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浪潮雲和它價值30億的工業互聯網野心

浪潮雲和它價值30億的工業互聯網野心

隨著國內企業數字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工業互聯網」實際上已成為企業信息化新階段的「代名詞」。2月21日,在2019工業互聯網大會上,我們再一次通過路演機器人、工序再造方案看到了傳統工業技術新的方向。

此前雷鋒網將浪潮雲作為工業互聯網領域公有雲廠商的典型代表進行跟蹤報道,這一次,我們依然在大會上看到了浪潮雲的身影,並與浪潮集團執行總裁、浪潮雲CEO袁誼生展開新的對話。

浪潮雲和它價值30億的工業互聯網野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放眼全球,工業互聯網成為全球產業界的焦點。無論是生產製造領域的新門子、GE、三一重工、徐工還是工業軟體領域的SAP,抑或是將自身ICT技術向外延展的浪潮、阿里、華為等公司,都在發揮各自領域的經驗以求在新的時代順利掘金。當然,一些合作陌生也不容忽視,比如GE和微軟Azure、西門子和SAP、樹根互聯與騰訊......強強聯合是新的一種模式。

但在袁誼生看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整體發展處在「初級階段」。

他尤其指出了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規範還未到位的問題。


「現在的行業困境是,協議不通、標準不明、信息孤島。」

在這個浪潮老兵的眼中,工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不同的地方在於,工業互聯網要把現在生產的場景數字化,搬到系統(雲、計算機系統)上來,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創造整個生產過程,再現生產過程,用AI等技術對它進行分析、對接、處理,才能提出一些新的改進方式。

但是工業領域越來越強的網路通信能力被賦予之後,網路卻無法自由地輸入輸出和交換。雷鋒網了解到,工業領域存在著的藍牙技術、Zigbee、LPWAN、EC-GSM、eMTC、LoRa、NB-IoT等等協議,同時存在著參差不齊的平台、設備、智能產品,大多缺乏統一標準。「現在就連插頭有時候都大小不一致,企業怎麼進行互聯?」雖然是一句打趣的話,但言外之意不得不引人深思。

標準側,雖然根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的文件來看,已經建立了總體性標準、共性支撐標準(含邊緣計算)和應用服務標準(含工業管理),但是數據轉換和互認標準基本空白,對平台運行、平台資源、平台服務依然缺乏規範化的管理。雷鋒網認為,監管層、政策制定層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浪潮雲是什麼角色呢?

袁誼生一直堅持一個清晰的觀點:

「與傳統數字化概念不同,企業數字化是利用新興信息技術與企業經營深度融合實現新增量價值的過程。」

浪潮雲和它價值30億的工業互聯網野心

實際上,他強調的就兩個詞:「技術能力」和「行業經驗」。

他認為,實現工業企業數字化,這個行業勢必需要一套業務承載平台和公共服務平台,在推動大型企業數字化的同時,也要為中小企業轉型提供重要服務支撐。目前,大型企業雖然在進行數字化,但是一方面是因為響應國家政策的需要,有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初衷;另外方面,大型企業在推廣經驗過程中勢必會有所保留,以便在市場競爭中保存實力,這就造成一種困境: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無人問津。

因此袁誼生也覺得,浪潮雲目前正在打造的一個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是切中行業痛點的做法。他告訴雷鋒網,他們正在構建面向工程機械/電子信息/電力等10大行業、涵蓋研發設計/採購供應/生產製造等9大領域的解決方案,力求做個「一站到底」的服務。

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袁誼生也警示:「急不得」。

不過浪潮雲有幾個有價值的做法,值得業界參考:

1、「1+N」模式。「1」是整體的公有雲平台,「N」就是跟合作企業一起面向不同的領域。一方面浪潮聯合國內多個大型集團級龍頭企業打造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一方面助力企業從傳統的企業內部信息化向面向全產業鏈的業務服務進行產業升級。

2、做開源工業PaaS。在袁誼生看來,隨著開源技術在中國的日益普及,工業PaaS將成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未來製造業的「操作系統」。為此,浪潮聯合國內知名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共同組建了中國開源工業PaaS協會,正式發布浪潮工業PaaS平台,通過開源工業PaaS協會平台,賦能浪潮基礎計算能力,推動聯盟實現微服務化、開源化、社區化,並積極向合作夥伴開放共享。

3、30億的「雲行計劃」。早在2017年11月,浪潮雲就正式發布了全新的合作夥伴招募計劃——「雲行計劃」,計劃在未來三年投入30億元。如何分配?渠道激勵15億、市場活動10億、人員賦能5億,推動合作夥伴數量達到15000+。這次大會上,袁誼生依然強調了這一點。

公有雲+工業基因,玩家要「兩條腿走路」

依託30+年的企業信息化服務經驗積累,浪潮在行業級、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方面也開展了多項深入實踐:已取得了全國10個省110餘個地市工業互聯網服務商身份,24個省250餘個地市企業上雲服務商身份,推動10省市成立工業互聯網聯盟,擔任山東、天津、蘇州等多個省市工業互聯網聯盟理事長。

在公有雲能力上,浪潮雲目前發展迅速,已建成北京、濟南、重慶、上海、昆明等5個核心雲數據中心和47個地市雲數據中心,與全國140餘個省、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據《2017中國雲計算生態系統報告》報告顯示,憑藉生態競爭力前三、生態發展潛力第一的綜合實力,浪潮雲強勢進入中國公有雲市場生態領導者象限。尤其是政務雲,浪潮雲曾連續四年保持行業第一。

在工業領域浪潮能脫穎而出,袁誼生也講述了這個「基因」的存在。


浪潮本身有工廠的巨大體系在運行。

作為全球伺服器出貨量最大的TOP3廠商,浪潮在濟南的智能工廠一直在支撐著整個產品的生產和製造(數據顯示,僅2018年一季度浪潮就有17.5萬台伺服器的出貨量)。值得一提的是,浪潮智能工廠通過全面應用工業互聯網,集成了600多個RFID、2000多個感測器、50個設備控制器、330套智能設備、6大核心系統,實現了從柔性化生產到交付服務的全過程智能化,生產效率提升了30%,現入選工信部2017年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

因此,在先進位造業模式經驗方面,浪潮工業互聯網平台具備邊緣雲解決方案能力和基於公有雲的先進位造應用創新及服務能力,能夠很好做到對10個行業9個領域的覆蓋。

談「競爭」策略:我們和工業界巨頭不是對手關係

袁誼生並不會直接把三一孵化的樹根互聯、徐工旗下的漢雲工業互聯網等行業玩家當做直接競爭對手。


「我們分的很清晰,製造業出身的沒有很強的信息化服務能力,而純粹的公有雲廠商沒有製造業的經驗。浪潮雲作為公有雲廠商,又具備30年的工業經驗,因此我們是幾種不同的模式,甚至我們之間會展開合作。比如我們會和很多鋼鐵央企合作,打造行業雲。」

他覺得,現在市場上很多工業互聯網平台在叫法上會給人錯覺,但實質上有些只是特定行業的「行業平台」而不是大型綜合的工業互聯網平台。


「未來,真正的工業互聯網終究會建造成工業領域的『沃爾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永不造車?拆解華為擁有的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關鍵技術
放棄幻想,全面擁抱 Transformer:自然語言處理三大特徵抽取器比較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