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有哪些差距?

日本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有哪些差距?

文章轉載授權自公眾號「一覽扶桑」

ID:sjcff2016

日本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有哪些差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東京,電車上的幼兒園小朋友

19世紀,學校教育在歐美以及日本普及,不過學校大部分是私立的。在日本,福澤諭吉於1858年創辦了慶應義塾,開創了私立學校之先河。在那之前,日本只有寺子屋、藩校等。不過,那些是靠慈善家以及藩主的捐贈來運作的。慶應義塾是最早向學生收取學費的學校,具有特別的意義,這說明學校教育具有私有財產的性質。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思想家孔多塞(Marquis de Condorce)主張教育不應該作為私有財產,而應該作為公共財產來提供。他認為「公共教育是社會對於市民的義務」,這種思想在日本明治時代也被廣為接受,並成為公共教育的思想基礎。對此,我認為第一任文部大臣森有禮立下了很大的功勞。森有禮使小學教育成為義務教育,不收取學費。通過實施初等教育,將日本引上教育國家之路。大部分國民學會了寫字、認字、算數,那為後來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一點值得大書特書。

日本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有哪些差距?

慶應義塾校園內刻著福澤諭吉的名言:天不會造就人上人,也不會造就人下人。(圖/維基百科)

這種小學義務教育制度在二戰後也持續在戰後實施的教育改革中,設立了新制度下的初中,並規定小學、初中屬於義務教育階段,這樣的制度至今已經持續了60餘年,可以說,由公立學校實施的義務教育是相當順利的(不過,最近公立學校學生學業水平下降的問題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在戰前,舊制中學、實業學校、舊制高中、舊制大學等作為公立學校一直承擔著日本中高等教育,只是普及程度不及現在,但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來的是,戰前的中高等教育機構是以公立為主,而現在則以私立為主。例如,現在80%的大學生就讀於私立大學,這一點就非常有代表性。

中小學公立,高中大學私立

上述內容可以這樣來概括:日本的中小學以公立為主,而到了高中私立學校的比例增大,大學階段私立的更多,這是日本學校的特色。也就是說,義務教育主要由公立學校承擔,而更高層次的教育,則讓私立學校發揮重要作用。

公立學校是靠國民的稅金來運作的,因此不能像私立學校那樣基於各自的建校精神來實施獨特的教育。中小學的最大目標是讓所有學生達到最基本的學業水平,這也是義務教育的目的之所在。正因為如此,義務教育階段不採取讓優秀學生優先發展的教育模式,也避免學校之間形成差距。為了確保這一點,才實施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學區)一校制,即所謂學區制。

日本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有哪些差距?

奈良,修學旅行的中學生

但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像高中,特別是大學,哪怕是國立大學,也允許學校之間存在差距。在各個地區,高中的制度有所不同。京都府的部分地區(例如京都市等)採取的是嚴格的學區制,而有些地區與三四十年前的東京都一樣採取中學區制。還有一些縣採取大學區制,允許升入縣內任何一所高中,那樣一來學校之間的差距變大也是很自然的。當然,大學的入學資格更是不受地區的限制,大學之間的差距也非常之大。但對於這一點,沒有人進行指責。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情形都是如此。

不過,德國有些例外。德國的地方分權非常徹底,教育不是由國家而是由州政府來管理。學校的設立以及運作費用都是依靠政府的稅收,因此德國的大學大多是州立的,大部分學生也都來自州內。同一個州的大學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各州的大學之間不會有太大的差異,這一點不難想像。

為什麼要在義務教育階段上私立學校

公立中小學採取學區制,因此住在同一地區的各類家庭的孩子在同一所學校上學,無論他們的家庭經濟條件、天賦如何,大家都在一起學習。因此,不能只讓一部分學生接受最好的教育,同時也無法為學習較差的孩子提供特別的輔導,我認為公立學校的這種特性並沒有什麼不好。

我認為中小學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家庭的貧富、學習能力的高低、身體的強弱等各不相同的孩子在一起學習,這種體驗對孩子的人格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一個班上的同學家境都非常殷實,那麼孩子就難以想像社會上還有貧困者。有人可能會反駁說:等長大了,誰都會明白社會上有窮人,沒有必要讓他們在小時候就意識到這一點。但小時候直接經歷一些事,印象會比較深刻,更加有實際感受。學習能力高低不同的孩子在一起學習的體驗也是如此,那是小時候的寶貴體驗。現在,一些家長讓孩子從小就上私立學校,設有初高中的國立以及私立中學也很受歡迎,上私立學校的學生在增加。因為國立初中所佔的比例小,可以說大部分是在上私立初中。上公立小學初中不用交學費,而私立小學學費昂貴,每年要100多萬日元,私立初中每年也要50-70萬日元不等。

日本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有哪些差距?

東京大學

很顯然,如果僅從費用支出來看,上公立學校要便宜得多,那麼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上私立學校,而且人數還在呈增加趨勢呢?一般來說,這是因為有人對公立學校不滿意,而且能支付孩子上私立學校的費用。關於前者,公立學校學生的學業水平下降,欺凌、長期曠課等問題突出,經常被媒體報道,令家長有些擔心。

關於後者,調查顯示:高收入家庭,特別是年收入超過1000萬日元的家庭的孩子上私立學校,特別是上私立小學的比例比較高。

在對私立小學初中進行考察時,有必要理解私立學校有兩類:(1)私立學校設立的小學、初中與高中、大學,那些原則上是連續著的,進入該小學的學生,許多人會一直念到大學。代表性的學校,在東京有慶應義塾、青山學院、成城學園、學習院,在關西有「關關同立」(關西大學、關西學院大學、同志社大學、立命館大學)的附屬小學;(2)在設有初中高中的私立中學,有的大學升學率相當高,像東京的開成、麻布,以及關西的灘,就是這類學校。

公立與私立的學業水平差距

在義務教育階段,公立與私立學校之間,學生的學業水平是否存在差距呢?從2007年至2009年,以日本全國的中小學生為對象實施了「全國學業水平測試」。

可以明顯看出,私立小學初中的學生成績要比公立的要高出許多。特別是到了初中,私立學校學生在成績上的優勢更加明顯。

要說明私立學校學生的學業水平高於公立學校的原因並不難。首先,私立學校通過考試來選拔學生,而公立學校只要是居住在所屬學區就都可以入學;其次,家庭收入的差距對孩子的學業水平也會產生影響,上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說明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優越,結果是私立學校學生的學業水平較高;第三,特別是上設有初高中的學校的初中生,他們的學習能力本身就比較強,另外許多學生還上補習班或者請家庭教師,因此其學業水平比較高。或許是那些學業水平較高的學生把私立初中的平均分數拉高了。

但到了高中階段,情形就完全不一樣了,公立高中學生的學業水平要高於私立的。依據PISA(針對OECD加盟國學生學業水平所進行的調查)就閱讀、數學、理科3科目,將日本與其他OECD加盟國的公立、私立學校學生的成績進行對比,可以看出饒有趣味的問題。

就日本而言,3科目都是公立高中學生的分數高於私立的,但差距並不是太大,與小學初中的公立、私立的差距相比要小得多。那麼,為什麼公立高中學生的學業水平高於私立的呢?

第一,在絕大部分地區,公立高中採取的不是小學區制,而是中學區或者大學區制。高中之間存在差距,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聚集到名校。從全國來看,優秀初中生希望升入公立高中的比較多,設有初高中的著名私立中學集中在東京以及關西地區;第二,公立高中的學費比私立高中要便宜,許多初中生都希望上公立高中,但公立高中的招生名額有限,不少沒考上公立高中的學生流向私立高中,因此私立高中學生的學業水平要比公立的低一些。

以上內容如果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到了高中階段,不論公立還是私立,學校之間的差距都比較明顯。生源好的高中既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反之,也存在生源一般的公立、私立高中。究其原因,除了一部分府縣,大部分公立高中都取消了小學區制,雖說高中升學率超過95%,但那畢竟不是義務教育,因此可以實施入學考試。而且,公立也好,私立也好,高水平高中的目的是盡量讓更多的學生考上名牌大學。

日本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有哪些差距?

京都帝國大學(圖/維基百科)

日本與OECD其他加盟國相比,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學業水平反而顛倒了過來這一點非常有意思。在日本,公立高中的學業水平要略高於私立高中,而在OECD其它加盟國,私立高中的學業水平遠遠高於公立的。OECD的加盟國很多,公立與私立高中的差異很難一概而論。不過,英國的名牌高中伊頓、拉格比等,以及美國的寄宿高中都是私立的,這些事例可以用來說明私立高中水平高於公立的這種情況。但法國許多名門高中是公立的,其情形與英美相反。關於這些名門高中,拙著《灘校》做過詳細論述,在此就不重複了。

最後來看一看大學的國立與私立的差異。大學生專業各不相同,有的學法律、經濟,有的學工學、農學、醫學,根本就無法對大學生的學業水平進行統一測試,也沒有能對同一專業學生的學業水平進行比較的數據。不過,間接了解大學生學業水平的方法還是有的。一是根據入學考試的難易程度,還有就是根據畢業生的國家資格考試(例如司法考試、醫師國家考試等)的通過情況來進行推算。

就前者而言,錄取分數線是一項明確的指標,它顯示了大學以及院系錄取標準的高低。因此,從錄取分數線大致可以知道大學水平的高低。不過,嚴格來說,不同院系錄取的標準不同,考試科目也不一樣,幾乎無法準確測定學業水平的差異,在此只能進行一般性論述。

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過去的帝國大學,以及一橋大學、東京工業大學等重點國立大學的學生學業水平相當高,平均來說其他國立大學的學生學業水平也都比較高。公立大學與國立大學也不相上下,因為許多公立大學歷史悠久,而且學費便宜,報考的學生比較多,競爭比較激烈。

另一方面,像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上智大學等私立大學也很難考,而有些私立大學只要報名就能上,私立大學之間的差距相當大。大致來說,將大學生的學業水平從高到低排序的話,首先是國立大學,其次是公立大學,最後是私立大學。不過,同一類大學以及同一大學的不同院系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 完 -

小通長期撩想兼職投稿的小夥伴

後台回復【投稿】即可見詳情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轉載原創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海上宮殿」——「瑪麗女王2號」將於3月1日在北九州的港口停靠
90後低慾望?你根本不懂年輕人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