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1500光年外的詭異現象,外星文明已經發達到如此瘋狂程度?

1500光年外的詭異現象,外星文明已經發達到如此瘋狂程度?

關於外太空是否存在文明,科學家們已經是爭論了無數年了,而美國NASA的開普勒望遠鏡就是尋找太空中的類地行星,所以開普勒至今為止,已經是觀察了無數的星系,對於尋找行星中是否有著行星也是有著獨特的本領。一般來說,在距離地球很遠的地方,只能觀測到恆星,而觀測不到行星的存在,因為只有恆星才會發光,行星是不會發光的,那麼如何判定行星的存在呢?在觀察恆星的時候,如果恆星呈現周期性的變暗,那麼就可以確定是有恆星的存在了。但是有一次開普勒望遠鏡在進行觀測時,發現1500光年外存在詭異現象,難道外星文明已經發達到如此瘋狂程度?

開普勒在觀測恆星時,如果恆星出現周期性的變暗,那就代表著在恆星的周圍是有著行星圍繞恆星公轉的,而且經過觀察變暗的周期,就可以得出其行星的公轉周期。而且行星在圍繞恆星公轉時,恆星的亮度也不會出現很大改變,就拿太陽系中的木星來說吧,木星的體積在太陽系中是最大的,而木星也不過是攔住了太陽的一部分,並不會使其變的很暗。而遠在1500光年外的恆星則是出現了不規律的變暗,毫無規律可言,再者變暗的程度也是不同的,科學家是完全沒有辦法解釋這個現象的。

有人提出有可能是比較大的行星,但是這種可能性很快就被科學家否認了,因為在太陽在恆星中並不算大,而木星在行星中是算大的,木星尚且不能遮擋住太陽,如果比木星再大一些,那麼這顆行星就會因為質量太重的原因,自身內核燃燒,變成一顆原恆星。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才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有科學家只能根據科幻小說中的場景去猜測了。

看過科幻小說的人一定知道戴森球,那麼什麼是戴森球呢?戴森球就好比一個圍繞著恆星的外殼,這個外殼是能夠將恆星的能量轉化為能夠利用的能源。這種科技只有高級文明能夠擁有,因為高級文明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自身行星的能源已經是被耗盡了,所以不得已只能想辦法去利用恆星的能源,所以就發明了戴森球。戴森球就相當於太陽能電池板,將戴森球圍繞在太陽周圍,然後戴森球能夠將恆星所釋放出來的能源吸收,之後轉移到行星上,再進行釋放,這樣一來恆星釋放的能量就能夠得到利用了。

而這顆天鵝座的恆星之所會出現不規律的變明變暗的現象,是因為戴森球還在建造當中,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現象。但是這一切都是一種推測,隨著這種現象的公布,許多國家的望遠鏡也是紛紛對天鵝座的恆星進行觀測,雖然觀測到了這種現象,但是卻也無從解釋。或許有一天天文望遠鏡放大的倍數足夠大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發現其中的奧秘了,如果真的發現了這樣一個巨大的人造結構,那麼將會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發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聞僅見 的精彩文章:

它距離地球1.2億公里,探測器飛過其上空時的發現令人類吃驚

TAG:奇聞僅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