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過去種地都是自留種子,現在為何要年年買新種子?

過去種地都是自留種子,現在為何要年年買新種子?

提要:過去種地都是自留種子,現在為何要年年買新種子?

從農村出來的朋友應該都比較清楚,過去每逢小麥種植季節,不少農戶就開始四處同別家換小麥種子,誰家小麥田的長勢好,產量高,也往往最受歡迎。而今一到小麥種植季節,政府農技站往往還會推廣小麥新種子,鼓勵農民換種子,那麼是不是現在農民所種植的小麥不能繼續留種了呢?顯然不是。

大家知道如同玉米、水稻等作物是不建議留種的,當然小麥也不例外,對於種子生產企業來說,即便留種之後種子生產活力、後代表現的生產特性等都不會發生改變,依舊具備高產、優質、多抗的特點,種子公司依舊會在種子袋子上面標註清楚:不建議留種。

一來農民留種之後則意味著不會購買自己公司的種子,二來農民不具備嚴格的制種經驗,同時缺乏嚴格制種的環境條件,所製作的種子很難保證純度,這也就意味著後代種子(自留種)存在著嚴重的品種退化風險。如果說種子商沒有標註清楚的話,那麼農民自留種所產生的生產風險歸為誰呢?又有誰來承擔生產損失的風險呢?

另外生產上製作的雜交種這是嚴格不可留種的,比如說玉米種子、雜交水稻種子、雜交油菜種子,這樣的種子都是無法繼續留種的,因為留種必然會導致品種退化,也就是後代農作物的生產表現很難同上一代相吻合,保留上一代種子的優良性狀。

然而這裡所提到的小麥卻並非雜交種,從目前世界範圍來看,小麥雜交制種技術尚是一個難題,當然這倒不是說目前沒有辦法製作小麥雜交種,而是雜交種制種效率非常低,缺乏很高的實用性。

當然最近幾年我國育種家在小麥雜交制種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選育出了一些雜交種品種,比如說利用三系法選育的新冬43號(新疆),光敏不育兩系選育的京麥9號,還有用河南科技學院茹振剛教授所發現的溫敏不育兩系選育出的百強1201、雜優2號和THW09-1等品種。

儘管目前市面上有已經有了一些雜交種,但是同自交種相比還是顯得差了很多,其中很關鍵的就是雜交種的制種產量非常低,種子代價偏高,比如說茹振剛教授的溫敏不育系制種產量大致在每畝320多斤,顯然制種農民不願意種植,而且如果種子售價過高,農民又不願意購買這樣的種子。也就是說,如今我國小麥大面積採用自交種的情況下,自己留種後代品種退化的幾率相對而言還是低了很多的。

即便是如此,上面我們也分析了,種子生產商依舊是不建議農民留種的,而科學興農本著負責的態度認為農民自留種的風險確實過高,不建議留種。然而對於小麥自交種卻並非不可留種,只要自己能夠做好隔離種子純度還是比較有保障的。

而如今農民其實自己也真的不願意留種,本人得知老家這邊的小麥種子幾乎是免費送的,許多小麥種子納入了財政補貼,農民有需要種植,每家每戶都可以以普通小麥的價位從種子站領取種子,既然如此,那麼農民又何必肥那麼大勁去留種呢?科學興農由衷的說一句: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更保險!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興農 的精彩文章:

這種不起眼的樹,果子能吃,還做「打狗棒」
鳥巢開口朝天,下雨天怎麼避雨呢?

TAG:科學興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