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木雕佛造像創作感悟二三

木雕佛造像創作感悟二三

在佛教中的佛祖、菩薩、羅漢、彌勒佛等給了我們更多的雕塑藝術表現空間,他們在神界各司其職,分工明確,儼然是另一個理想中的人間狀態。中國的佛像木雕強調「以意為主」,不似西方雕塑那樣強調人體的結構、骨骼與肌肉的關係,但是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木雕佛造像依然是和諧的,毫無造作之感。這是中國雕塑藝術獨特的線、體相結合之傳統的完美體現。

木雕佛造像創作感悟二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唐代木雕觀音立像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

一、佛像人物在木雕創作中的歷史淵源

商周之時木雕便已出現施漆、雕花等裝飾技藝;戰國時期更是盛行漆繪木雕;秦漢之際,木雕技藝趨於成熟,與此同時誕生的施彩木雕新法更是將木雕工藝推向了新的高峰。隨著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佛教人物題材在木雕上的應用也隨即廣泛了起來。

木雕佛造像創作感悟二三

彩繪木雕佛像(遼代)

梁武帝尤親睞木雕佛像,在江南一帶大肆興建寺院,促進了佛像雕刻從內容到形式上的轉變。入唐之後,木雕工藝趨於完美,選材愈加豐富,藝術上也趨向於真實感;宋代佛像瑰麗飽滿,手法精湛,出現了很多反應當時生活原態的人物;明清,則是木雕技藝的鼎盛時期,此時的技藝可謂達到爐火純青,對於木雕材質的運用也越來越大膽。

木雕佛造像創作感悟二三

明木雕羅漢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二、佛教人物題材在木雕中的設計造型和考究工藝

佛像木雕不像常規的木雕,它必須得呈現出精神和生命,甚至可以說是鏈接了天然的哲學和宗教的一門藝術。它可以使人清凈,依佛認心,更要求藝術家們對生活和神靈的感悟,一方面需要體現雕刻者的技藝,另一方面更是對於佛的理解和重塑。

不同於其他人物雕刻的創作,佛像雕刻更應該沉靜,心懷悲憫,進而獲得心靈接應,渾然頓悟。佛像木雕不是對於現實的描摹,而是心靈中敬畏之心的的另一種呈現,是能讓供奉者自然而生虔誠恭敬之心的大愛之物。

木雕佛造像創作感悟二三

文殊菩薩像 清 木雕

關於木雕佛像的製作工藝大致可分成幾類:鑿坯掘細坯修光打磨上色配底座。鑿坯這是每一尊佛像的基礎,根據材料本身琢磨出佛像的造型細節,比例安置,初步完成之後方可開始掘細坯。接著用精雕細刻的手法,將其細節處雕刻出來,再將佛像的邊緣打磨光滑。為了增強木質材料的光澤度和珍藏時間,一些作品還需上光著色,為增其美感,還需加上底座。

木雕佛造像創作感悟二三

倦勤軒藏品

三、創作木雕佛像的感悟

佛像木雕如同佛像繪畫一般具有表現性,抽象性和寫意性,但它更注重精神上的自由,美和善的傳揚,以意為主,以形傳神,充分體現佛教大愛,低眉悲憫的美學。木雕佛像在所有的木雕文化中是嚴肅的一類。不僅僅是因其佛教文化的神聖性,更因其雕刻藝術的特殊性。這不是單純的人物雕刻,所以在創作過程中,除先掌握人體結構的同時,更需要表現出他們的內在力量和神性。

木雕佛造像創作感悟二三

倦勤軒藏品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文明的發展和融匯,會為佛造像藝術提供新的方向和啟迪,但是溯源根本,才是持續增益之道。看得到多遠的過去,才走得到多遠的未來。倦勤禪雕,古法造像,從千年傳承中汲取養分,才是倦勤軒立志追尋的道路。分享,共勉。

圖文部分來源於網路,如有權益影響,請及時告知酌改,感謝!

堅持品質 價值收藏

信仰手工 倦勤禪雕

+

什麼樣的作品能取悅你

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用你的品味

定義你自己

+

匠人精神 手工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倦勤軒禪意雕刻 的精彩文章:

彌勒佛造像歷史變遷(圖解)
人間至味是清歡,世間雅士多忘形

TAG:倦勤軒禪意雕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