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有一種「藝術」,漸漸遺失民間,70、80後卻記憶猶新!

有一種「藝術」,漸漸遺失民間,70、80後卻記憶猶新!

每年正月十五,全國各地都會有各自的「社火」表演。社火,又叫「紅火」,每個地方的習俗有一定差異,但是基本內容相同。包含有彩車,舞龍、耍獅子,騎毛驢、劃旱船,鑼鼓、高蹺、背棍表演等…應有盡有,層出不窮,也曾是很多70、80後記憶中最美的回憶。

在作者的記憶中,小時候,每到正月十五或十六,都會成群結伴去看社火表演的。那時候,大人們舞的是國泰民安,物阜民豐;小孩子們看的是紅紅火火,鑼鼓喧天。

在所有的表演中,最受歡迎和關注的莫過於踩高蹺,和背棍。說到踩高蹺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說起「背棍」,很多人就叫不上名字了。

所謂背棍,一般由兩人表演。身強力壯的男子在下邊,肩背一種專制的三角形鐵架,鐵架下扎於腰,中擱於肩;上部為一個鐵插座。鐵插座上面固定著年齡幾歲的小女孩或小男孩。

作者記憶中,除了這種肩扛身背的,還有一種是固定在花車上的「背棍」,這樣小孩們就會舉在半空,好幾米高。現在想想,也還為那些孩子們感動。

背棍表演,在全國的民俗表演中並不少見。但名氣最大,最為人稱道的,還是位於山西清徐縣的徐溝背棍。徐溝背棍不僅歷史悠久,是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最早走出山西,走向世界的晉韻民俗。目前,每年的正月十六,清徐縣還會有此類表演。

據記載,早在1959年,徐溝的十根鐵棍、二十根背棍,就代表清徐縣參加了在省城太原舉行的新中國成立十周年遊行活動。

1981年,背棍、鐵棍還被搬上銀幕在全國放映,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無限讚譽;1991年徐溝背棍、鐵棍應邀赴深圳特區表演,演員們還曾受到國務院總理接見,非常榮耀。

1995年徐溝背棍、鐵棍藝術為《外國人看中國》大型紀錄片所採用,正式走出國門,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中國鮮活的民俗藝術。2010年,徐溝背棍更是作為上海世博會,山西活動周的壓軸演出而驚艷世界。

現如今,在清徐當地還流傳著「南庄的火,太谷的燈,徐溝的背棍愛煞人。」這樣的民謠,據說這樣的民謠在清朝的時候已經開始流行,由此可以看出清徐背棍歷史,源遠流長。

據《清徐縣誌》記載,徐溝背棍始於明代。據說當時在元宵節鬧元宵時,孩子們多由大人頂在肩上觀看,於是有一位民間藝人,從中受到啟發,便把經過挑選的女娃娃們,精心化妝,由大人雙肩頂著,走上街頭表演。後來又用背棍綁在大人的背上,娃娃由雙肩升到棍的頂端,漸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

徐溝背棍是一項集戲劇內容之精華、舞蹈動作之飄逸、雕塑造型之優美、雜技驚險之玄妙、繪畫色彩之繽紛於一體的獨特的傳統民俗文化。每逢年正月十五,表演背棍成了徐溝人最熱衷的事情,也吸引著全中國,甚至全世界觀賞者的追捧。是文化的傳承,更是文化之驕傲。

讀者們,關於民間藝術「背棍」,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和感想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道 的精彩文章:

「張燈結綵,火樹銀花」,6首「元宵」詩詞,美醉在時光里!
中國詩詞大會,第4季冠軍陳更,告訴我們:為什麼要讀詩詞?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