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為何老闆該給95後發「3份薪水」

為何老闆該給95後發「3份薪水」

導讀

我們希望的是和員工一起凝視遠方,而不是讓員工凝視著自己

口 述:王建和 阿里文化佈道官、正和島合作講師

編 輯:夏昆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圖片和文章封面來源:Pixabay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對企業在發展全景上的一個解析,也希望通過我的講解,可以讓大家真正了解到我們的企業都處在發展過程中的哪一個階段。

其實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兩種形態,一種是以傳統產業為主的企業,另一種是就是像阿里、騰訊以及90後創業者所創建的企業,而這兩種企業的發展路徑又是截然不同的。

我發現在座的各位,大多數人經營的企業還是以傳統產業為主,那麼大家知道我們的傳統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要經歷哪些階段嗎?

我聽到有人回答說做業務,確實,傳統企業基本上都是從做業務開始的,做完業務後我們開始抓管理,然後開始架構人才,最後建設文化。

基本上我們的傳統企業也都是處在這種模式中,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裡面有一個大問題,就是處在這樣一個模式中的企業,我們的傳統企業很難長大。

比如,當企業發展到50人或者100人的時候,你如果還想擴大規模,就會發現手裡缺人才,因為企業發展的初期你只顧著抓業務了,沒有進行人才的布局,好不容易從外面引進了幾個人才,他們又會遭到老員工的排擠。

而且企業要想再往上發展,又需要文化體系這一類東西來引領員工的前進,像今天的阿里、騰訊、滴滴它們都是先架構文化,用文化來吸引人才,而這些東西恰好都是我們這類傳統企業所欠缺的,所以無論是從業務還是文化來說,傳統企業都面臨著一個思維和心智上的轉型,這對企業未來的進一步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

那麼,今天的傳統企業究竟該如何發展,組織與文化該如何搭建,思維與模式又該進行怎樣的突破,我覺得在這些方面,阿里巴巴其實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學習寶庫。

1

今天絕大多數成功的公司

都把客戶思維作為底層邏輯

相信大家的公司都是從做業務開始發展起來的,我們開始創業就是因為在業務上有了新的突破,而業務背後是什麼呢?業務的背後其實是客戶,是客戶價值。

包括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大公司,其實沒有哪一家不是在強調客戶價值的,像阿里價值觀的第一條就是客戶第一,華為價值觀的核心是以客戶為中心,58同城現在也在極力強調客戶至上,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在這些大公司的價值觀中,客戶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的。

就像傑克·韋爾奇所說的一樣,一家公司的客戶思維和用戶意識,是這家公司成為偉大的根本,是這家公司走向偉大的特質。

所以,真正能夠驅動一家公司不斷向前發展的核心就是客戶價值,但客戶價值只是觀念上的一個東西,要想真正實現它,我們還需要用客戶思維來進行引導。

什麼是客戶思維?就是不管我們在賣產品還是做項目,只要是在進行著客戶服務的動作,都能首先想到客戶的利益,想到我能為客戶帶來什麼,而不是最先考慮自己在這個項目中能夠獲得多少利潤,賺到多少錢。

因為利潤收入一定是從客戶價值中所衍生出來的,馬雲那時候就天天和我們說,不要盯著客戶兜里的那5塊錢,一定要想辦法幫他把那5塊錢變成50塊錢,但我們只掙他5塊錢。

馬雲就是從客戶思維的角度出發來思考問題的,今天絕大多數成功的公司也一樣,它們都是把客戶思維作為自己的底層邏輯。

當然,企業要想真正培養出自己的客戶思維,也只有在經營過程的實踐中去不斷地總結和發現,并力爭把客戶思維作為自己行動的第一要義。

在阿里巴巴就有一個非常核心的「天地人」文化,可以說這個文化也直接把阿里巴巴能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的底層邏輯講清楚了。

(阿里巴巴的天地人文化)/圖片來源網路

阿里巴巴時刻強調的重要一點就是要幫助中小微企業成功,幫助客戶,幫助年輕人。這些東西馬雲雖然不會講出來,但卻深深植入了阿里人的骨子裡,成為了阿里底層基因的一部分,這些大道上的理念就是阿里的天。

馬雲說過這樣一句讓我印象很深的話,他說一個企業一定要有結果,沒有結果的企業都是在耍流氓,而那些只是為了錢的企業,則是更大的流氓,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

所以什麼是結果?結果就是實現客戶價值之後的盈利和現金流,是實現客戶價值後企業所得到的利好,這才是真正的結果。阿里的地文化指的就是要讓理想在現實的大地上開花結果。最後是從客戶價值衍生出來的使命、願景加上這個組織的循環,這個理念就叫人。

去年,馬雲在宣布退休時,說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了一家由使命和願景驅動的公司,而這種使命和願景就是來自於阿里對客戶價值的解讀,客戶價值也成為了阿里不斷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以及阿里員工得到賦能的根本原因。

所以,今天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如果能把產品的定位放在為客戶創造價值上,可能開始的一段時間你會感覺很難,但最後你一定會收穫由客戶價值所衍生的巨大利益。

2

95後崛起,人人都是CEO

另外,我們的企業家在帶領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到,隨著時代的變化,企業員工的構成也在發生著變化。

以前企業中的員工可能很大一部分都是80後或者90後,但現在不是了,現在95後甚至00後都逐漸參加工作了,他們的想法和咱們那一代人是不一樣的。

他們是吃飽喝好的一代人,在價值理念和需求上都和我們不一樣。甚至可以說現在是一個人人都是CEO的時代,不是你想開人家就能開的,我自己就很久沒開除過員工了,因為都是他們開除我,今天老闆和員工之間的關係就是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轉變。

所以,今天如果你還只是為了自己一些私慾而創辦企業,那你的企業絕對是辦不下去的,因為你沒有為年輕人帶來夢想,年輕人也決不會為了實現你的私慾而去全力以赴。

包括我在阿里的時候,也從不認為我是在給馬雲打工,因為我覺得在阿里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阿里也能給我提供一個持續成長的舞台。所以現在我也會和我的員工說,你們千萬別認為工作是給我乾的,你們是在為自己的未來發展而努力。

然後他們就開始規劃自己每天的工作任務,想著每天要收穫多少經驗,一個個乾的也是生龍活虎,我想這就是因為他們明確了工作是為自己而做的觀念後,所激發出的巨大動力。

在今天,如果你還是以一個大老闆的范兒來做企業,那你真的就是沒戲了。比如你還像以前一樣,在辦公室抽煙,這些95後、00後的員工才不會慣著你呢,人家直接就離職了。包括我自己在公司也一樣,公司里有茶水間、錄音棚,唯獨沒有我自己的辦公室,為什麼?

因為你的辦公室越豪華,你讓員工感受到的落差就越大。

所以,在這樣一個人人都是CEO的時代中,我們一定要意識到企業員工講求的是平等,可能那些70後、80後的員工還會覺得老闆有權威,出於種種顧慮不敢和你爭執,但這些95後、00後的新一代,他們才不會管你是誰呢,你讓他們感覺到了不公,人家自然就不和你玩了。換句話說,我們這些老闆往後的日子只能是越來越苦了。

所以,在時代的劇烈變化下,我們這批老闆在思維意識的轉變上正面臨著極大的挑戰。未來的競爭需要靠組織能力來獲取優勢,包括我們能否正確評價自己,是否對規則存在敬畏之心,能不能真正做到對組織負責。

畢竟,我們希望的是和員工一起凝視遠方,而不是讓員工凝視著自己。

3

為什麼阿里員工

對「996」工作制沒有怨言

再來談談組織能力。

今天很多企業在招聘時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什麼會遇到問題?其實就是因為老闆自己都沒弄清楚自己的戰略業務是什麼,而戰略業務往往又決定著企業的組織能力。

大家可以想一想,你今天能畫出自己想要的人才畫像嗎?能畫出自己客戶畫像嗎?為什麼畫不出來?因為你的企業沒有形成一個強悍的組織能力,團隊之間無法形成共識,所以你會覺得招聘這件事很難,但歸根結底還是組織上的問題。

所以,今天我們要想增強公司的組織能力,我認為一定要在這3方面下足夠的功夫:

01

員工思維

什麼是員工思維?就是員工願不願意。

我們可以想一想,自己的員工真的願意做這份工作嗎,他們是不是在發自內心的在做這份工作。

為什麼阿里的工作時間即使從996(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變成了007(早上10點上班,晚上10點下班,一周工作7天)也不會有人抱怨,就是因為阿里的員工他們發自內心的願意干,大家覺得我不是在給馬雲幹活,我是在為自己工作。

這就叫做員工思維,所以你要去真正的去了解員工,激勵他們發自內心的去做這份工作。那麼如何做到正確的激勵呢?我有2點建議:

1.由外而內,把工資、獎金、期權、股票上的獎勵給到位,在公司內部培養一個好的激勵氛圍。

2.由內而外,在榮譽、成就、價值和責任上給予員工明確的定位,給員工賦能,讓他們理解自己所做的事業。

02

員工能力

員工能力其實講的就是員工會不會幹這份工作。

現在很多老闆其實都忽視了這一點,以為在工作的過程中,員工的能力就會得到驗證,但真不是這樣。如果你不能得到一個好的結果,過程中再怎麼驗證都沒意義,員工能力一定是以結果為導向的。

所以你要確定他能不能把這份工作做好,能不能把這份工作干成並且賺到錢,這才是對他能力的肯定,除此之外的驗證,其實並不能證明他的能力。

03

員工治理

員工治理就是允不允許員工乾的問題。

員工治理是企業的績效,是企業的高壓線和規章制度,因為有些事情是不能由著員工的性子來做的,你必須要做出一系列的規定。

我相信如果大家能把這三點做好,我們的團隊必定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因為這樣一來你的團隊就知道了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以及為什麼要做,一個強有力的組織能力也是這樣形成的。

4

老闆要給年輕員工發「3份薪水」

最後,我要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就是今天的年輕員工是需要關懷的,你要給他們要發3份薪水。

第一份薪水是財富薪水,你要讓他們掙到錢;

第二份薪水是能力薪水,他們要在你這裡收穫成長,感受幸福;

第三份薪水是價值薪水,就是你還要讓他們知道這份工作的價值是什麼。

這三份薪水一定要都達到,否則員工就留不下。

拿我自己來說,每當有新員工進來我都會和他講,我說你到我的公司來,我會全力以赴的培養你,我會把我在阿里巴巴十年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分享給你,但我也希望,你在這裡能收穫成長,等你離開這裡的那一天,能夠薪資翻倍。

當然,我也會全心全意的關心你和關懷你,我會儘力做到讓你有能力之後也捨不得離開這家公司。

我認為這才是當今企業的正確發展邏輯,你不能一味地強調培養他,你還要學會留住他,否則他們成長起來之後都走了,你的損失依然是巨大的。

為什麼今天的人力資源趨勢在變革,其實就是因為組織能力中的這些因素在不斷地發生改變,企業的發展路徑也與過去大為不同。

所以在今天的環境下,創業當老闆真的不太容易,你要付出的東西只會是越來越多,大家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去迎接這個時代變化所帶來的巨大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RSalon 的精彩文章:

國家宣布,取消一個證!2月25日起,這樣轉賬將嚴查!
如果可以,2019年能不能對HR好點?

TAG:HRSal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