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在VR/AR上加快步伐的華為,開發者應該如何把握機會?

在VR/AR上加快步伐的華為,開發者應該如何把握機會?

想要了解更多的遊戲資訊 一定要關注遊戲陀螺!

文 | 案山子

對於VR/AR內容開發者來說,眼前的苟且,活下去、變現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但是詩和遠方更是長遠發展必須考慮的,所以在這個階段,積累尤為重要。

華為看似VR/AR領域的後來者,但實際上對於VR/AR的預研早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而且從2018年開始,很明顯看到華為在VR/AR領域發力。

在陀螺君看來,華為這趟車是開發者們絕對不可錯過的一輛高速快車。

在VR/AR上加快步伐的華為

華為第一次披露其在VR上的動作是在2016年2月,華為消費者 BG CEO 余承東表示內部正在進行VR硬體的研發,會陸續上市。同年4月,華為就在P9發布會上發布了其第一款VR眼鏡——Huawei VR,這是一款搭配手機使用的VR盒子產品,對標三星Gear VR,支持Mate系列智能手機。

從這時候開始,正如余承東所言,華為陸陸續續開始將其所積累的研發成果展現出來。

2016年11月,華為宣布首款支持Daydream的手機華為Mate9發布;

2016年12月,前Oculus主任科學家加盟華為 擔任VR-AR首席科學家;

2017年9月,華為專利暗示研發Envizion 360度全景VR相機;

2017年10月,華為Mate10發布,搭載麒麟970,優化VR體驗;

2017年10月,華為頭戴式影院Huawei VR2發布;

2017年11月,華為宣布投入10億元啟動「耀星計劃」 推動AR/VR等領域創新發展 ;

2017年11月,TPCAST與華為Wireless X Labs聯手開發5G雲VR渲染解決方案;

2018年1月,華為、FB、谷歌資助,華盛頓大學600萬美元造AR-VR學術中心;

2018年2月,華為發布Cloud VR端到端系統原型;

2018年4月,助力AR購物,京東華為共建AR技術聯合實驗室;2018年6月,華為AR引擎正式推出,支持運動追蹤、平面檢測、光照估計和命中檢測;

2018年7月,華為攜手中國移動福建推出「和?雲VR」服務;

2018年8月,華為VR2頭顯開放6-DoF應用,適配NOLO CV1玩SteamVR遊戲;

2018年9月,中國電信聯合華為發布雲VR產品,19年1季度將首先在深圳試點;

2018年10月,華為與傳送科技、Mediapro簽署5G AR/VR合作協議;

2018年11月,「華為杯」第二屆中國大學生VR/AR開發大賽;

2018年11月,中國移動5G聯創中心聯合華為首發基於5G的8K VR直播業務;

2018年11月,華為VR/AR應用創新大賽啟動;

2019年2月,華為AR眼鏡新專利曝光:需嵌入智能手錶。

從以上不完全統計來看,華為在VR硬體、AR硬體、底層技術、人才培養、開發者支持、Cloud VR、5G上均有布局,2018年的投入尤其頻繁,而未來還有更多更大的動作。

從華為的硬體產品來看,其目前雖然只推出了兩款VR硬體,並且都基於華為手機產品運行。三星、樂視都是在以手機為基礎的VR硬體上入局較早的兩家廠商,然而到現在,這兩家幾乎都放棄了這一形態。與之相反的是,華為卻始終在堅持以手機為平台發展。

包括其在AR上的布局也是基於手機使用的形態。且不論開發工具AR Engine,去年 11 月,華為 CEO 余承東在接受 CNBC 採訪時稱,該公司正在開發與智能手機配合使用的 AR 眼鏡,其有望在今年年底(或次年年初)亮相。近日華為的AR新專利顯示,這款AR眼鏡或許是與手機以及智能手錶使用的形態。

華為嵌入智能手錶AR眼鏡專利

華為為何如此執著於手機?有聲音曾經說,華為的VR/AR如果只是服務於手機的話,其前途堪憂。

關於此疑問,陀螺君也不禁在想——


手機,是華為發展VR/AR的枷鎖還是基石?

從現階段全球互聯網巨頭在VR/AR上的布局來看,三星、蘋果、華為都選擇了以現有的手機為載體來切入VR/AR,包括HTC,Vive Focus可以搭配手機使用,最新的Vive Cosmos也極有可能是搭配手機/PC使用。

華為從手機端切入,在陀螺君看來,其目的之一是服務於手機不假。智能手機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除了品牌之外,各家都打出了差異化定位以及一些新功能來為其增加亮點,如拍照手機、遊戲手機等等。

從早期的VR盒子到後來的VR頭顯,甚至後續將推出的AR眼鏡,都將成為華為手機的營銷亮點。

現今華為的重點業務在於手機,但華為亦是5G網路的深度參與者,其在5G技術標準制定上處於全球領先定位。3G和4G時代,中國都是跟隨者,但在5G時代,中國終於站在了領跑者的位置。

而VR/AR是5G極其重要的使用場景已毋庸置疑,2018年華為頻繁的動作就已看出,在VR/AR這條賽道上,華為絕對不會是一個旁觀者,甚至可以說,VR/AR是華為絕對不能錯過的重要賽道。

2015-2017年,VR盒子鼎盛時期,受限於手機性能以及參差不齊的內容,用它來驅動頭顯幾乎難以想像,就連當時有的VR體驗效果都非常差。

但是到2018年,高通835、845、即將發布的高通855晶元,以及華為針對VR/AR優化的麒麟系列晶元,已經能讓移動端VR獲得不錯的體驗,觀影及輕度遊戲之外,一些中重度遊戲都能在手機上運行。手游的發展也側面證明,手機性能的提升,移動端的畫面效果正在一步步趨近主機、PC端。微軟近日更是宣布,XBOX上的遊戲全都可以在手機上進行雲遊戲,雲VR也是未來移動端VR的重要助力。

先以手機作為主要終端,對於華為來說,是未來向眼鏡形態進階的重要一步,是重要的基石。在這個階段積累的VR、AR內容、SLAM、環境感知、手勢識別、跟蹤演算法等技術,都能通用於未來的產品上。

對於開發者來說,華為這趟車是開發者們絕對不可忽視的一趟快車。

數據顯示,2018 年度華為在全球的手機發貨量(包含榮耀手機)超過2億台。其支持AR的機型包括:

1)P20系列:P20、P20 Pro、Mate RS

2)Nova系列:Nova3

3)mate20系列:Mate20、Mate20 Pro、

Mate20RS、Mate20 X"

據統計,華為P20系列至今銷量1600萬台,Mate20兩個月突破500萬台,全球Nova系列的用戶超過6500萬,也就是說,保守估計華為支持AR的用戶達到數千萬。且後續發布的高端機型都會支持AR。

同時,華為應用商店對於AR/VR也有相關的支持和曝光。

新銳專區中的AR類別以及AR應用/遊戲推薦

2019年1月22日,華為應用市場發布的2018年度安全報告中顯示,華為應用市場歷史累計下載量突破2400億,2018年單日最高下載量8.3億,月活用戶2.7億。

其中諸多AR/VR應用也達到了幾十萬到幾百萬的下載量。


32萬獎金,

華為VR/AR創新大賽支持開發者

去年11月,華為啟動了VR/AR創新應用大賽,針對開發者提供技術支持、平台以及資金支持。

這是繼「華為杯」大學生VR/AR開發大賽後面向社會開發者的賽事,設立了32萬元獎金池,一等獎1名(獎金10萬元)、二等獎2名(獎金5萬元)、三等獎4名(獎金3萬元),獲獎者除了可以獲得獎金之外,華為還配合了相關的資源支持,如技術支持、營銷推廣資源、華為雲資源、華為的認可和背書等。

不過據了解,此次大賽對於參賽作品也有一定的要求。AR應用參賽作品需基於華為AR SDK工具HUAWEI AR Engine開發,VR應用作品則需要接入HUAWEI VR Engine,且支持華為VR2頭顯設備。由於華為AR SDK兼容ARKIT和ARCORE,因此在移植上並不會有很高的門檻。

提到華為AR Engine,其通過垂直整合AR核心演算法和海思麒麟晶元提供AR基礎能力,目前提供運動跟蹤、平面檢測、光照估計和命中檢測、手勢識別和指關節跟蹤、人體姿態識別和骨骼跟蹤等多項功能:

運動跟蹤:持續穩定跟蹤手機的位置和姿態相對於周圍環境的變化,同時輸出周圍環境特徵的三維坐標信息。

平面檢測:讓手機可以檢測到水平平面和垂直平面(例如地面或牆面)的大小和位置。

光照估計:讓手機可以估測當前環境的光照條件,目前支持估計環境光的強度。

命中檢測:讓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屏幕上的屏幕點選中現實環境中的興趣點。

手勢識別:識別特定的手勢和特定的動作,目前可識別6種手勢。

手部骨骼跟蹤:識別和跟蹤21個手部骨骼點的位置和姿態,形成手部骨骼圖。

人體姿態識別:識別特定的人體姿態,目前支持6種特定姿態。

人體骨骼跟蹤:識別和跟蹤15個人體骨骼點的位置和姿態,形成人體骨骼圖,支持單人和多人。

而HUAWEI VR是為華為VR內容開發者提供的平台。開發者使用華為VR SDK進行開發,開發完成後上傳至華為VR應用商店,審核通過後擁有華為VR2眼鏡的消費者即可直接購買下載。HUAWEI VR目前的硬體形態是VR2 眼鏡 華為系列手機。VR2眼鏡本身為3Dof頭顯,配一隻3Dof功能的手柄,允許開發者直接移植其他平台的3 3內容,對於手機盒子類無手柄的應用稍加更改也很容易移植。

該比賽已經開啟報名,截止時間為2019年3月10日。

閱讀VR陀螺公眾號原文可查看報名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陀螺 的精彩文章:

AR是下一代計算平台嗎——不一定,但會引爆下一個大型技術平台
Glitch和Mozilla共同推出WebVR入門套件;玩家的移動速度過快,SteamVR對《Beat Saber》進行調整

TAG:VR陀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