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他吃了半年檳榔,上醫院的時候嘴巴只能張開 1 厘米

他吃了半年檳榔,上醫院的時候嘴巴只能張開 1 厘米

題圖:全景網

如何評價看待檳榔嚼出來的「癌症」?檳榔致癌風險究竟有多大?

知友:緹可(16,000+ 贊同)

作為一個口腔醫學生,又曾在湖南湘潭待過十幾年,我很想說一些話。

很小的時候我曾經偷偷嘗過一次我爸爸的檳榔,至今印象深刻。剛入口是非常濃郁的辛甜味,再嚼兩口一股刺激又難以名狀的味道就席捲而來。我迅速感覺到喉嚨很難受,很像感冒咳了一周以後的感覺。我於是馬上把檳榔吐掉了,但是喉嚨一直難受了很久。

要說提神,還確實挺提神的。

上大學之前一直在湖南,因此習慣了滿大街的檳榔廣告,習慣了每一個小商鋪都有很大的檳榔櫃檯,習慣了道路上隨處可見的檳榔渣,也習慣了身邊親戚大多都吃檳榔。

大學我讀了口腔醫學專業,從大一到第六年,習慣了每一次提到口腔癌,書本、課件還有老師的嘴裡,都頻頻提到湖南湘潭。

檳榔,一級致癌物,盛產於湖南湘潭。已證實與口腔癌具有高強度相關性,並且與多種其他口腔病變相關。

我開始向親戚朋友解釋檳榔有多麼可怕,而大家的反應也不過是當耳邊風,點個頭,道個謝,轉身下樓又買了兩包檳榔。

後來到了第五年實習輪轉,到黏膜科的時候,我突然就變成了一個「神醫」。因為嚼檳榔易導致黏膜下纖維樣變,會使人張口受限。

那段時間,我只用聽聲音就能看病,聽到一口熟悉的湖南塑料普通話,看都不用看,就知道是吃檳榔導致的黏膜下纖維樣變。

每天這樣的病人都有好幾例,他們都說很疼,很難受,說話也不清楚,治療方法是黏膜下注射糖皮質激素,針扎進硬邦邦的粘膜,很多人疼得發抖。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二十齣頭的小夥子,張口度只有一厘米左右,已經說不清楚話了,工作也因此丟了。他說自己其實只吃了半年檳榔,現在後悔得要命。

我爸爸也曾經吃了很多年的檳榔,有一天發現嘴有些張不開了,就戒了,後來慢慢的有所好轉。然而過了這麼多年後,今年過年回家時,摸了摸他的腮幫子,還是硬邦邦的。

後來病房輪轉的時候,我選了頜面部腫瘤科室,才知道有些口腔癌患者是多麼觸目驚心。

我見過來看病的患者,不相信嘴裡還能長腫瘤,結果一張嘴,從口角到咽側壁,滿是菜花狀(典型鱗癌)的可怕突起和糜爛,沒有一塊好的粘膜。

見過一個老爺爺,齶部紅斑、白斑交替著長,已經做了十幾次手術,正常結構已經看不出來了。

我還見過大面積舌癌轉移到頸部淋巴結的患者,治療方法是把病變的整個舌頭都切掉,再取手臂的皮瓣補上,從此告別了味覺,再也嘗不到酸甜苦辣,並且難以發音、難以進食。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有的人手臂上的皮瓣毛髮生長旺盛,移植以後,隔一段時間要來我們門診部剪舌頭上的黑毛。

類似的患者數不勝數,有很多咽頰癌的患者疼痛到無法進食,瘦的像一根燒火棍;有大面積頰癌的患者做完手術後整臉都是畸形的,眼睛鼻子嘴巴被拉扯得不成人形;還有患者被切掉大半個下頜骨,面部塌陷、麻痹、無法進食。

這些患者,在問病史的時候,很大一部分都會說,吃過檳榔,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有患者說曾經吃到張不開嘴,但是還是忍不住吃。

那段時間「xx天下」檳榔廣告打得鋪天蓋地,白天跟手術剛看老師切掉一塊塊癌變的組織,晚上下班出醫院門,就看到門口公交站牌上的「xx天下」檳榔廣告。多麼諷刺啊,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你真的以為「口腔癌」只是一個名詞,離我們很遠嗎?

實習的那段時間每天腫瘤科的床位都爆滿,每天都有家屬在走廊上抹眼淚,每天都聽到患者跟我說後悔抽煙喝酒吃檳榔。

前段時間我媽媽告訴我,她認識的一個小夥子被診斷出了口腔癌,他是一家五口的頂樑柱,是一個司機,經常跑長途,為了提神經常吃檳榔。

前段時間丁香醫生髮文的時候,我身邊的同學老師都在朋友圈轉,這一篇文章出來也是一樣。然而其實學醫這麼多年,我早就習慣了被人當耳邊風。無論有多嚴重的後果、多鮮活的實例,很多人還是只把他看成一個遙遠的數據,頂多附和兩句,感嘆幾聲,回了頭該吃吃該喝喝該抽抽該嚼嚼。

檳榔是一條多麼強有力的黑色產業鏈啊。一級致癌物的帽子就頂在頭上,檳榔的廠家還是屹立不倒,甚至蒸蒸日上;檳榔的廣告依舊橫行街邊小巷和電視台;大把的人還在每天一顆一顆地嚼著檳榔。

吃檳榔致口腔癌的風險,還要怎麼評價、怎麼證明、怎麼強調呢?大堆的數據、病例以及科普就擺在那裡。

你知道嗎?戒掉檳榔並沒有那麼難。我們只是叫不醒一個個裝睡的人,擋不住一條條斂財的路罷了。

知乎機構號:ViaX科研教育(200+ 贊同)

回國過年的兩周,日均三包檳榔,在助教課程中屢次提到檳榔的致癌風險的我,終究還是不信自己每年就嚼兩周,不可能是那個倒霉蛋。

從事癌症研究的我,早就對檳榔的致癌風險心知肚明,可這種我深有體會的僥倖心理, 就是檳榔大行其道的原因。

這和喝酒抽煙其實是一個道理。

酒精的危害知道的人不少,可還是在全世界大行其道。2010 在《柳葉刀》的一篇對成癮性物質的研究將酒精列為危害最大的成癮性物質。

酒精超過海洛因,可卡因,成為危害性最大的成癮性「毒品」。論成癮性和對人生命財產的危害程度,酒精和後面表單中大多數的可能沒法比。可就是因為人們的僥倖心理和酒精易得性,讓酒精榮登榜首。

而檳榔,就是和酒精一樣的存在。

檳榔之所以致癌性強,危害大,就是因為人們根本沒意識到它的成癮性,致癌性。與此同時,檳榔是比起其他成癮性物品,簡直不要太便宜。

以我春節期間一天三包的叼嘴巴檳榔為例,一包 15-20 元的價格和雖說香煙差不多。但幾乎所有檳榔廠家都推出了中獎活動。

檳榔的成癮性加上賭博的成癮性讓吃檳榔根本停不下來。

很多檳榔抽獎有加兩塊換購價值 15 元的檳榔的活動,而中獎率遠高於 40%。我至少有三次買兩包中六包的經歷。

兩包煙的價格,就可以買到 8 包,每包 5 元卻有十顆,足以消磨幾個鐘頭,不得不說是市面上最廉價的「毒品」了。

其次,我們對檳榔的成癮性了解其實是極度匱乏的。

實際上在 2018 年以前,國際上沒有高水平的研究證明檳榔的成癮性。在 2015 年國際上形成共識的成癮物質列表中,包括了咖啡,酒精,香煙這三大精神影響性物質,可唯獨沒有檳榔這全球第4大使用率最高的精神影響性物質。

2018 年 3 月,我國台灣高雄醫學大學李建宏團隊才在醫學頂刊《JAMA Psychiatry》首次確定檳榔的成癮性。我們以前說的檳榔會上癮其實並不符合 DSM─5 給出的「物質使用成癮」的標準。

在此之前,缺乏任何權威研究的背書的這個事實,讓全球六億檳榔食用者完全沒意識到檳榔的成癮性,進一步加大其危害。

而亞洲食用檳榔的人成癮的比例是多少?

該文章給出86% 的亞洲檳榔嚼食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檳榔依賴,檳榔的成癮性可見一斑。

最後,檳榔的致癌性來源於其中的亞硝胺類的物質。

表中的四種檳榔衍生出亞硝胺在臨床和動物模型中都被研究過了。

2014 年一項 meta-analysis 中總結到在台灣華裔患口腔癌的概率與每天食用檳榔數以及食用檳榔時長成正相關。

而 2013 年醫學頂刊 BMJ 的一項研究指出,口腔癌作為印度 30-69 歲男性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一半的發病與食用檳榔有關。

而且「檳榔加煙法力無邊」這句話也在癌症研究方面得到了驗證,目前的共識是檳榔加煙的致癌性遠高於單獨吸煙或者單獨嚼檳榔。

看一下世界範圍內嚼檳榔的人群分布。

以及各國以及地區的檳榔產量。

結合世界範圍內口腔癌發病率以及死亡率的分布(紅色為高口腔癌發病率與死亡率)。

雖然沒有更直接的證據,但我認為相關性已經非常明顯了。

檳榔論單體傷害可能不高,要日啖檳榔二十顆十幾二十年才能看到顯著的口腔癌風險。可學界也是近期才到這東西非常容易上癮,更不要說常人了。其價格又如此低廉,加上與煙草共用,其綜合致癌風險是非常高的。

如果能煙與檳榔同用,建議最好都戒了,如果不行,擇一而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要孩子之前,這 3 件事你必須知道,卻沒人告訴你
北影博士翟天臨,知不知道「博士」這兩個字意味著什麼?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