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瞧瞧自己,中年的油膩是年輕時惹的禍嗎?

瞧瞧自己,中年的油膩是年輕時惹的禍嗎?

踏入35 歲,除了發現電視劇的男女主角開始漸漸比自己年輕以外,最明顯的轉變莫過於一些不斷纏繞自己的健康小問題,比如:腰痛、頭痛、腸胃不適等等,這些小困擾由從前偶然間斷出現到如今幾乎成為常客。造訪各大醫院的頻度明顯增多,醫保卡用完了當年賬戶餘額,還要搭上歷年賬戶餘額......不斷諮詢醫生,得來的建議也不過是多喝水、多做運動、避免久坐......這對眼看變成中年油膩的人來說,多麼深受打擊又無可奈何!

從前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地刷劇看片兒,動輒熬到後半夜是常事兒,但到了35 之後,就感到力不從心了。終於體會到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句話,凡是透支帶來的傷害,將來都得用成倍的代價去償還

美國Northwestern University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在20歲時養成至少5個良好生活習慣的人,健康狀況能一直持續到40歲的中年時期。而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大部分踏入30歲後的體重增長,都是在20歲時期積累下來的。換而言之,就是只要在20歲時能維持正常體重,中年發胖的機率也會大大降低。

20歲要培養的7個習慣

1 進食要定時,記得吃蔬菜

紐約大學的營養學教授Marion Nestle建議,在20歲開始養成每天進食充足蔬果的習慣,對心血管、消化系統以及腸道健康有長遠的好處。

此外,也要減少吃「垃圾食物」,如:零食、快餐及加工食品等,而且進食要定時,更要避免因為太忙而直接跳過早、午餐,或是不吃晚餐。20歲時你可能覺得這些小事沒什麼大不了,但積累到35 之後,你就會慢慢感受到不同。

2 均衡飲食:用「手掌」測量

紐約大學的客席營養學教授Lisa R. Young認為,想要維持均衡飲食習慣,20歲的人可以在日常學會控制食物份量。

按女生舉例來說,以自己的手掌作為量度單位,每一餐的健康攝取量為:不超過一個手掌大小的蛋白質(如肉類)、一個拳頭大小的澱粉類(如義大利面、米飯)、而油脂攝取最好每一頓不要超過2-3湯匙(約一個拇指的大小)。纖維,如蔬菜則可大量攝取,糖份、酒精及加工食品,越少越好。

3 向糖分說不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的藥物管理主席Steven E. Nissen,建議所有30歲以下的人,從日常飲食中減少添加糖分。除了最直接的甜品,平日可從最簡單的3方面入手:

(一)戒掉所有汽水

(二)戒掉加入高糖的早餐穀物和粟米片

(三)戒掉在平日餐飲中加入白砂糖

這不僅僅只是降低進入中、老年時患上糖尿病的機會,對體重管理也非常關鍵。對於女性來說,降低糖分攝取更是預防暗瘡、皮膚提早衰老的有效方法。

4 忌久坐、保持活動

現在的人常常因「沒時間做運動」而缺乏運動,每天養成20-30分鐘的「活動」習慣,包括騎行、快走、以樓梯代替電梯等等,一樣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避免許多中年人因血液循環不暢而引起的痛經、痔瘡、靜脈曲張等健康問題。

5 聚會後,記得要運動

20歲的確是通宵派對的黃金時期,但國際營養學教授Barry Popkin建議,每次派對後,最好養成運動的習慣。可以是慢跑、游泳或瑜伽等低強度運動,不但可幫助消耗掉派對時大吃大喝所攝取的多餘熱量,也能幫助身體放鬆,排走睡眠不足或飲酒過量時積累在身體中的毒素。

6 不要再等,學習下廚

親自製作美食不只是用來俘虜異性的武器,對身體也有著切實的好處。營養科學主席教授Barbara J. Rolls建議20歲可以學習親自下廚,不但可以將健康有益食材,以更美味的方式融入一日三餐中,更有研究顯示,有下廚習慣的人,纖維素及維生素攝入量,比起沒有下廚習慣的人都要多。而且隨著使用香料及不同煮食方式,更可以慢慢減少不良脂肪、糖及鹽的攝入。又因為減少了進食快餐或冷藏食物,懂得下廚的人在吸收的營養方面普遍更均衡。

7 找一份你熱愛的工作

美國俄亥俄州大學人口健康部的一項研究顯示,20歲的工作生活,對中年精神健康扮演著關鍵角色。年輕時在工作中感到不快樂的人,其後患上抑鬱、壓力過大或失眠的機會也相對較高,進而整個人生的快樂指數也較低。

人口健康部社會學副教授Hui Zheng建議,20歲的年輕人應該著力尋找一份自己感到熱忱的工作,不但會令往後日子感到更有動力,也有助於提升個人對未來的憧憬,幫助尋找生活的意義。總的來說,一份熱愛的工作,對個人身心成長、健康有莫大幫助。

【陪你跑運動處方上線了!】

給自己一個實現瘦身的機會

給自己一個擺脫三高的身體

給自己一個專業的運動習慣

如果你恰好用了蘋果手機和手錶,建議安裝「陪你跑」APP,選擇適合你的計劃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陪你跑 的精彩文章:

智能啞鈴,讓一個的人訓練不再孤獨枯燥!
馬拉松賽前的巔峰期訓練

TAG:陪你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