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才是咪蒙被封殺的真實原因!

這才是咪蒙被封殺的真實原因!

驚聞咪蒙被封殺,而且是全網全平台封殺。一些媒體用了「不得轉世」這種嚇人的詞語。而對於咪蒙的封殺,又引發了巨大的討論,支持者和反對者都有。下面,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1

咪蒙的成長史。

有一篇《我在山東大學的學姐—咪蒙》講述了馬凌(咪蒙真名)在山大讀本科和碩士的經歷,他碩士讀的是魏晉文學史,畢業論文寫的是《玄學本體論與阮籍詩歌》,還獲了獎。

馬凌的偶像是文學批判家金聖嘆。她曾在給韓寒《獨唱團》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好疼的金聖嘆》,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他屬於中國歷代文人中有趣、任性又精神分裂的稀有物種。」

金聖嘆一生恃才傲物,又死的很悲慘。有興趣,可以搜下金聖嘆的故事。

她在文章還這樣寫道:

「社會表彰活著的順從者和死去的叛逆者,而文人不過是時代的點綴而已。金聖嘆將死之時,才真正意識到這一點,他借著死亡做出了最後一場表演。」

那麼金聖嘆最後一場表演是什麼呢?據說,他被押去法場的路上,兩個兒子蓮和梨痛哭流涕。金聖嘆說,別哭了,我出個對聯,你們對一下。上聯:蓮子心中苦。

兒子們已經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哪有心思作答。金聖嘆接著又說了下聯:梨兒腹內酸。

蓮與「憐」同音,意思是可憐兩個兒子,內心十分痛苦;梨與離同音,意思是離開兩個兒子,我內心酸楚難耐。

爾虞我詐、烽煙四起、兵荒馬亂的魏晉南北朝歷史以及她對金聖嘆的崇拜,讓批判和叛逆的寫入了她的骨髓,為她寫批判的文風埋下了種子。

而馬凌13歲時就親眼見到父親出軌,母親被小三毒打的狗血劇。她在內心中一定痛恨男權,希望女權戰勝男權。

所以在許多文章中,她都在替那些認為在家裡受委屈的女性吶喊,讓她們大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和老公幹架,去爭取自由,去「睡小鮮肉」......

而馬凌從報社離職後,為了自己的導演夢、劇作家夢創辦影視公司,很快虧掉400萬元。這個經歷讓她發誓,再創辦公司一定只為了賺錢,夢想統統滾蛋。

搞文字工作的人都知道,只有沒被廠商充值的文章,作者才能更自由的發揮,才能寫出自己感覺滿意的文字。好文章與賺錢本來就是矛盾的,否則報社裡的記者們也不會紛紛離職了。

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就是要讓文章具有足夠的煽動性、傳播性,從而讓讀者忽略廣告的存在。

當把創辦自媒體公司的唯一目標定為賺錢之後,馬凌就不需要當那個人格分裂的作者,不需要扭曲自我了。怎麼有流量,怎麼賺錢,就怎麼來。文章僅僅是賺錢的工具,這個工具是什麼,有什麼價值,已經不再重要了。

2

封殺的正反面。

2017年6月,我曾寫過批判咪蒙的文章,那是在一篇她關於大學生嫖娼的文章發布後。我說她太壞,說她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甚至詛咒微信、微博、新媒體全平台封殺她。

結果,一語成讖。當她真的被封掉後,在看到「不得轉世」的文字,感覺非常凄涼。同為碼字的人,我看得懂她寫文章的手法,一直認為她是古斯塔夫·勒龐的好學生,深刻領悟並完美運用了《烏合之眾》。

每個人都有表達的自由,只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她想要靠文章賺錢,是她的自由。我看不慣她,罵她,詛咒她被封殺,是我的自由。

現在限制了她的自由,作為同行的我,也同樣感到窒息。誰都懂唇亡齒寒的道理,這是我站在一個自媒體的立場來看的。

但是站在社會的立場,或是監管的立場,又有不同看法。

我感覺咪蒙被封殺的真實原因,或許並不是她寫得文章的價值觀多麼的不正,她多麼的唯利是圖,多麼的傷風敗俗。最重要的是,她已經依靠製造焦慮和恐慌的文字,成為千萬烏合之眾的領袖,成為「咪蒙教主」。

這才是問題的核心。互聯網時代的社群影響力、傳播力和滲透力,是任何傳統媒體所無法企及的。監管不擔心咪蒙製造怎樣的內容,擔心的是無數家庭,被咪蒙扭曲的,錯誤的女權思維洗腦,導致一系列的家庭問題、社會問題。

不要說,這是小題大做。咪蒙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一家省級電視台,比湖南台都有傳播力。

而且,咪蒙不僅僅有一批追隨者,還有一批批想要成為咪蒙,想要靠戳中人性弱點,製造煽動內容而賺錢的自媒體。這種榜樣效應,也同樣是監管擔憂的。

所以,全面封殺咪蒙,有道理,也沒道理,更沒有什麼對錯可言,無非是所站的立場不同罷了。

各位親愛的讀者,磐石一個人堅持做原創,真心不易!希望您能養成分享、點文章末尾右下角好習慣,這是對磐石之心的最大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磐石之心 的精彩文章:

TAG:磐石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