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77歲老夫妻賣饅頭9年替身亡兒子還完欠債

77歲老夫妻賣饅頭9年替身亡兒子還完欠債

生老病死,眾苦交煎

出離生死,信願念佛

這是本系列為您推送的

2篇文章

——

一個饅頭掙2毛錢,77歲高齡的張西倫和張佩霞老人靠蒸饅頭,一毛一毛攢了9年,終於還掉了小兒子生前欠下的8萬元外債。「人死債不爛,做人不能沒有誠信。」長年累月日夜勞作,張西倫和老伴累出了一身的病。但是,他一點不後悔。他說,債不還,始終都是一塊「心病」。

小兒子去世時,孫女才9歲。這對宿遷老夫妻在還債同時,還承擔著撫養小孫女的重任。雖然功課上沒辦法輔導孫女,但是他們用一點一滴的行動,詮釋了「信義」二字的真正含義,給孫女做了最好的榜樣。

驚天霹靂,兒子意外身亡後留下一堆債務

家住宿遷皂河鎮的張西倫和老伴張佩霞有兩個兒子。老大工作穩定家庭美滿,二老很放心,相對而言他們更牽掛小兒子張凱。

有一年,張凱打算到南京打拚,細心的張佩霞連毛巾、牙膏都幫他準備得好好的。就是這樣一個讓他們心心念念的小兒子,在2006年10月10日卻意外身亡了。

當天,張凱乘一輛三輪車,到宿遷楚街,去自己經營的小吃店。途中,三輪車車主與幾個騎摩托車的年輕人發生摩擦,坐在車上的張凱忍不住幫三輪車主說了幾句,結果招來禍事,被對方打倒在地,不省人事,送到醫院檢查發現是顱內出血,手術搶救7個小時,又在ICU重症監護室呆了一周,依然沒能撿回一條命。

母親張佩霞得知消息後,當時就暈了過去。此後一年內,她整天以淚洗面,人瘦了30多斤。

張西倫患有嚴重高血壓。兒子去世時,他一度崩潰了。可是,老人不敢倒下來,他一直在內心鼓勵自己:一定要振作起來,千萬不能倒下。原來,張凱走的時候,還欠著8萬元外債呢。而且,離異的張凱,還有一個9歲的女兒需要撫養。「我必須要把責任扛起來。」張西倫說,這些年來他一直靠這個信念才堅持下來。

做人不能沒有誠信,老人蒸饅頭替兒還債

對老夫婦而言,償還8萬元外債太難了。記者了解到,打死張凱的兇手當年被判13年有期徒刑,並附帶民事賠償40多萬元,但至今一分錢都沒有到位。而張西倫夫婦的「家底」,也早已經被掏空。

張凱初中畢業後,就一直搗鼓做生意。先是開雜貨鋪,後來開飯店,起初生意紅火,但他為人仗義,很多朋友來了,吃過飯要「買單」,他不肯收錢,硬是要自己請客。加上自己也貪玩,最後飯店做不下去了,「關門大吉」。後來,張凱聽說跑船掙錢,就借了22萬元高利貸做貨運生意,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生意也失敗了。

「起初,我們都不知道這些情況,因為孩子總是報喜不報憂,怕我們擔心。」為了幫他還債,張西倫夫婦賣掉家中3套房子,由於急用錢,房子都是「賤賣」的,一共賣了18.86萬元。他們又拿出多年積蓄,這才把高利貸還了。

不過,兒子還欠親朋好友8萬元債務。孫女還小,才9歲,也需要撫養,二老的壓力非常大。但是他們沒有退縮,做人不能沒有誠信,他們打起精神,決定要擴大蒸饅頭生意,掙錢撫養小孫女,同時給所有債主一個交代。

一天就吃兩頓飯,最多一天做出2100個饅頭

張西倫夫婦是從2002年開始蒸饅頭的。當時,兩人並不為生計發愁,蒸饅頭主要是消磨時間,順便掙點零花錢。兩人沒有讓自己太忙太累,每天只蒸20斤面,做100個饅頭。

自從有了還債壓力後,二老起早貪黑。每天都是夜裡和面,天蒙蒙亮就起床開始做饅頭、蒸饅頭。最多一天蒸14鍋,一鍋150個。「當時沒有自動和面機,完全靠手工。」張西倫說,每一團面都要反反覆復揉幾十次才行,每天累得不得了,連大年三十都在蒸饅頭。有年除夕,他忙到晚上累得連洗澡的力氣都沒有了。

每天早晨,熱騰騰的饅頭出爐後,張佩霞就騎三輪車,把饅頭拖到街上去叫賣,風雨無阻。她家的饅頭不放發酵粉,靠老面天然發酵,口感好、有嚼勁,大家都非常認可,所以她每天都能把饅頭賣完。

為了還債,老兩口生活更是極盡節儉。這些年來,他們一天就吃兩頓飯,早晨9點一頓早飯,下午5點一頓晚飯。吃得也很簡單,主要以稀飯、麵條為主。吃米飯對於他們而言是奢侈的,因為吃飯要燒菜,他們實在沒有那麼多時間。更讓人心疼的是,為了省電,他們家裡用的是7瓦的小燈泡。

大兒子和大兒媳婦曾經多次想幫老人,把弟弟生前欠的債務還掉。可是,老夫妻倆拒絕了。他們靠著一股毅力,憑藉著自己勤勞的雙手,辛苦幹了9年,終於在2016年把兒子欠下的8萬元外債全部還完!

還完55名債主的錢老夫婦才鬆了一口氣

記者了解到,張凱去世時,並沒有留下一張負債表。是張西倫老人,根據兒子生前跟他提過的「跟誰借了錢,借了多少錢」這個印象,一個個列了出來。老人一共梳理出了55位債主。

張西倫老人梳理出的兒子生前負債表

這些債主中,只有2個人主動上門,向張西倫夫婦討過債,其他的人都沒有提過錢的事,還有親友主動跟他們表示:「你們兩個老人也不容易,這個錢就算了,不要還了。」

有的債主手上握有欠條,有的沒有,有個債主借給張凱3000元但是沒讓他打借條,張西倫也沒有聽兒子說過這碼事,但是他從親友口中得知這件事後,主動上門跟債主問清了情況,並把錢還上了。

「我的妹妹曾借給我兒子幾千元錢,她看到我們老兩口起早貪黑蒸饅頭賣,為兒子還債,幾次和我說,那幾千元錢就不要了。我沒答應,我們一次性還不完,就分開來慢慢還。」張佩霞說,還有她娘家的弟弟曾給張凱貸款擔保1萬元,如果不把這筆貸款還了,娘家弟弟必然會受到牽連,那樣的話他們老兩口於心不忍。

張西倫表示:「這輩子,最怕欠人錢。子債父還,肯定會還,一個都不會少。」

靠著誠信,老兩口最終把兒子生前欠的債全部還完了。長年累月的辛苦勞作,他們也累垮了。2018年5月,張佩霞老人因為肺炎,在醫院住了半個多月。回來後,她和老伴又繼續蒸了2個月饅頭,後來又扛不住了。記者採訪時,老人因為心臟早搏、房顫,還在醫院。

老夫妻如今開著一間雜貨鋪

因為替兒子還清了債很滿足

不得已,張西倫老人只能把蒸饅頭生意停了下來。如今,他開著一個雜貨鋪,生意不景氣,一般一天只能賣個幾十元東西。不過,張西倫卻說,他對生活現狀很滿足。因為還了債務,還了人情,他們心裡「鬆了一口氣」。

子有四因者:一者報恩者,謂父母於子,宿世有恩,為報恩故,來為其子,則服勞奉養,生事死葬,必使生則親歡,祭則鬼享,乃至致君澤民,名垂青史,令天下後世敬其人而並敬其親。報怨者,謂父母宿世於子有負恩處,為報怨故,來為其子。小則忤逆親心,大則禍延親身。生無甘旨之養,死貽九泉之辱。又其甚者,身居權要,謀為不軌,滅門戮族,掘墳夷墓,使天下後世,唾罵其人並及其親。償債者,子宿世負親資財,為償債故,來為其子。若所負者多,則可以終親之身。若所負者少,故不免半途而去。討債者,謂親宿世負子資財,為討債故,來為其子。小債則徒費束修、聘金、延師、娶妻,及各種教誨,慾望成立,而大限既到,忽爾喪亡。大債則不止如此,必致廢業蕩產,家敗人亡而後已。

——《印光法師文鈔》·增廣卷一·復泰順林介生居士書二

來源 | 騰訊·大蘇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法句經故事集——信仰堅定的插花匠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