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練字3年有長進,可是平時寫出來與練字時差異甚大,是什麼原因?

練字3年有長進,可是平時寫出來與練字時差異甚大,是什麼原因?

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我們在學習書法的時候會遇到的問題。當我們學習書法的時候,處在此時狀態下的書寫狀態,與後來自己平時書寫時候的另外一個狀態並不完全一致。也就是說自己所學到的書寫技能並沒有完全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這種現象在硬筆書法的學習者中存在較為普遍。很多學習者反映自己平時書寫完全用不上自己學習書法時候的技巧。

簡單的歸因,我們可以認為是學習的熟練度、強度還不夠造成的。俗話說「熟能生巧」,只有書法練習的次數、強度足夠多,那麼自然寫起字來就會有感覺。

很多人會說,我練習的時候寫字寫的很慢,因此寫的很好,但是日常書寫是不能做到這麼慢的,所以為了圖快,我只能又回歸到以前的狀態了。

基於此,有些人就開始認為練習書法,尤其是硬筆練習字帖根本是沒有用的,是瞎寫罷了,我並不那麼認為。

以「寫字寫的慢,耽誤書寫速度」為理由,是站不住腳的。深入分析這個理由的背後,我們還是會發現,之所以寫的慢,不外乎有兩個原因:

第一、學的不紮實

第二、練的不夠熟

大部分人問題還是出在了第二點上。為什麼他們沒有意識到呢?我猜測是因為大部分人覺得自己練的強度已經夠好了,不需要再進行更高強度的練習。

而普通書寫者判斷自己書寫掌握情況好壞的標準之一就是看自己能不能寫好一個字。但是這實際上還是有很多可以探討的空間的。

比方說,如果我偶然間寫好了一個字,把這個字寫的非常到位,但是同時我也發現自己不能夠做到重複,也就是說不能做到再寫出完全一模一樣的書法來,無法做到第二次。那麼這個時候,到底算不算學會了這個技巧了呢?

我認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完全學會。只能說從技法技巧上而言已經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但是還沒有完全的熟練掌握,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偶然間」寫好書法的現象。

所謂熟練掌握,其實就是將這種偶然轉化成必然的過程,將寫好書法的「結果」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握的範圍之內。這樣,才算熟練。從書法的學習角度來說,書法字帖的學習掌握情況也是影響後續書寫效果的關鍵。

另外一個常常被人所忽略的因素是基於以往習慣的影響所造成的結果。我們說書法訓練和書法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破除自身習慣、建立新習慣的過程。

我們在進行書法學習的時候,自我破除舊習慣的意識其實還是很強烈的。但是一旦進入日常書寫,有可能舊習慣又佔據了主導性因素,佔據了主流,新習慣建立的不是特別好,所以往往會有「退步」的現象。

這些問題應該來說是我們學習書法學不好的關鍵所在,總結起來,破解的方法還是堅持我們的書法練習,將書法練習所形成的書寫習慣深深的印刻在腦子裡,這樣的話我們的書寫自然會流暢很多,也更容易運用到生活中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風閣書法日講 的精彩文章:

藝術作品在創作之前,就存在於藝術家的心中了嗎?
書法的作品意識與《淳化閣帖》:從《祭侄稿》《蘭亭序》說起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