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非洲的路邊髮廊是怎麼運作的?

非洲的路邊髮廊是怎麼運作的?

甘比亞男孩「家族皇冠」尋思著門前的玉米地是否可以搞點午飯,靜默的時間讓他感覺到飢餓。他甚至開始痛恨成長,原來自己已經到了父親拿大剪子給他理髮的年紀。

不過這也沒什麼不好,理髮似乎比以前更加輕鬆。

回想小時候每次剪頭就是一場酷刑,勞作課的剪子又慢又割著生疼。他始終相信大型利刃才能匹配勇士身份。

在非洲,理髮從來不用費心。

家家戶戶都是精通手藝的勞動人民,拿起幹活的農具就能幫忙打理。

何況是乾燥悶熱的頭髮,每長一寸都是多餘,油頭紳士不屬於這裡。

任何可以拿來削的工具都能派上用場。在實用面前,美觀一無是處,除草便是理髮的根本含義。

西非馬里男孩「上帝之手·初生之子」在製作鐵皮坦克的過程中也習得了工匠雕發的手藝。鑿鑿切切,毛皮分離。鈍刃需用內力,他那專註的神態透著一股嚴謹。

「第一次給小弟剃的時候差點割掉他半個耳朵,之後我很注意這個問題,確保不再有任何差錯。」

如今他已是部落里的金牌tony,小孩都愛叫他剪頭。

有講究的老師傅都拿起了菜刀,聲稱這砍得更細,還不傷毛囊。

經歷過戰亂饑荒的黑哥們早已看淡了生死,每一次理髮都是參與一場先鋒藝術。

遊走在中西非街頭的民間理髮師能夠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只需交付半美元,就能享受到精細化工具的全套護理。

細梳架上刀片,流暢的剃頭工藝讓打結了半年的髮絲得到解脫。

密刷善後,不僅按摩頭皮,還可享受維持三小時的平頭直發造型。

在物資匱乏的中西非地區,創造力便是第一生產力。剃頭匠人懂得最大化實現每樣物品的價值,手裡的利器,就是繪製新生活的畫筆。

在富拉尼部落遊走了十年的老匠人「歷史故事·愛·奇蹟」認為修面比剃頭講究。

「這把水果刀是我的寶物,刀刃被上千張臉蛋的角質包過漿,如今已變得柔滑無比。」

猶如幾內亞灣刮過的風,每一個接受護理的客人只感到一陣被親吻的溫柔。

只有刀鋒和匠人手背上的頑垢知道曾經發生過什麼。

正如每一個北漂族的夢鄉,流浪理髮師也有自己嚮往的南方。

游牧發匠Sikhumbuzo來到南非索韋托,搭起木屋開了一間髮廊。這間夢工坊吸引了不少油管博主前來探索,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網紅店。

「我原本是做音樂的,業餘時間學著理髮。當我意識到音樂沒有出路的時候,我便專心從事理髮職業。」

「幫助他人變得更好是我愛做的事。現在店裡已經有兩名助手,我們都熱愛這份工作。」

南非是許多理髮師的迦南之地,更加優渥的條件支撐他們探索更深的藝術創作。

《南非鄉鎮美髮沙龍》由英國攝影師西蒙·韋勒拍攝成冊,在波札那和納米比亞的一次公路旅行中,這些獨具藝術氣息的村鎮髮廊令他深深著迷。

「開普敦之旅我遇見過不下十多個這樣的小店。簡易的集裝箱,美麗的塗鴉,像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波普藝術,在開闊的鄉鎮小路旁絢麗奪目。」

在開普敦,在約翰里斯堡,這些理髮沙龍成為了社區間的社交樞紐。理髮師帶來了遙遠大陸的新鮮故事,各個年齡段的人聚在一起談論足球比賽,電影,分享生活。

「他們將好萊塢電影中看到的理髮店帶到自己的國家。在這十平米的空間里沐浴著熱帶陽光,幻想著自己是來自加州的掘金者,與大洋彼岸那幫聲名顯赫的說唱兄弟精神為伍。」

然而與hustle的暴徒生涯不同,chill是南非理髮師的精神宗旨。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門電聯,夜間勿擾。他們遵從內心秩序,不急功近利。

「理髮是生活,不是賺錢。這裡的居民都習慣了這樣的商業時間,畢竟對於他們來說,理髮也不是迫切的行為。」

西蒙·韋勒將他的見聞記錄在那本風情手冊里。

黑人的毛髮淺短密集,理髮師的神奇之手卻能創造多種造型。

15蘭特(約1美元)單剪,65蘭特(約4美元)洗剪吹加創意雕花。

實惠的價格,考究的手藝,南非的沙龍理髮師通常都有十年以上的經驗累積。

遠在馬里的「上帝之手·初生之子」不斷研習雕發工藝,貧困從沒限制他的創造力。

他渴望有朝一日也能開一家美髮沙龍,像南非那幫藝術家一樣,揮舞專業器具,實現心中夢想。

我非常認同這一理念,畢竟周星星說過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也沒什麼分別。

-----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關注我,要不不給彈JJ

你看著辦吧寶貝兒

點了好看的一律可以彈J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eebee 的精彩文章:

你沒用過的液體牙膏,用了只想找個人打啵
為什麼牛尿才是印度最頂的保健飲品?

TAG:beeb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