫,都是乾隆從前收集來的。乾隆經常一個人獨自坐在養心殿里欣賞自己的藏品,看著看著來了興趣,就御筆一批,寫上幾句話、一首詩,或者乾脆蓋幾個章,表示自己的讚美之情。

而乾隆作詩,雖說沒什麼質量,但是數量卻是非常驚人,足足有43000首之多。之所以乾隆所做詩的數量能統計的這麼精準,是因為在當時,乾隆的詩算御詩,寫出來之後是有專人謄寫編輯成冊的。

所以這些詩句能夠完整的保存了下來,不像唐朝的李白或者杜甫,其實他們一生所寫的詩遠遠不止現世留存的這些,但是因為當時信息閉塞交通不發達,他們寫出來的詩句往往靠著口口相傳,所以難免有疏漏之處。乾隆占著一個天下至尊的名頭,所以可以四處發行印製自己的詩。

可是這43000首詩卻只火了一首,甚至還跟鄭板橋撞了。這首詩就是《詠雪》,有人說是鄭板橋的原創,有人說是乾隆和紀曉嵐的作品。如果這首詩還不是乾隆的作品,那他也實在太慘了,四萬多首詩竟然出不來一首精品。

《詠雪》傳說是紀曉嵐和乾隆一起做的,不過乾隆做了3句,紀曉嵐只做了最後一句。當時乾隆帶著眾臣出外遊玩,正好遇上天降鵝毛大雪,雪景甚美,於是乾隆牽頭帶著眾臣繞湖欣賞雪景。這場雪下得非常之大,乾隆一時興緻來了,不自覺的吟出了三句話: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

到了這個無數片,乾隆卻卡殼了,本來可以打哈哈把這幾句話掩蓋過去,但是沒想到臣子中卻有個沒顏色的,突然喊出一句:好詩!這下乾隆就算是再不想做,也得勉強把這首詩做完了。可是他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最後一句,紀曉嵐正好在一旁,順口接上:飛入蘆花總不見。乾隆一聽接的好,於是把這首詩也算作自己的作品,命人記上了。

雖然乾隆的詩量多不精,但是他除了這首《詠雪》之外,還很有幾首真情實感的詩。在乾隆的髮妻富察皇后去世之後,乾隆寫出了不少悼念亡妻的詩句。雖然比不上「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但是勝在有真情實感,讀來還是令人唏噓不已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心可法 的精彩文章:

她是史書公認唐朝第一美,掏空國庫做一香爐,稱呼自己親哥為奴
皇帝召功臣談家事,功臣聽後鬱鬱寡歡,對兒孫說:你這代國家必亡

TAG:史心可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