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失眠症新葯!衛材雙效食慾素受體拮抗劑lemborexant III期臨床顯著改善睡眠質量

失眠症新葯!衛材雙效食慾素受體拮抗劑lemborexant III期臨床顯著改善睡眠質量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日本葯企衛材(Eisai)與普渡製藥(Purdue Pharma)近日公布了實驗性失眠症藥物lemborexant治療失眠症(一種覺醒節律紊亂)的長期III期臨床研究SUNRISE-2的6個月療效和安全性數據。

該研究是一項全球性、多中心、隨機、對照、雙盲、平行組研究,共入組了949例成人(18-88歲)失眠症患者,其中約28%的患者年齡在65歲或以上。該研究評估了lemborexant相對於安慰劑的療效和安全性。在研究的前6個月中,患者被隨機分成3個組,分別接受5mg劑量lemborexant、10mg劑量lemborexant、安慰劑。研究的主要和關鍵次要療效目標通過電子睡眠日記採用患者自我報告進行評估。

結果顯示,在為期6個月的安慰劑對照治療期結束時,與安慰劑組相比,接受5mg劑量和10mg劑量lemborexant治療的患者在患者報告的(主觀)睡眠開始潛伏期(sSOL,主要療效終點)以及主觀睡眠效率(sSE)和主觀睡眠中覺醒時間(sWASO)方面表現出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達到了研究的主要療效終點和關鍵次要療效終點。

6個月研究結果顯示:(1)在6個月治療結束時,lemborexant 5mg劑量組(-21.81分鐘)和10mg劑量組(-28.21分鐘)sSOL從基線的中位數降低比安慰劑組(-11.43)更大,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001)。(2)在6個月治療結束時,lemborexant 5mg劑量組(14.19%,p=0.0001)和10mg劑量組(14.31%,p<0.0001)sSE從基線的改善比安慰劑組(9.64%)更大,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3)在6個月治療結束時,lemborexant 5mg劑量組(-46.75分鐘,p=0.0005)和10mg劑量組(-41.95分鐘,p=0.0105)sWASO從基線的降低比安慰劑組(-29.28分鐘)更大,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該研究中,報告的大多數不良事件為輕至中度。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2.2%(lemborexant 5mg劑量組)、2.9%(lemborexant 10mg劑量組)、1.6%(安慰劑組),只有一例被認為與治療相關。最常見的不良事件(lemborexant治療組發生率>5%,且高於安慰劑組)包括:嗜睡、頭痛和流行性感冒。因不良事件導致的停葯率在安慰劑和lemborexant 5mg劑量組(分別為3.8%和4.1%)具有可比性,而lemborexant 10mg劑量組的停葯率更高(8.3%)。

lemborexant分子結構式(圖片來源:Wikipedia)

衛材神經病學業務組首席臨床官兼首席醫療官Lynn Kramer表示,「這些發現增加了越來越多的臨床數據來支持開發lemborexant治療失眠,我們期待在未來的科學會議上公布這項研究的12個月結果。我們希望為醫生和病人帶來一種藥物,幫助病人晚上睡得好,早上醒得好。」

SUNRISE-2是衛材與普渡製藥開展的lemborexant治療失眠症的2項關鍵性III期研究中的一項。這2項研究的數據支持了2018年12月27日向美國FDA提交lemborexant治療失眠症的新葯申請(NDA)。在日本,衛材計劃在2018財年提交lemborexant的NDA。

lemborexant是欲素受體OX1和OX2雙重抑製劑,由衛材內部發現和開發,該化合物通過競爭性結合2鍾亞型的食慾素受體(食慾素受體1和受體2)抑制食慾素。在失眠障礙個體中,調節睡眠和覺醒的食慾素系統可能不能正常發揮功能。在正常的睡眠周期內,食慾素系統的活動被抑制;這揭示可能通過lemborexant干擾食慾素能神經傳遞,有目的的促進睡眠的啟動和維持。

目前,衛材正與普渡合作開發lemborexant用於多種睡眠障礙的治療。其中,一項II期臨床研究正在評價lemborexant治療存在覺醒節律紊亂(ISWRD)和輕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Eisai and Purdue Pharma Present Efficacy and Safety Data from Second Pivotal Phase 3 Study at the Sleep Research Society』s Conference: Advances in Sleep and Circadian Science

相關活動推薦:

直播日期 2019/03/06 14:00

本講座將介紹量子級聯激光紅外成像技術(LDIR)在藥物成分分布、晶型篩選、鹽交換研究、多層片劑分析上的應用。相對於傳統的配方分析技術,如紅外成像和拉曼成像等技術,LDIR技術最新量子級聯激光器(QCL),用化學成像的方式使配方含量分析的速度成倍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EbioMedicine:科學家開發出治療惡性白血病的新一代化合物療法
FASEB J:靜態磁場可以促進3D列印的鈦支架介導的骨修復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