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深扒護膚品 5 大真相,吸收快、嫩透亮可能都是錯覺

深扒護膚品 5 大真相,吸收快、嫩透亮可能都是錯覺

還記得這款蜂膠漱口水嗎?

因為漱口後能吐出好多「髒東西」,加上「天后同款」的標籤,幾年前它真是轟轟烈烈地火過一陣。

但事實是,黑褐色的絮狀物根本不是嘴裡的「髒東西」,而是漱口水中某些成分與唾液中的蛋白質反應的產物,把它倒入牛奶中,一樣有沉澱。

看似效果立竿見影,其實是障眼法的套路,我們在用護膚品時也會遇到。有的錯覺是以更好的使用體驗讓人買單,有的則純屬噱頭,以無效裝有效。

今天就來給大家扒一扒使用護膚品時的五大錯覺,希望能幫你更客觀地選購產品。

首先,「護膚品被吸收」可能是一種錯覺,因為它不一定是「吸收」了,也可能是幹了、揮發了。

像防晒霜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後變得乾爽,保濕護膚品中水分等成分的蒸發、揮發,都會帶來護膚品被吸收的感覺。所以配方師會通過加入酒精幫助水分更快地揮發,或添加更輕態的硅油等手段,打造輕薄的膚感。

其次,真正吸收好的產品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用。因為皮膚是防禦組織,而不是吸收器官,讓護膚品被吸收的促滲行為其實是在和皮膚屏障做抗爭,角質層薄弱的人用了就容易受到刺激。

舉個例子,為了讓美白、抗老的護膚品被吸收後發揮功效,配方師會採用一些技術手段或助滲成分促進活性成分的滲透,酒精就是一種常見的助滲劑。大家都知道,酒精對於脆弱的干皮和敏感皮來說並不友好。所以「吸收快」也不見得是好事,在使用這類產品時,一定要注意皮膚是否耐受。

建議:

「被吸收」的膚感能令護膚體驗更愉悅,是很多大牌的優秀之處。在護膚品適合膚質、預算充足的前提下,把「吸收快」列為選購的標準之一無可厚非。但如果僅憑「吸收快=效果更好」就衝動買下,那很可能會失望。

上大學的時候,我在學校超市買過去角質膏,第一次用時覺得它太好了,不怎麼使勁就能輕鬆搓出一堆泥。可後來越想越不對,我真能代謝下來這麼多角質?

一查才知道,去角質膏中有很多增稠劑和陽離子表活,一揉搓就幫它們反應成了泥條。部分護膚品疊加使用後搓泥的原因之一也是這個。

雖說這種去角質膏在使用中也能帶下來一些老廢角質,但效果真的不怎麼樣。

建議:

想要去角質,對於臉部,油皮、中性皮可以適當刷酸,常見的是含水楊酸和果酸的產品;干皮可以選擇含有尿素的產品,更溫和。至於身體的角質層厚一些,選磨砂膏方便又好用。

要提醒大家的是,無論以什麼方式去角質,都不要過度頻繁,並做好防晒,不然可能會變成敏感肌!

連膚感都可以通過成分、技術來調節,質地這種表象就更可控了。除了因含有透明質酸、銀耳提取物、蝸牛粘液而粘稠,更多護膚品都是通過增稠劑改變質地。

雖說面膜液加了增稠劑更容易掛在面膜紙上,但以粘稠程度判斷面膜質量還是太過片面。以此說明眼霜等護膚品的好壞,就更沒依據了。

建議:

想要挑選成分好、效果好的護膚品,還是會看成分表更靠譜。

面膜剛剛揭下來的時候,角質層充滿水分,透光率增加,所以皮膚確實濕潤,看起來也白皙了。但角質層的含水量通常是恆定的,就算再怎麼保濕,這些水分還是會蒸發掉,皮膚狀態又被打回原樣。

有的同學可能會問,那學女明星一天敷好幾片面膜,不就能讓皮膚一直保持水分了嗎?

圖片來自小紅書 @范冰冰

千萬別這麼「作」。別說一天好幾片,就是每天敷一片面膜,都會使皮膚水合過度。久而久之,把皮膚屏障泡壞了,就得了水合性皮炎,那時的主要任務,就是和脫皮、紅血絲、瘙癢做抗爭了。

多說一句,化妝水濕敷也會導致皮膚水合過度。要是其中還含有酒精等刺激性成分,更會加快皮膚屏障受損的速度,所以一定要控制使用的產品和頻率。

建議:

做面膜、濕敷並不是護膚的必需環節,每周最多 2-3 次,且做完後仍要塗抹乳液或面霜保濕。而要想皮膚真正變好,還是要靠乳液、面霜、精華這類使用頻次高的護膚品。

我們先說為什麼使用某些護膚品會覺得皮膚刺痛。

第一種可能,是皮膚屏障受損了,導致臉部有細微的小傷口,接觸到護膚品就會覺得刺痛。這時候,除了做好補水保濕,更重要的任務是修復皮膚屏障,如選擇含有神經醯胺、角鯊烷成分的護膚品,像是以下兩款:

第二種可能,就是皮膚被刺激到了。像揮發快的酒精,高濃度的防腐劑(比如苯氧乙醇)和刺激性精油,以及對某種活性成分不耐受,都可能導致皮膚刺痛。

刺激性強的成分可以通過看成分表避免,而不耐受的活性成分每個人千差萬別,這就要自己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避免用它了。

至於爆痘,就更是皮膚受到刺激的表現。油脂太多悶痘、乳化劑刺激毛囊長痘,都是在警告你:「它不適合我,快停用吧。」

不過有兩個例外。一個是使用了含有視黃醇、視黃醛的產品。它們治療痤瘡很有效,但副作用就是令皮膚髮紅、爆痘。而水楊酸因為能夠溶解毛孔周圍和淺層的油脂、皮脂,也有促進痘痘排出的可能。

建議:

當皮膚產生了劇烈不適的反應,即使護膚品再貴、銷售人員唬得再天花亂墜,也不要為護膚品找借口繼續用下去。未明確問題前,最好停用該護膚品。

當我總結出這 5 個錯覺,第一反應就是,這不也是很多博主、櫃姐安利的常用說辭嗎?相比毫無根據尬誇,有圖有真相的效果更容易令人信服。

拔草這類產品的我們,本以為自己終於理性消費了一把,可實際使用後才發現,這些產品並沒有為我們帶來實質性改變,甚至還把皮膚搞壞了,自己又多花了一筆冤枉錢。

所以要想在護膚上不走彎路,多積累一些乾貨知識很有必要。你有沒有什麼想了解的護膚知識?歡迎留言告訴我呀~

·The End·

撰文嘻嘻

設計哪呢哪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單 的精彩文章:

SK2 打折!小 ZARA 只要 49,情人節彩妝限量版
周韻氣質全靠 P 圖?劉詩詩打臉楊冪?不動刀也能年輕 5 歲!

TAG: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