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未來社會將變成什麼樣?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人口

未來社會將變成什麼樣?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人口

你知道的,人類似乎就是不想停止繁殖。

到2050年,全球將有90億燃燒碳、製造塑料污染、消耗卡路里的人口。到2100年,全球人口更是將突破110億大關,整個世界不得不落入一種類似電影《超世紀諜殺案》(Soylent Green,1973年發行的美國反烏托邦科幻電影電影,描繪了一個由於全球變暖和人口過剩導致的資源枯竭的未來世界)的境地。

上述這些可怕的數字並非來自科幻電影,而是來自這個地球上最受信賴的權威機構之一——聯合國。

那有沒有可能這些預測是錯的呢?並且,不是四捨五入的那種小錯誤,而是完完全全的方向性錯誤?

這就是加拿大記者約翰·易比遜(John Ibbitson)和政治科學家達瑞爾·布里克爾(Darrel Bricker)在他們的新書《空蕩蕩的地球》(Empty Planet)中試圖告訴我們的。

兩位作者花了不少力氣將數據進行拆分整理,並得出了有關人類未來的截然不同的預測:「大約30年後,全球人口即將萎縮,而一旦人口數量下滑開始,這一趨勢將長期無法改變。」

不過,與其說《空蕩蕩的地球》是一本分析數據的書,倒不如說它是一本關於在人類歷史上變化最快的時代中到底是什麼在背後推動人類做出各種選擇的書。

易比遜和布里克爾將讀者帶到印度德里的貧民窟、巴西聖保羅的手術室,偷聽布魯塞爾晚宴上年輕專業人士和內羅畢青年專傢俱樂部上的對話。兩位作者對現代社會各階層、各行業生活進行了生動鮮活的描述,最終得出的結論無疑挑戰了長期以來我們對世界人口學的判斷。

人類為何將有如此180度大轉彎的未來圖景?這對未來社會意味著什麼?《空蕩蕩的地球》的兩位作者就這些問題接受了採訪:

無論是在公共健康、食品安全,還是全球經濟等領域,聯合國一直都被認為是權威機構。是什麼讓你們認為聯合國在全球人口增長的預測是錯誤的?

易比遜:聯合國的人口數據是我們所說的「垂直知識」(vertical knowledge),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知識。無論是一個國家的首領、大學院校的研究人員、企業領導人、學生,或者是任何一個走在大街上的普通人,如果你問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地球上的人口正在發生什麼情況?」,他們會回答你說:「哦太糟了,人口正在大爆炸。我昨天晚上剛看了一部電影,裡面說地球太擁擠了,我們必須移民到月球或木星上去。」看,這種觀念已經深深地刻在我們的腦子裡。

布里克爾:每當這種事情發生的時候,你真的應該回頭好好思考那些假設,然後親自驗證一下,因為大多數時候,事實真相已經不是「垂直知識」所說的那樣了。

易比遜:這就是我們所做的事情。很快我們就意識到,其實人口學家早就在幾年前就對聯合國的這些數據提出了疑問。他們在各種會議上彼此交換意見,也會通過學術文章互相通氣,只是從沒將這種共識帶到大眾面前而已。這就是我們研究工作的起點。接下來,當我們走出去和活生生的人交談,了解他們所做的選擇時,我們在紙上看到的那些數據開始變得鮮活起來。

為了寫這本書,你們走遍全球各地,採訪各種各樣的人。有沒有哪一個特定的時刻或對話突然讓數據從紙面上走了下來?

布里克爾:有。記得有一次,我們坐在印度Srinivaspuri一間小小的學校里,與居住在當地的13、14名女性交談。我老是看見她們的紗麗下面有微弱的亮光閃起,我不知道那是什麼,直到後來看到有一人把手伸到紗麗裡面,拿出了一部智能手機,看了一眼,然後又放了回去。於是我意識到,我們正坐在德里的貧民窟,而這些女性統統都有智能手機。她們識字。她們有數據包。我就在想,現在她們手上掌握著全人類的知識,這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會有什麼影響呢?

布里克爾:聯合國的預測模型里有三樣東西:生育率、移民率和死亡率。但沒有將女性教育的擴張普及或是城鎮化的速度(這兩者在某些方面是關聯的)納入考慮。我跑到維也納採訪(人口學家)沃夫岡·盧茨(Wolfgang Lutz),他向我介紹了他的預測,我當時聽得目瞪口呆。其實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在預測模型中加入了一個新的變數:女性教育程度的提升。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到2100年,全球人口數量將在80~90億之間,(較此前預測)少得多。

易比遜:盧茨有句名言:人類最重要的繁殖器官是大腦。這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能改變一個人關於繁殖的想法,那你就能改變所有事情。根據盧茨的分析,唯一能影響生育率的因素就是女性的教育。聯合國對於非洲的看法比較黯淡:它認為,本世紀頭25年,非洲的生育情況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是,非洲有很多地方的城鎮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兩倍。如果你現在去往肯亞,你會發現,女性的基礎教育水平和男性已經相當。參加畢業考試的女孩數量和男孩差不多了。所以,我們認為,在本世紀剩下的時間裡,非洲農村的貧困率不會繼續攀升。

布里克爾:而且這只是一個文化上的變數。你完全可以說,舊的模型在過去往往是有用的,那如果過去已經過去呢?如果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不一樣的文化時代呢?如果是在加速進入呢?如果這個文化時代真正關乎的是女性如何就自己生活所做出的個人選擇呢?

易比遜:我們調研了26個國家的女性,詢問她們想要幾個孩子,結果是,無論在什麼地方,答案都是2個左右。可以說,在世界各地,迫使人們選擇大家庭的外部力量正在消失。在發展中國家,這一點尤為突出。比方說,菲律賓的生育率從2003年的3.7下降到了2018年的2.7,也就說是,短短15年的時間,足足減少了一個孩子。美國的變化進行得更為緩慢些。這就是我們希望人們好好思考的現狀。

OK,可那又怎麼樣呢?誰對誰錯真的很重要嗎?

布里克爾:許多正在思考未來世界、未來經濟、未來城市規劃的人,他們都是以未來人口數量為出發點。人們真的就是在基於這一點來做決策。如果你向下深挖,發現未來不會有很多年輕人加入到總人口當中來,相當一部分增長實際上會來自因為更好的醫療和技術手段而更長壽的老年人。這會對市政決策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或者,政府要如何支持正在飛速消失的農村社區?所有諸如此類的決策都是基於未來社會將變成什麼樣的正確理解之上的。

翻譯:Lily

編輯:漫倩

來源:Wired

造就,劇院式演講,發現創造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人類的祖先最早不止擁有兩隻眼睛?新發現的四眼巨蜥蜴提供了證據

TAG: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