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豬八戒的原型竟是得道高僧?他才是中國西天取經第一人!

豬八戒的原型竟是得道高僧?他才是中國西天取經第一人!

歷史上第一個西行求佛法的人是玄奘嗎?歷史上有豬八戒這個人嗎?我們閱讀佛教史就會發現,《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和我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歷史上第一個西行求取佛法的人,早唐朝的玄奘400年,他的真名叫朱士行,法號八戒。他是魏晉時期第一個正式剃度的漢族僧人,是第一個隻身一人西行求佛經的人,同時也是開了以意譯法翻譯佛經先河的人,他的名字和功績,已經深深刻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史上。

豬八戒的原型竟是得道高僧?他才是中國西天取經第一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佛教自東漢時傳入中國後,一開始只是在貴族中小部分的流行,在大眾之中沒有什麼市場。且貴族對佛教的教義並不清楚,畢竟有語言的隔閡,僅僅把佛教和當時興起的道教等神仙學說聯繫在一起。在魏晉時代,儒學地位下降,以道家思想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玄學興起,社會陷入了談玄說理的浪潮之中。玄學以道家的無為和虛無為思想基礎,而佛學強調四大皆空的虛無,迎合了當時的社會思潮,佛教開始興盛起來。

佛教的興盛,有賴於佛經的翻譯。第一個把佛經翻譯成中文的僧人是安世高,後來在魏晉時代,出現了一批姓支的師徒,支讖和他的學生支亮,支亮的學生支謙,這三人被稱為「天下博知,不出三支」。當時有好多人在從事佛經的翻譯工作,不過這些人主要來自西域,雖然精通漢文,但畢竟漢文不是母語,翻譯的佛經佶屈聱牙,比較難懂。

豬八戒的原型竟是得道高僧?他才是中國西天取經第一人!

在魏晉時期,大乘佛學開始在中國流行。我們先說說什麼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佛教中常常以馬來做工具,據說可以將人渡到幸福的彼岸,這叫「乘」。按照普渡人的範圍來看,大乘佛教就是眾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覺覺他,救度一切眾生為目的之本懷,大概的意思是普度眾生。而小乘佛教則是以自我完善與解脫為宗旨,只要人人都能自我完善,那麼也能實現天下普渡慈航的目的。這就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

在三國時期,佛教開始流行,但是缺少教科書。直到公元250年,一個叫曇柯迦羅的僧人在洛陽白馬寺譯出《摩訶僧祇律》戒本一卷,邀請當地的梵僧前來傳戒,在洛陽白馬寺設法壇行皈戒。朱士行第一個登壇受戒,成為中國首位漢族僧人,可見他對佛法的虔誠。

朱士行,法號八戒,號稱朱八戒。此八戒不同於西遊記中貪財好色老是想回高老莊娶媳婦的豬八戒。他不僅是漢族的第一個僧人,還是第一個經歷千辛萬苦西行求法的人,對中國佛教的發展具有開創意義。佛教是講究清規戒律的,而朱士行的八戒,就包含了佛教中的八種戒律。佛家的八戒分別是,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邪,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七戒坐卧高廣大床,八戒非時食。在今天看來,這八種戒律,其實也是人的道德和生活的底線。

豬八戒的原型竟是得道高僧?他才是中國西天取經第一人!

朱八戒決心去西行求法,靠著頑強的毅力,他竟然一個人穿過荒無人煙的大沙漠,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西域佛教重鎮于闐。于闐國位居進入中原的交通要道,集中了不少大乘經典。朱士行搜集到了《放光般若經》的梵本,共九十章,六十餘萬字。朱士行想把這些佛經元典送回洛陽,但遭到了小乘僧人的阻止。于闐國王不允許朱士行啟運大乘經典。朱士行哀求勸說無效,乾脆使出大招,說如果經籍不被火燒毀就准許運走。于闐國王命人在架起柴火。將大乘經籍紛紛投入火中,想不到熊熊烈火頓時熄滅,經典無一損傷。這當然是神話,但我們從中可以想像,朱士行為了將這些佛經運回中原,經歷了多少磨難。

十年後,這些梵文經典由被成漢語《放光般若經》二十卷,推動了兩晉時形成研究般若學的高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玩的國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墨子的人格精神最偉大?墨家學派為何很快衰落?
李清照: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將用寂寞來償還!

TAG:好玩的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