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的1件老古董兵器,成了抗戰游擊隊看家寶,讓日軍吃了大虧

清朝的1件老古董兵器,成了抗戰游擊隊看家寶,讓日軍吃了大虧

1931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在東北悍然出兵,進攻東北軍駐地北大營,並同時進攻奉天、四平、營口、鳳凰城等戰略要點,全面掀開了侵華戰爭的序幕。日軍的囂張氣焰,激起了我國軍民的強烈憤慨。東北各地迅速掀起了救亡圖存運動,義勇軍、游擊隊遍地開花,他們憑著一腔血氣和愛國之心,用簡陋的武器,與凶暴的日本侵略軍展開激戰。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迅速在東北全境展開兵力,搶佔要地。次年元月,日軍沒有經過大的戰鬥就輕鬆侵佔錦州。元月9日,日軍騎兵第27聯隊,在聯隊長古賀傳太郎帶領下,從錦州出發,到錦西一帶進行掃蕩,妄圖圍殲當地的眾多民間抗日武裝。驕橫不可一世的古賀哪裡會想得到,這次出征將會是他在中國土地上的最後一戰。

古賀帶領一支約70多人的步騎兵混編分隊,到達錦西縣西郊的上坡子村。他們行進到龍王廟、西園子村之間時,當地的義勇軍、游擊隊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利用有利地形設下重兵埋伏。古賀傳太郎一行剛剛進入埋伏圈,霎時間四面八方槍聲四起,形成瓮中捉鱉之勢。

日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想拚死反抗殺出一條血路逃回錦西。但是當地幾個鄉的游擊隊、和自發參戰的民團,合計起來有超過上千人,已經完全佔據了戰場絕對優勢,日軍想跑是跑不了。但因為游擊隊畢竟裝備粗劣,火力不強,遲遲不能達成圍殲。

正在僵持對峙之際,游擊隊一件「重武器」隆重登場。一聲巨響過後,聯隊長古賀傳太郎當場血流滿面,身負重傷。游擊隊歡欣鼓舞之時,錦西縣城中的守備日軍聞訊前來接應,經過一番血戰才把古賀傳太郎救回錦西,但古賀傳太郎因傷勢過重,死在途中。

此戰之後,日軍集結優勢兵力,對錦西一帶進行了瘋狂的報復性掃蕩,使得抗日游擊隊武裝遭遇嚴重損失。日軍從游擊隊手中搜繳到了一批武器,其中就有那桿擊斃古賀傳太郎的「重武器」。日本人對這件兩米多長、30多斤重的神秘武器驚愕不已,懷疑它是中國人的什麼新式武器,尊稱為「巨銃」,日本隨軍記者還鄭重其事地把它報道在報紙上。

日本人哪裡知道,這件大殺器根本不是什麼新式武器,恰恰相反,它是一件清朝留下的標準的老古董。這件武器的正式名稱叫做「抬槍」,是清朝中後期陸軍配備的一件制式兵器。它的外形酷似一把普通的火槍,但是長度、重量卻放大了好幾倍,最常見的「抬槍」尺寸為兩米五長,30餘斤重。

清朝造出這麼一種舉世罕見的巨型火槍,也是出於當時的實戰需要。當時的火炮技術尚不成熟,外形粗大而極為笨重,運輸極為不便,遇到山地、水田、渡河作戰等複雜情況,火炮因為運不上來只能幹瞪眼。單兵火槍又火力太弱,於是這種填補火槍火炮之間的火力空白的武器,就應運而生。抬槍的裝藥量、射程、殺傷力都超過普通火槍,且運輸攜帶方便,因此一度在清軍中流行一時。

但隨著時代進步和兵器技術的發展,新式步槍和各種輕重型火炮的升級換代,抬槍頓時陷入雞肋的尷尬處境,使用不便,裝填費事,射程比起新式步槍又遠遠不如,在清末民初終於被淘汰。一批抬槍因此流落民間。

到了抗戰時期,各地的義勇軍游擊隊大量出現,因為武器短缺,這種古老的抬槍於是重出江湖,成了彌補輕武器不足的看家寶。沒想到在東北一登場就擊斃了日軍聯隊長一級的高級指揮官,讓日軍吃了大虧。我國抗日軍民還發揮聰明才智,對抬槍進行了改造,從發射實心彈丸變成霰彈,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精度差、射程不足、殺傷力不足的缺陷,成為打擊日軍的利器,在東北、華北等多地的戰場上都出現過抬槍的身影,狠狠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參考史料:《東北義勇軍抗戰歷史》《兵器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第一部軍事教科書由他制定,他指揮作戰一次損失20萬人
岳飛手下一武將默默無聞,在一次戰鬥中卻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

TAG: 小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