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教育APP以萬計,掌握這幾點,給孩子真正好內容

教育APP以萬計,掌握這幾點,給孩子真正好內容

電子媒體的內容,動畫或者遊戲,數量眾多,質量也是良莠不齊。

美國兒醫協會的指南里強調,在孩子有限的電子屏幕時間裡,應該接觸「高質量的內容」。但是怎麼選擇高質量的內容呢?

截止2015年一月,也就是將近四年前,蘋果的應用商店就已經上架了大約8萬個自稱「教育性」的應用產品。我們自然的會默認,標註了」教育性」的內容質量會不錯,而且大概率上內容質量也會不錯。然而什麼叫作「教育性」?這些產品又有多少「教育性」呢?

「手機應用軟體上標註的『教育性』標籤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任何人或者機構給予這樣的標籤以評估認證。任何內容都可以自稱是『教育應用』」。

——美國Temple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

Kathy Hirsh-Pasek

這簡直算得上一場對全球兒童進行的大型實驗。父母如何才能在以萬計打著」教育性「口號的的數碼內容中挑選真正對孩子有「教育性」 的那幾個呢?這個問題想想都讓人心慌。

幸好,這麼重要的問題當然也抓住了學者的好奇心,並且已經找到了初步的答案。為此,「育見」 採訪了美國Temple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嬰兒語言實驗室主任、布魯金斯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Kathy Hirsh-Pasek 。

Kathy Hirsh-Pasek教授

Hirsh-Pasek 教授和另外五位科學家合作,建立了一套對於少兒電子產品內容質量的評價標準。這套標準建立在數十年來關於「兒童是如何學習」的科學研究之上。科學家們對「什麼是高質量的兒童電子產品內容」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並且將結果發表在了2015年的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期刊上。

論文指出 :「如果內容是積極的、緊扣主題的、有意義的、社交性的,再加上一個好的學習目標,那很有可能就是高質量的內容。」

讓我們具體來看看Hirsh-Pasek教授如何解釋這四個黃金標準。

積極的

這當然不是指」積極動手指」,而應該是」積極動腦子」。也就是過程中使用者必須去思考,去尋找答案。

緊扣主題

很多兒童的app都沒有緊扣主題。想像一下我的孩子正在享受的閱讀《好奇的喬治》(一套美國經典兒童繪本,主人公是一隻好奇的猴子,名叫喬治),突然畫面停了下來,一個聲音冒了出來『好奇的喬治是棕色的,你可以找到其他也是棕色的東西么?」這其實是一個糟糕的設計,因為它是一種干擾。注意力連貫會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不是提問、互動都是好設計,緊扣主題很重要。

有意義

當內容和使用者的現實生活相關聯才有意義。有意義的信息更容易在人的頭腦里留下深刻影響,也就更容易讓人從中學習。反之,這些內容和孩子的生活距離遙遠、甚至毫無關聯,便很難給他們留下印象。

社交性

直觀的說,社交性就是你可以和別人一起完成,這會讓事情變得有趣的多。

學習目標

滿足這四點的內容並不必然具有教育性,更高的要求是,在設計過程中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很多app可以滿足以上四個因素同時並沒讓孩子學到東西。關於「學習」 的研究告訴我們:設計中蘊含明確的學習目標的內容能讓孩子學到更多

孩子的自然學習是一個開放的探索過程,並不會結構化地指向某一個學習目標。而成人的介入,可以引導學習行為指向一個或者幾個特定的學習目標,但是同時減少了孩子的自主、自由程度。

學習過程中成人介入多少一直是教育界激烈爭論的話題。在這個光譜的一端是孩子主導的自由玩耍,另一端則是成人主導的結構化教學。

2011年發表的一個建立在164個研究之上的薈萃研究 (meta analysis),總結髮現直接教學比毫無學習目的的純玩兒學習效果好,但對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是,成年人扮演引導、支持,而非主導角色

學習目標的體現一方面通過app的內在設計,好的app設計需要兼具人機互動和教育專業的思維;另一方面則通過兒童使用時家長的引導和支持。

評估前者對於家長顯然很難,一些獨立測評機構可以幫助我們,比如Common Sense Media的的內容評價體系。而家長的引導和支持則可以採用我們提過的「積極陪同」的方法和技巧。

挑選好內容的標準、協助孩子通過電子產品學習的方法,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是具有共性的。 那麼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使用數碼產品,父母需要怎樣區別對待呢?這裡的關鍵詞是自主性和溝通。總體而言,讓孩子參與討論電子產品的使用對每個年齡階段都是有益的,但年紀越大的孩子,自主性和溝通越重要

需要說明的是,每個家庭和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以下分齡內容是一個基於通常情況的參考。具體到每個孩子身上,需要由我們和孩子一起參與來摸索。

0-5歲:

在這個年齡階段,孩子大腦的控制力和專註力很有限,電子產品的使用也正在養成習慣的階段,很大程度上,家長扮演的是主導的角色

6-9歲:

到了這個年齡,美國兒醫協會已經建議在一致的規則限制之外,要「保持對於線上的公民行為和安全問題的交流,這包括如何在網路和現實世界尊重他人。」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進行控制會越來越難,因為他們受到更多來自同齡人的影響

正因為此,我們建議父母:

在制定電子產品使用計劃的時候保證孩子的參與。把孩子的想法體現在計劃里。

重視和孩子對網路內容,使用方式的討論,強調在社交媒體和現實世界中一致的三觀。

10-12歲:

孩子進一步融入社會,有主見,受同伴影響,父母會面對更多來自電子產品使用的問題。但是更多問題不意味著360度無死角的控制。相反,父母需要更加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主

這具體表現在:

讓孩子主導製作家庭電子產品使用計劃,和他們分享我們關於電子產品的觀點和想法,然後讓他們自己思考時間飛配,應該避免怎樣的內容,和遵循怎樣的規則。

討論關於網路世界的言行及其責任,理解我們在網上的行為會影響他人的生活,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的隱私,防範孩子成為霸凌的主體或者受害人。

保持對話的暢通愈加重要,此時培養孩子的獨立和韌性比全面保護他們更重要也更可行。2011年一項研究顯示,父母和孩子關於網路和遊戲進行暢通的溝通有助於降低青少年的行為問題。

以上這部分的內容會不會讓你有一種「還是小孩子好管,年齡越大真是越難管」的感覺?沒錯,孩子越大,越獨立,「管「的思路就越來越無效了。而當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能力越強,我們對他們的影響就越建立在我們和孩子的信任,溝通,和健康的關係之上。而這些,恰恰是需要細水長流慢慢養成的。

不少家長對於什麼時候可以讓孩子用智能手機有疑問,畢竟在網路時代的今天,孩子的年齡越大,就有越多社交和學業需要在移動設備上完成。我們採訪的專家對這個問題意見不一。

比如Common Sense Media的Dunkley博士就強烈反對讓孩子擁有智能手機,但心理學背景的Burtman博士則提出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孩子對電子產品使用的態度是否成熟,他們生活的環境是怎樣的,他們有多少獨自在外的時間等等都可以被考慮進來。

她覺得11,12歲,當孩子頻繁的獨自在外,需要用手機和我們保持聯繫的時候也許是一個合理的時間。 但同時,她也建議在這之前,家長要和孩子深入溝通,商定一個協議,明確孩子對使用手機的權利和責任

·寫在最後·

無論我們做了多少小時功課,採訪了多少位專家,傳遞了多少原理,方法和技巧,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和家庭理念。也沒有誰比你更能影響孩子對於電子產品使用的觀念和習慣。

不同於其他生活技能,對高科技產品的使用,我們幾乎和孩子是同一條起跑線出發的。然而我們是對他們負有責任的父母,也是步幅邁的更大的成年人。在他們的能力無法應付電子屏幕上撲面而來的刺激的時候,讓我們把關內容,設立規則,培養習慣,教會孩子們使用電子產品的智慧。

在這片高科技產品的汪洋中,我們是家庭航船的船長,是做決定的人。而最終,孩子將會帶著曾經在我們這條船上學到的一身功夫,去掌舵自己的航船駛向遠方。

排版:Ruiying

題圖來源:Pixabay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 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記得點「好看」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故宮下雪了,我們,一不小心就白了頭
元宵節,是誰在那裡圓滾滾?

TAG:科學松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