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豬年都在說豬,你們人類還記得我們狗嗎!

豬年都在說豬,你們人類還記得我們狗嗎!

時間就像一條喜愛撒歡的小狗,一不留神就變「撒手沒」……這不,一轉眼間就到豬年了。在過去的一年中,科學家們又做不少關於狗狗的有趣研究,一起來圍觀吧。

No.1 美洲土狗到底長啥樣?

狗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人類最忠實的夥伴。近期,來自牛津的一組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為我們展現了目前為止最正宗的「美洲土狗」的樣子[1,2]。

大約半世紀前,考古工作者在美國的伊利諾伊州西部發掘出了幾處「狗墳墓」,裡面埋葬的狗生活在距今約一萬年前的時期,是美國已知最古老的狗。

1萬年曆史的狗遺骸 | sciencemag.org

研究人員從這些狗的遺骸中提取了DNA樣品,並通過測序和比對,發現這些狗和來自俄羅斯的若霍夫島上一種有著9000年歷史的狗親緣關係最近,它們的共同祖先可能生活在16000年前。

這說明第一批美洲土狗可能並不是由本地的狼馴化來的,而是在大約17000到13000年前通過白令陸橋遷徙至美洲的。但有趣的是,在現存的狗中幾乎無法發現第一批美洲土狗的遺傳特性。

研究人員推測,第一批美洲土狗消失的原因可能是歐洲移民和他們而來的狗攜帶的傳染病,或者可能是早期的歐洲移民就是單純看它們不順眼,把它們「清理掉了」。

不知道作為所有現存的狗中和第一批美洲土狗親緣關係最近的阿拉斯加和哈士奇,聽到這個結論後會不會在踏上美洲大地的時候瑟瑟發抖? |www.whitewolfpack

No.2 兩千年前的狗糧是什麼味兒?

可能是「大茬子味」!(大茬子=玉米)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如是說[3, 4]。

一組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在瑪雅古城賽巴爾(Ceibal)(現瓜地馬拉)進行了長達8年的考古挖掘。他們發現了一種體型類似吉娃娃的小型犬的遺骸。通過放射性碳元素斷代分析,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小型犬生活在公元前450年到300年,並且它們食物的成分主要是玉米——瑪雅文明的招牌農作物,這是瑪雅人人工飼養動物的最早證據。

據科學家們估計,在距今2000-3000年前,這座瑪雅古城曾居住著大約一萬人口,在當時這可不是個小數字。所以科學家們推測這些吃著玉米長大的狗可能是被作為蛋白質來源飼養,說得通俗點,大概是用來做「狗肉餡餅」用的

然而雖然都是狗,命運也各不同。考古人員還在另一處地方發現了兩具較為特殊的狗骸骨。同過鍶同位素檢測,考古人員發現這兩隻狗並不是本地狗,其中一隻來自100公里之外的瓜地馬拉高地。研究人員認為,這兩隻狗特殊的來歷和埋葬位置表明,他們有可能被瑪雅人奉為神狗,而不是蛋白質來源。

當然,也可能是神聖的蛋白質來源(大霧)。

No.3 幫助我們跟死神賽跑的比格犬

比格犬除了作為寵物,還是一種用於疾病研究重要的模式動物,這些被研究的疾病就包括杜興氏肌肉萎縮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DMD是一種伴性遺傳的隱性肌肉萎縮病,發病者多為男性 。目前,全世界有約30萬的男孩患有DMD 。通常DMD患者在20歲就會因嚴重的肌肉萎縮和心臟功能障礙死亡。面對這樣可怕的結局,對抗DMD的研究無異於與死神賽跑。

比格犬 | Wikimedia Commons

巧的是,會導致DMD的dystrophin基因突變在比格犬中也存在與人類相似的版本。於是科學家將比格犬作為研究DMD的模式生物。利用「基因魔剪」——CRISPR-Cas系統,科學家在患DMD的比格犬中修復了dystrophin基因,這使得患病犬的心臟中dystrophin表達水平恢復到了接近正常水平[5, 6]。

當然,這項研究還停留在初步階段,還有很多實際操作和倫理問題需要慢慢解決,但是這無疑給未來的臨床治療帶來了新的思路。

No.4 它是你的寵物,你卻是它的一生

狗的壽命通常在10-20年,而有些狗主人不得不接受一個令人心碎事實:和人一樣,狗也會患上癌症。為了能讓愛犬安度晚年,你願意讓它接受化療嗎?

一般來講,獸醫對這些不幸的小傢伙採取的治療方式和人類極為相似,比如,患有淋巴瘤的狗就會接受一種和人類患者相同的名為CHOP的雞尾酒化療法。

這種同病相憐的境遇給了科學家新的研究思路。與典型的實驗室模式動物不一樣,狗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面臨的潛在不良的環境因素十分相似。那麼,如果一種治療方案對狗有效的話,則對人類治療也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2018年7月30日發表在《臨床癌症》(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一組科學家們利用罹患淋巴瘤的狗來篩選新型抑癌藥物,實驗篩選得到一種名為LMP744的分子可以有效縮小(抑制)癌變的淋巴結[7, 8]。

更重要的是,這樣聯合了臨床專家和獸醫專家的研究,不單單只是為了人類自己,還能夠進一步改善針對狗的治療手段,挽救更多不幸的小傢伙。

圖 | Pixabay

No.5 尿尿也要耍心機?

2018年7月25日發表在《動物學期刊》(journal of zoology)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體型越小的狗在尿尿的時候會盡量尿得高一些,好讓其它潛在的地盤爭奪者誤以為這裡可能有一隻大狗出沒[9,10]。

一組來自康奈爾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鎖定了居住在紐約的45隻狗。這些研究人員尾隨這45隻狗一路走過、路過、尿過了小樹林、灌木叢、消防栓……他們用手機拍下了這些狗的尿尿私照,並在尿跡幹掉之前測量了尿液的高度,還利用照片標記並測量了狗的「尿角」——尿尿時抬起的一條腿大腿和支撐腿之間的夾角。

尿角的計算 | Urine marking in male domestic dogs: honest or dishonest?

研究人員發現,體型越小的狗「尿角」越大。也就是說,你家的小吉娃娃和小泰迪可能在尿尿的時候使出吃奶的力氣抬高腿,好讓自己的尿噴的高一些……

不過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小狗這麼做並不是為了騙其他狗,而是因為狗在做記號的時候都希望可以蓋住之前狗留下的痕迹,所以個子小的小狗,只能儘可能依靠尿的更高來蓋住大狗尿液的痕迹。

無論這些小狗是不是在耍心機,想到如果讓吉娃娃和阿拉斯加「同樹競技」,也是挺不容易的,我們只能祝願它們尿出水平、尿出風格、尿出狗生巔峰!

No.6 狗媽媽不在?還有我們啊

剛出生不久的狗寶寶和人類寶寶一樣對這個世界尚不熟悉,面對未知的事物難免緊張和害怕。不過呢,這時候只要有狗媽媽在就什麼都不怕了。

那狗媽媽不在身邊的話,該怎麼辦呢?沒關係,還有我們。

2018年7月,一組來自匈牙利布達佩斯羅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動物行為學》(Animal Behavior)發表了一項關於狗寶寶的研究。研究人員找來了48隻狗寶寶,並給了它們一些新奇的玩具。

然後發現,狗寶寶面對新玩具會向在場的狗媽媽或人類的求助。無論是得到狗媽媽的鼓勵還是人類的鼓勵,狗寶寶都會更加自信,更願意自己去嘗試新玩具[11]。

圖 | unsplash

No.7 別忘了對狗微笑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人的一顰一笑它都看在眼裡。看到我們不同表情的時候,狗狗們究竟有什麼不同反應呢?2018年,一組來自墨西哥的科學家們在bioRxiv上給出了他們的答案[12]。

這組科學家找來了8隻聰明的邊境牧羊犬,然後研究人員給狗觀看了人類不同表情的照片,並對狗的大腦進行了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人員們發現,在看到愉悅表情之後,狗的顳葉區域會出現一個特別的活動模式。

雖然我們很難具體了解此時狗到底在想什麼,但是我們的微笑會在它們的腦海里留下不一樣的印記,我們的小夥伴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者我們啊。

圖 | unsplash

狗年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是狗狗對我們的愛永不停歇,新的一年,別忘多對它們笑一笑啊。

參考文獻:

[1]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8/07/america-s-first-dogs-lived-people-thousands-years-then-they-vanished

[2]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dogs in the Americas MáIRE Ní LEATHLOBHAIR, ANGELA R. PERRI, et al SCIENCE 06 JUL 2018 : 81-85

[3]Earliest isotopic evidence in the Maya region for animal management and long-distance trade at the site of Ceibal, Guatemala Ashley E. Sharpe, Kitty F. Emery, Takeshi Inomata, Daniela Triadan, George D. Kamenov, John Krigbaum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pr 2018, 115 (14) 3605-3610; DOI: 10.1073/pnas.1713880115

[4]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8/03/some-dogs-were-royalty-others-were-dinner-ancient-mayan-culture

[5]Gene editing restores dystrophin expression in a canine model of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BY LEONELA AMOASII, JOHN C. W. HILDYARD, HUI LI, EFRAIN SANCHEZ-ORTIZ, ALEX MIREAULT, DANIEL CABALLERO, RACHEL HARRON, THALEIA-RENGINA STATHOPOULOU, CLAIRE MASSEY, JOHN M. SHELTON, RHONDA BASSEL-DUBY, RICHARD J. PIERCY, ERIC N. OLSON SCIENCE 05 OCT 2018 : 86-91

[6]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2/6410/86

[7]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7365-2

[8]Burton, J. H. et al. Clin. Cancer Res. https://doi.org/10.1158/1078-0432.CCR-18-1498 (2018).

[9]McGuire, B. , Olsen, B. , Bemis, K. E. and Orantes, D. (2018), Urine marking in male domestic dogs: honest or dishonest?. J Zool, 306: 163-170. doi:10.1111/jzo.12603

[10]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8/08/your-dog-lying-other-dogs-about-its-size [11]Claudia Fugazza, Alexandra Moesta, ákos Pogány, ádám Miklósi, Presence and lasting effect of social referencing in dog puppies, Animal Behaviour, Volume 141, 2018, Pages 67-75,

[12]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early/2018/03/24/134080

作者:莘莘

編輯:Neckout

本文首發於: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ID:IamaScientist)

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這種小動物,一言不合就沉入水底,沒被淹死竟是因為……
從普通人到談判高手,這對夫妻告訴你:我們很內向,但從來不吃虧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