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還在為添加輔食發愁?把握四個原則,沒你想的那麼難

還在為添加輔食發愁?把握四個原則,沒你想的那麼難

導語:還在為添加輔食發愁?把握四個原則,沒你想的那麼難

隨著寶寶一天天地長大,消化吸收能力也在慢慢提高,到了五六個月時,光靠母乳已經無法滿足寶寶成長發育的需要了,所以就需要慢慢添加輔食。中國營養學會在《7~24 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明確指出:「嬰兒在滿 6 月齡後應儘早添加輔食」。可是添加輔食該怎麼做呢?這個問題也會讓新手爸媽非常困擾,其實只要把握住這四個原則即可,也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

一、添加輔食的信號

雖然說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期為4~6個月左右,但是也還是要根據寶寶身體成長發育情況來決定,如果發現寶寶對大人的食物很感興趣,當大人吃飯的時候,寶寶也跟著要吃;寶寶可以維持坐著的姿勢,並且牢牢的穩定控制住頭部;以及給寶寶嘴巴里放食物,寶寶不會再用舌頭頂出來甚至可以吞咽時,這就說明寶寶已經做好了添加輔食的準備。

添加輔食最好開始於4個月之後,但是最好也不要晚於6個月時,如果是過敏寶寶最好6個月左右開始吃輔食。

二、輔食應該怎麼加?把握住這四個原則即可。

原則1. 從一種到多樣

第一次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就要記住不要貪多,剛開始只加一種,例如米粉,同種食物連續添加幾天,待發現寶寶並無不妥反應之後,再嘗試添加第二種食物,例如蛋黃,在給寶寶添加雞蛋時尤其要注意,一歲以內的寶寶只加蛋黃,不加蛋白,因為容易引起寶寶過敏。

原則2. 由稀到稠

同樣的食物,在不同月齡寶寶的食譜里,呈現的形態是不一樣的,例如由泥狀到半固體小顆粒狀,再到固體狀,隨著寶寶出牙的進行,輔食添加也要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基本都是做成泥狀,例如米粉糊糊,蛋黃糊糊,菜泥,果泥,肉泥,蔬菜打成汁等,慢慢寶寶再大一點,出牙了,就不能再吃這種不需要咀嚼的輔食了,轉變成小顆粒的蔬菜丁、肉丁等。

原則3. 由少量到多量

第一次給寶寶添加一種食物時,要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以蛋黃添加為例,第一次可以添加1/4個蛋黃,觀察寶寶無不良反應後。第二次變成1/3,第三次變成1/2,直至最後慢慢變成一個蛋黃,觀察 2~3 天等寶寶適應後,就可以再嘗試添加新的食物了。

原則4. 由一次到多次

剛開始添加輔食時,例如六七個月的寶寶,在保證奶量的同時,添加一次輔食即可,等到寶寶到了七八個月甚至更大可以每天兩三次輔食,要注意這個時候是孩子需要練習咀嚼的時候,因此要慢慢給寶寶提供顆粒狀的食物,如香蕉、蘋果片、黃瓜條、小肉塊等。

(文/笑雪育兒思考,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雪育兒思考 的精彩文章:

父母這三種教育方式,是在培養「啃老族」,晚年會自食苦果
寶寶出現這四個信號,說明紙尿褲該換大號了!你注意到沒

TAG:笑雪育兒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