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35歲後,早起愛做這3件事,十有八九肝硬化,佔1個,也儘早改

35歲後,早起愛做這3件事,十有八九肝硬化,佔1個,也儘早改

肝乃人體器官的「排毒之王」

肝臟的最佳排毒時間是在晚上的11點—凌晨1點,肝臟排毒是各種「毒素」經過肝臟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後,轉變成無毒或低毒物質的過程。

35歲後,早起愛做這3件事,十有八九會肝硬化,佔一個,也儘早改

第1件:早起抽煙

吸煙有害健康,是每一個煙盒外面必有的一句話!

抽煙對肺部造成的損傷,是眾所周知的,但,很少有人知道抽煙會對肝臟不利。

抽煙會加速肝纖維化,引發肝硬化失代償發生,亦可引發「肝細胞癌」。

據科學研究表明,煙霧中含有3500個已知的化學物質,因此,煙民比不抽煙者患上肝硬化、肝癌的幾率上升30%。

第2件:不吃早飯

早餐是必不可少的,但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貪睡」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早餐根本沒有時間吃。

很多人覺得不吃早餐,最多就是肚子餓一點,其他也沒什麼。

研究表明:不吃早餐患上脂肪肝的概率僅次於肥胖者。

長期不吃早餐的人,午餐多數相對簡單,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蛋白質等缺乏會引起肝臟脂肪沉積。

上班後一坐就是一天,又缺乏運動,體內大量熱量和脂肪無法消耗,最後會轉化為脂肪,這些脂肪沉積於皮下時,表現為肥胖,積存於肝臟時,就成為脂肪肝。

第3件:未及時排泄

肝臟在經過一夜的解毒、排毒,體內會存留一些毒素。

早上起床後,及時排尿,能夠把體內所堆積的毒素,順著尿液排泄出去。

若來不及排泄,就容易使毒素留在肝臟,傷害肝細胞,造成肝炎,甚至肝硬化。

35歲後,經常做4件事,肝功能越來越強,人易長壽

第1、補硒元素

補硒對護肝也很有幫助,補硒建議選擇有機硒,目前菊花茶是有機硒發展的最高階段,活性好、利用率高、沒有積蓄毒性,可長期服用,是理想補硒的首選。

雁門冰菊——養肝,修復肝細胞

雁門冰菊屬於四大懷葯之一,懷菊的亞種,因其硒元素、黃酮類化合物、膽鹼等護肝成分含量高達65%,而被用於養護肝臟。

硒——被稱為重要的「護肝因子」,它不僅抗氧化作用強,還能幫助修復肝臟細胞,恢復肝功能。

黃酮類化合物——可以提升肝臟SOD活性、抑肝組織脂質過氧化、減少肝組織脂褐素形成。

膽鹼——對脂肪有親和力,可做到有效防止脂肪聚集,減少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等疾病。

第2、拒絕酗酒

很多人聽過這樣的話:「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現如今,很多生意場上的人,每天都會「爛醉如泥」,喝了吐,吐了喝,為了生意,在酒桌前「連軸轉」。

但,也有許多人從20歲開始喝酒,酒癮已經形成,每天不喝微微醉,就難受的要命。

酒精中的乙醇,在乙醇降氫酶的作用下脆化乙醇形成乙醛,乙醇和乙醛都是會直接刺激肝臟,對肝臟造成損傷的元素。

經常飲酒,很容易引發酒精肝硬化,因此,拒絕過度飲酒,亦可以茶代酒。

第3、拒絕亂吃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的一項研究發現,吃油炸食品一個月即可導致肝臟發生明顯變化,引發類似肝炎的酶的變化。

油脂和飽和脂肪酸的堆積會形成脂肪肝,不健康的食用油更會增加患心臟病和肝病的危險。

因此,一旦油品出現「哈喇味」就不宜食用。

另外,吃半生不熟的食物或者烹飪過頭的燒焦食物(特別是肉食)也容易導致肝臟受損。

如醉蝦、生蚝和半生不熟的貝類等常帶有細菌和寄生蟲,一旦發生急性胃腸炎、痢疾,容易導致肝病惡化,甚至誘發肝昏迷。

第4、敲打肝經、穴位

肝經巡行於大腿正內側,也就是內褲線的位置。

雙腳著地,一手握空拳輕敲大腿內側,每天10分鐘,哪裡痛,要重點敲哪裡,中醫講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堅持一段時間,即可打通肝經,疏調肝氣,使肝臟充分排毒。

「陰包穴」位於大腿內側,可進行點揉,每天只需5-10分鐘即可。

「太沖穴」在大腳趾與二腳趾分叉處的凹陷中,用食指向腳踝方向勾住此處然後點揉,亦是每天5-10分鐘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市夫人d 的精彩文章:

53歲男子肝癌離世,生前滴酒不沾,醫生直言:3種食物別再吃了
25歲小伙腹痛入院,卻因「肝癌」喪命,醫生坦言:2個習慣害得

TAG:黑市夫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