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擴招20周年:大學面臨一場史無前例的信任危機

擴招20周年:大學面臨一場史無前例的信任危機

中國內地大學正面臨一場史無前例的信任危機,這是中國內地大學自1999年擴招之後遭遇的最大一次困境。對於辦學場地、師資、和辦學 經費等外部困境,相對容易解決;但由於內部機制導致的信任危機,解決起來舉步維艱。

2019年是中國大學擴招20周年,這20年,高等教育的規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1979年全國大學錄取率只有7%,1989年23%,1998年時, 達到了34%,到了1999年猛增到56%,錄取率超過全國高考人數的一半,1999年,全國考生有280萬。時至今日,全國考生在940萬左右,2018年達到了970萬,大學錄取率一路攀升,平均錄取率超過了80%,高的地區超過了90%。有的重點大學每年統招本科生的總數高達 10000多人,這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意味我們傳統意義上落榜生幾乎消失了,高職院校採取登記入學的招生政策。高等教育處於大眾化向普及化過渡時期.

擴招20周年:大學面臨一場史無前例的信任危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擴招20周年:大學面臨一場史無前例的信任危機

擴招20周年:大學面臨一場史無前例的信任危機

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這20年幾乎沒有終極解決,辦學空間捉襟見肘,校舍不足,宿舍不足,師資不足,後來這些問題正慢慢得到緩解,比如各大學紛紛興辦新校區,解決了辦學空間不足的困境。但是,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一直飽受詬病。碩士研究生導師帶幾十個研究生,學生一 年難得見到導師幾次,博士導師亦是如此,數量多,質量難以把控。

在大學擴招20年之際,春節後,翟天臨的博士學位事件,一下子讓大學面臨一場史無前例的信任危機。客觀而言,這種信任危機並不是從近幾年才開始,而是輿論的集中爆發。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遭院領導改分、某大學打壓考研專業課分數等事件的來龍去脈不是我關注的核心,我關注的焦點是,人們對大學的研究生招生產生了信任危機。這種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信任危機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直接牽連到正在實施的高考改革。

這場大學信任危機和八十年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的大學信任危機是不同的,八九十年代,經歷了思想解放,在市場經濟的洗禮下,知識分子普遍處於陣痛和迷惘中,也就是說,八九十年代的大學信任危機,是由精英分子的理想主義導致的,人們更關注抽象的精神層面的價值觀;而現在的大學信任危機,是由具象的功利主義導致的,人們更關注教育公平。

現在的博士生招生制度,從2013年開始,先由雙一流大學實施「申請-考核」制,現在很多大學都開始實施「申請-考核」制,而不是過去統一考試入學的政策。學校有更大的自主招生權,導師的權力更大,不但決定是否錄取學生讀博,而且決定學生是否能順利畢業。大學擁有招生自主權之後,是否公正公平,是大眾關注的核心問題。

研究生招生過程中一些列問題影響非常大,直接關係到新一輪高考改革。新高考的要義,是大學綜合素質評價佔據錄取權重,大學擁有一定的招生自主權。在這個時代,高等教育導向主要是就業,和高等教育精英時代有非常大的區別,人們更關注教育,尤其是招生考試的公正和公平。從高考本科生招生到博士生招生,人們對大學自主招生權的過程信任感正在降低。

針對本科生招生,不久前發布的關於自主招生管控的措施以及藝考取消校考的規定,讓大學現在的招生自主權蒙上陰影。而最近是關於博士生招生和碩士生招生的質疑。如果大學從本科到博士的招生自主權被收回,那麼,招生改革往哪個方向走?這的確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大學擴招20年,大學正面臨一場信任危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