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了讓主席睡好覺,他苦拼了三年,為中國留下一筆大財富

為了讓主席睡好覺,他苦拼了三年,為中國留下一筆大財富

程子華是一個無冕的將軍。他曾是紅25軍的軍長,也是唯一沒有授銜的兵團司令員。但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程子華在建國後的成就非常之大。可以說是干一行,成一行。

比如說,新中國剛成立那會,程子華脫下軍裝,擔任山西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省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雖然只主政山西短短8個月,但是程子華卻迅速完成了清理閻錫山舊勢力、發展一省經濟的政績。

(晚年程子華和徐向前元帥)

然後,程子華奉旨進京,擔任了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副主任、主任。那個時候還是計劃經濟時代,合作社很厲害的。後來,程子華又擔任了商務部部長、民政部部長,都留下了驕人的政績。

1964年,程子華擔任西南三線建委常務副主任。有人說,這個職位應該不是很重要。錯了,當時,毛主席非常重視西南三線建設,當地質學家李四光向他彙報說,四川金沙江畔發現了一個大鐵礦時,毛主席高興地說,就把它叫做攀枝花吧。

(1966年,程子華陪同賀龍視察攀鋼工地)

可是怎麼讓攀枝花煉出鐵來呢?毛主席很是憂慮。當時中蘇關係緊張,毛主席很想在大西南建設一批戰略骨幹企業。所以,59歲的程子華到大西南是負有特殊使命的。

經過實地考察,程子華向毛主席彙報說,廠址可以定在樂山或者攀枝花。毛主席一錘定音說,樂山雖然地址很寬,但是沒有煤和鐵,是煉不出鋼的,廠址就定在攀枝花。

(1965年,程子華陪同鄧小平視察西南三線建設工作)

毛主席說,攀枝花建設要快,但不要潦草。攀枝花搞不起來,我睡不著覺。他老人家甚至說,沒有錢,拿我的稿費去搞。為了讓毛主席睡好覺,已過花甲之年的程子華在大西南苦幹了三年。

他頭戴草帽,肩披毛巾,手拎水壺,頂住巨大壓力,終於在1970年讓攀枝花鋼鐵廠煉出了鐵,解除了毛主席的一塊心病。如今的攀鋼,那可是西部最大、中國一流的鋼鐵廠了。它是中國的一筆大財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茶館 的精彩文章:

西北黃埔軍校出了兩大奇才,一個犧牲,一個成就很大卻結局凄涼

TAG:文史茶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