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世間最美的「情詩」,有人說是寫給「同性戀」的,你怎麼看?

世間最美的「情詩」,有人說是寫給「同性戀」的,你怎麼看?

談及《越人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詩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字裡行間真是美醉了!後來在馮小剛電影《夜宴》里,更是以這首歌為大背景,將詩詞間的優美,演繹的淋漓盡致。

《越人歌》,又稱《越女歌》,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歌頌戀情的詩歌,和楚國的其他民間詩歌一起成為《楚辭》的源頭。越女歌,為中國最早的譯詩,也是越楚文化交流的產物。

《越人歌》文辭很短,卻意境雋永。由於故事背景發生久遠,很多處無從考證,所以關於他到底是寫給誰?歷史上一直是個謎。還有很多人說,他是「同性戀」的寫照,用在男女之間不合適。今天基於這個問題,作者來進行解讀。

在解讀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下《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關於《越人歌》主要有兩種說法:

其一:「同性戀」的說法。

這種說法,主要見載於漢朝劉向的《說苑·善說》。原文為古漢語比較難懂,這邊只說一下大致意思。故事講得是楚國襄成君冊封受爵那天,穿著非常華美站立在河邊,楚大夫庄辛經過,非常歡喜,想上前握他的手。襄成君認為他越禮了,非常生氣。這時候庄辛就轉身洗了個手,給襄成君講了楚國鄂君的故事:

據記載,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有一次坐船出遊,有愛慕他的越人船夫抱著船槳對他唱歌。歌聲委婉動聽,打動了鄂君,鄂君子晳聽不懂,就讓身邊懂越語的人翻譯成了楚語,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越人歌》。話說,鄂君明白歌意後,非但沒有生氣,還走過去擁抱船夫,給他蓋上繡花被,願與之同床共寢。

庄辛講完故事,就反問襄成君:鄂君身份高貴仍可以與越人船夫交歡盡意,我為何不可以握你的手呢?於是,襄成君當真答應了他的請求,將手遞給了他。

其二:「暗戀情詩」的說法。

相傳,《越人歌》原本是一部琴曲,有一天楚國的鄂君子晰泛舟河中,水上打槳的越女看到鄂君心生愛慕,為了表達愛意,可愛嬌俏的越女就為鄂君,用百越的少數民族語言即興唱了這首歌。當時越楚兩地雖是鄰國,卻語言不通,鄂君只知道旋律很美,卻不懂其意。

鄂君子晳後來找了一位懂越語的楚國人翻譯後,才明白了越女的心意,於是再去河上找越女,卻根本找不見了。要是這麼說,《越人歌》就是一首暗戀的情詩。

以作者之見,更相信後者。因為在當時春秋戰國時期,全國有很多封國。每個國家之間的語言和文字都是不同的。但是對於愛情的追求,卻是一致的,這在《詩經》收錄的很多詩歌里我們就可以看出,很多作品也是詩歌形式傳唱的,且以情感、愛情為主。

雖然,也許在春秋戰國時期,乃至漢朝時期,同性戀不被世人摒棄,非常流行。但是當時還有著及嚴格的儒學理教約束。根本不會出現庄辛和楚國襄成君的故事。即使出現,也不會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所以作者更相信第二種說法。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何其美妙的句子,絕對稱得上「情詩」第一,可媲美《詩經》里的任何一首作品。文辭間的濃濃情意,要說「同性戀」,實在是大煞風景!

讀者們,關於「越人歌」的說法,大家有怎樣的意見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道 的精彩文章:

「春風十里不如你」,最美的二月詩詞!這5首,最經典!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