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倒春寒里,何種方式與老白茶最為般配?是煮著好,還是泡著好!

倒春寒里,何種方式與老白茶最為般配?是煮著好,還是泡著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幾天的天氣,讓人忍不住想起李三瘦的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麼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

雖說這是李三瘦寫秋天裡忽然變暖,又轉寒冷。但這天氣,意外地和現在特別契合。

這倒春寒,威力還不是一般地猛烈。

昨兒還艷陽高照,氣溫20℃以上,今兒彷彿又到了冬季,寒風令人哆嗦,難怪東坡先生也覺得「料峭春寒吹酒醒」。

這種天氣里,還是一杯老茶最為熨帖。溫暖的茶湯咽下,一股暖流由內至外散發,通體舒暢。

這樣一杯能帶來溫暖的老茶,究竟是煮著好喝,還是泡著好喝呢?

倒春寒里,何種方式與老白茶最為般配?

《2》

老白茶「泡」「煮」兩相宜!

泡與煮,是兩種最為常見,使用頻率較高的沖泡方式。

泡,即往茶器中注入沸水,在一定時間內使茶水分離(通常分離速度快),從而讓茶湯達到一定的濃度。

煮,則是讓茶和水在一個持續的高溫狀態下釋放物質,使得湯水擁有一定的稠度、濃度等。

對比二者,我們會發現它們擁有這些差別。

1.水溫

泡茶,是在水燒開後倒入茶器中,在這個過程中,水溫持續下降,不會一直處於高溫的狀態。

煮茶,則能夠給茶葉提供一個連續高溫的條件,使得茶葉持續受熱,遠遠不斷釋放風味物質。

2.茶水分離時間

沖泡,一般茶與水在較短內實現分離,避免長時間浸泡而導致湯水苦澀。畢竟這持續走低的水溫,並不能很好地讓茶湯風味發生改變。

煮茶,茶與水接觸的時間一般長一些,目的是讓茶湯變得更成熟。

二者的關係,就像是燜燒杯與砂鍋熬粥的區別。

燜燒杯熬粥,加入水和米之後,蓋上蓋子密封好,靜置幾小時後即可。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面臨水溫下降的過程,並不能持續提供一個高溫的環境,熬出來的粥只是熟了,但缺乏綿綢的細膩口感。

砂鍋熬粥,則是外界提供熱量,砂鍋內的水和米相互刺激,不斷激發大米里的物質,從而熬出香甜軟糯的口感。

對於老白茶而言,泡和煮都是不錯的詮釋方式,只是二者對場地環境的要求以及呈現的茶湯風味有著明顯差別。

《3》

老白茶泡著喝,更能留住鮮爽感,感受香氣層次變化。

老白茶泡著喝,要講究儀式感。為充分體會到老白茶的淳和、老成持重、茶香變化,在選擇容器時,建議使用白瓷蓋碗。

運用白瓷蓋碗泡茶,在場地的選擇上,多了些講究。

若是賦閑在家,倒是可給自己整一方干泡台,選擇硯台、壺承等,都能搭配出一個簡便的干泡茶桌。沖泡時更顯隨意性,不可過於拘泥,甚至還能放一曲《漁舟唱晚》,圖個情調雅緻,心情放鬆。

心情好的情況下喝茶,對老白茶品質感受大有增益。就像心情暢快時吃東西,多了幾分暢快,不免讓人十指大動。

再講究些,在蓋碗上可動點小心思,選一款已經古樸典雅的蓋碗,更能增添幾分情調。

除去視覺層面的享受,用白瓷蓋碗泡老白茶,圖的是個純粹自然,完全是給老白茶品質展現提供個舞台。

1.蓋碗沖泡下的老白茶,鮮爽風味仍在

總覺得鮮爽是新白茶的專屬,這個說法太過武斷。只要是白茶,都會擁有鮮爽風味,只是強弱程度有差距。

通常在新白茶里,鮮爽感強勁,表現地比較明顯,能夠輕而易舉被捕捉。

至於老白茶,它的鮮爽感有時候會被葯香搶去風頭,落了下風。但這並不意味著老白茶就毫無鮮爽感。

在老白茶里,我們仍舊可以捕捉到那清新強勁的鮮爽風味。這種鮮爽感,轉瞬即逝,若無蓋碗的襯托,終究是曇花一現。

2.蓋碗沖泡下的老白茶,香氣層次變化多

蓋碗沖泡,成就老白茶的香氣表現。

在老白茶里,蘊含著不少香氣因子。這些香氣因子一旦被溫度所刺激,即可發揮作用。隨著溫度的改變,不同香型開始呈現。

一款老白茶里,可感受到幾種香?

一是葯香。這是老茶里均會出現的氣味,有的似根莖類的草藥香,有的似花草類草藥的香氣,有的似藤蔓類的草藥香氣。這些細膩的氣味變化,仰仗於蓋碗不吸味的特點。

二是蜜餞香。這是壽眉一類餅茶的香氣,越老的壽眉餅,越容易出現棗香。

三是粽葉香。粽葉香,往往在尾調上出現,這是一種乾燥的粽葉味道,帶著乾爽的風味。

有的老白茶里還能感受到毫香、花香等。

總之,老白茶的香氣並不單調。

3.蓋碗沖泡下的老白茶,湯水變化次第而來

隨著香味一起改變的,還有老白茶的湯水。

您嘗試過老白茶的口感從鮮爽逐步變得成熟的風味嗎?那就像看著一個少年的蛻變,從羞澀到成熟再到穩重。蓋碗就湯水風味的最佳見證者。

從第一衝的清鮮甜潤到第二沖的甘醇,再到之後的圓潤、柔和,這些細緻的變化少不了蓋碗的襯托。

在場地允許的情況下,不妨用蓋碗沖泡一二,感受老白茶的滋味變化吧。

《4》

老白茶煮著喝,茶湯香甜稠滑,滋味綿柔細膩。

老白茶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則是通過煮茶呈現。

煮茶,是茶與水較長時間接觸,在持續高溫的沸煮下,白茶好像「熟」了,口感變得更加甘醇軟糯,湯水細膩柔和,滋味酣暢淋漓。

與蓋碗沖泡相比,煮著喝的老白茶在香型與口感呈現上,稍顯的單一,似郭靖的性格,敦厚老實。

從第一壺茶開始,就保持著它甘醇細膩的風格。

湯水順滑是主旋律,溶於水中的香氣也稍顯的單調,最最最明顯的是那股粽葉一般的香氣。若是品質好的老白茶,香型里還會擁有葯香,壽眉餅級別的茶,還有甜甜的蜜餞香,棗香等。

除去香氣與口感變得更大氣成熟外,煮茶對用具顯得不怎麼挑剔,即便是在單位,在那小小的格子間,安放一個煮茶壺,也不會引起太大的注意。

稍微隨意些的,用養生壺也能煮茶。

講究些的,自然是選購一個煮茶壺,透明的提梁壺就好。加熱好水,投入實現準備好的老白茶,沸騰片刻改成保溫狀態,放在手邊隨時可倒出一杯。

這暖暖的茶湯,簡直就是倒春寒里的救星!

《5》

老白茶,何必究竟是泡還是煮?

只要品質好,時間充足,空間自由,想怎麼喝都成!

倘若覺得蓋碗沖泡過於麻煩,倒不如選擇煮茶,水開後投茶,靜待茶味變濃即可。

倒春寒里,只要能喝上溫潤的老白茶都行。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村姑陳想告訴李三瘦的是:既然三杯兩盞淡酒抵不住寒風,為什麼不煮一壺茶呢?寒夜客來茶當酒,還特別養生呢。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分享:存壞的白茶有哪些表現?留意這三個變化!
武夷岩茶肉桂好喝嗎?請從山場、工藝、沖泡手法說起!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