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驅動工業互聯網智能化,華為雲以何抓住戰略機會

驅動工業互聯網智能化,華為雲以何抓住戰略機會

18世紀中葉,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標誌著工業文明時代開始,技術推升工業行業迭次爆發,當下產業進入「再工業化」的關口。

2月21日,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正式召開,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各界共同聚焦如何運用工業互聯網助力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議題,華為工業互聯網平台FusionPlant再度亮相,華為公司副總裁張順茂也分享了華為看待工業互聯網的角度和思考。

工業與互聯網交匯

工業與互聯網的交匯是多重因素造就,美國是工業物聯網,德國為工業4.0,國內則以工業互聯網統稱,這些本質上都屬於「再工業化」的探索。一直以來,工業企業普遍受制於資源和環境,生產效率瓶頸客觀存在,當一種技術或者模式不再能提供充足動能釋放生產力,變化必然發生。

有意思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早就寫到,科學技術應用於生產的組織管理,能夠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學技術為勞動者所掌握,可以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應用於生產過程的周期日趨縮短,對於生產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日益成為生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標誌,是第一生產力。

會上有專家指出,與消費互聯網贏者通吃的格局不同,工業互聯網需要有更多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在工業互聯網中ICT企業可以發揮先鋒作用,但主體應該是實體經濟企業。在生態建設上,消費互聯網依靠IOS和android操作系統構建了Appstore平台支撐了第三方開發的APP,而工業互聯網缺乏類似的平台與工業APP。

同時工信部部長苗圩也表示,工業互聯網是數字浪潮下,工業體系和互聯網體系深度融合的產物,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世界各國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重視程度不斷在提升,將其視為搶佔新工業革命的先機,塑造未來產業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手段。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加快從概念普及進入實踐深耕階段、

華為的觀點與此不謀而合,華為雲CTO張宇昕接受採訪時提到,華為認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在「工業」,只有理解工業才能將ICT技術在工業企業進行更好的應用。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壁壘是行業Know-How,使能和聚合行業Know-How是平台成功的關鍵。

誠然,工業互聯網主體在工業,至於為何搭上互聯網的便車,很大程度上則是國內的互聯網產業發展搶眼,尤其是在應用層面,但工業互聯網屬於產業互聯網的一部分,和消費互聯網特性相距甚遠。消費互聯網領域贏者通吃,護城河多非技術因素,相比之下,工業互聯網需要比拼全方位的硬實力,產業鏈企業集中於優勢領域攻堅。

雷鋒網了解到,據IDC預測,20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規模將達到1275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速約為14.7%。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測算數據顯示,在2017年到2019年期間,產業規模預計將以18%的年均增速增長,至2020年時將達到萬億元規模。

華為FusionPlant平台

所謂工業互聯網就是建立在高度科學技術基礎之上的大工業與計算、分析、感測以及互聯網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大工業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明珠,雷鋒網認為,此處的互聯網則不是通俗意義上的互聯網,用ICT來解釋或許更為恰當。

雷鋒網從會上獲悉,工業互聯網戰略諮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鄔賀銓表示,目前多數企業發展仍處於叫得響、熱得慢、看不清、摸不著的狀態,雖原因很多,但從ICT技術來看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工業上有大量OT技術,ICT技術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需要與OT技術融合創新,並且在適應性上也需要做出優化。

從CT(通訊技術)到IT(信息技術)再到OT(運營技術),FusionPlant工業互聯網平台解決方案是華為思索如何使能工業互聯網的進行時答案。

驅動工業互聯網智能化,華為雲以何抓住戰略機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華為FusionPlant平台是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底座

據介紹,華為FusionPlant架構主要由四層構成:邊緣計算、工廠內外網路、可信IaaS層、工業PaaS層,向上實現對工業企業智能化生產、網路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轉型等新模式和新業態的支撐。

華為FusionPlant融合了華為成立30年來多項ICT技術,包括:基於統一、可擴展架構的系列化AI IP和晶元,端邊雲全棧AI 能力,涵蓋計算、存儲、網路、AI、工業PaaS的雲服務,5G技術代表的連接,邊雲智能協同的計算,以及全球安全合規平台等。

目前,華為FusionPlant已經應用到具體案例併產生效用。在電子行業,華為FusionPlant支撐長虹戰略轉型變革,與長虹在IaaS、工業PaaS、IoT等領域深入合作,聯合創新,支撐長虹未來構建2500機理模型及微服務組件,打造300個工業APP,在產品外延服務領域,覆蓋700萬智能終端,同時,將工業互聯網的能力外放給50家上下游企業,為1000家開發者服務,打造工業互聯網的新生態,建成四川區域工業產能地圖,內容涵蓋全川90%以上企業。

驅動工業互聯網智能化,華為雲以何抓住戰略機會

華為雲BU CTO張宇昕分享對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思考

華為雲BU CTO張宇昕認為,工業互聯網最終的發展目標或者高階段的發展目標是幫助企業實現智能化。「我們認為工業互聯網三個階段,第一是數字化,我們國家還有很多企業沒有實現數字化。第二是網路化,網路化就是協同,把整個企業的全生命周期全流程要素的環節協同起來,能極大提升自動化水平,但是還不夠,最終是智能化,能夠幫助企業拓展自己的能力。」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華為雲也將其核心能力——AI引入到FusionPlant工業互聯網平台,華為雲強調普惠AI,首先讓每個企業能「用得起」,華為雲力求做到性價比最優;第二是「用得好」,服務企業並滿足企業的要求,比如幫助企業開發數據使加工精度增加,優化全流程。第三則是「用得放心」,企業的生產數據是企業的核心能力,華為雲幫助企業保護生產數據,而且讓數據在平台上能夠發揮價值。

以AI為核心,把華為全棧全場景的能力服務於企業客戶,這是華為雲未來的第一個方向。

工信部印發的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文件指出,2020年前,遴選10家左右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培育一批獨立經營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2019年將是工業互聯網平台發展的關鍵期,華為自有優勢。

雲成為核心

不難看出,上述FusionPlant架構從最上層的SaaS層到最底層的應用層,雲成為華為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的核心。如果說FusionPlant定位和目標是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底座,那麼華為雲就是FusionPlant的底座,華為以云為核心串聯構建工業互聯網使能平台。

工業互聯網平台需要解決多類工業設備接入、多源工業數據集成、海量數據管理與處理、工業數據建模分析、工業應用創新與集成、工業知識積累迭代實現等一系列問題,雲服務是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的自然選擇。

張宇昕表示,華為雲一開始的定位就是服務於企業,生於雲的企業例如互聯網的應用、遊戲、個人社交、電商等,這些行業一開始就在雲上,但云過去十年並沒有進入生產系統和製造工業,但是現在各個企業對這方面的訴求越來越強烈,所以華為在2017年決定全面發力公有雲。

「我們認為機會來了,我們有機會把華為在ICT技術在製造領域、在服務企業領域的經驗匯聚,這個本身是華為的優勢。在雲廠商中,華為雲可能是最懂企業和最具備工業經驗的廠商,而且雲廠商中華為雲可能是全世界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全棧全場景的解決方案提供商。華為的運營商業務、消費者業務和雲業務,端網雲協同起形成全場景。工業企業更加需要端網雲協同能力,華為在這方面是世界的領導者,這都是我們的核心優勢」,張宇昕補充道。

工業是華為雲所面向客戶的重要組成,華為雲模式本身就是通過雲向客戶開放華為三十餘年的技術能力集合,助力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當前,工業企業面臨的五大問題分別是:互聯成本高、信息孤島多、網路不安全、生產不可視、智能化水平低。

而正如前所述,在解決工業互聯網難題的過程中,ICT企業起到先鋒作用,主體仍然是實體工業企業本身,以華為云為底座的FusionPlant延續了華為雲的理念,與行業Know-how夥伴、行業應用與服務夥伴,建立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從而幫助工業企業消除研發地域界限,提升20%以上研發效率;幫助工廠降低90%業務中斷時間;打破信息孤島,提升經營可視效率20%,助力企業將維護工作向服務化轉型。

華為的理念之一便是——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而工業互聯網將是華為雲乃至華為的下一個戰略機遇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互聯網寒冬持續蔓延,滴滴宣布裁員15%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