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死刑犯給母親留下絕筆:我的生命終止35歲,是償還當年您犯的錯

死刑犯給母親留下絕筆:我的生命終止35歲,是償還當年您犯的錯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疙瘩,受到全家人的疼愛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一直在提醒家長,疼愛孩子是做家長的本性,但是疼愛孩子還要有個度,有的時候家長的過分疼愛不僅對孩子沒有一點好處,相反還會害了自家的孩子。

相信每位家長都聽過"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這個故事,一個男孩在小的時候偷了隔壁家鄰居的一根針,家長不但沒有責罰,還誇孩子能幹,孩子沾沾自喜所以就培養成了小偷小摸的習慣,直到長大後的一天偷了別人的金子,被法官判處了死刑,這個男孩在臨死之前將自己的母親叫到了跟前,狠狠的咬下了自己母親的耳朵,並且責怪母親都是因為對他的管教不嚴,才造成了他現如今這個局面。

這個故事肯定也有不少家長給孩子講過,但是這則故事是否真的起到了警戒家長和孩子的作用呢?這件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捨不得孩子受傷、孩子犯錯了不忍責罰,這幾乎是每個做母親的天性,而為孩子包辦一切可以說是每個中國父母的縮影了,讓孩子長期處在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環境中,孩子自我意識會非常強,甚至認為自己就是主導,溫室的花朵走上社會只會被摧殘的更厲害。

山東淄博的一位35歲死刑犯,因為搶劫殺人被判處死刑,年僅35歲的一位年輕人,今後的生活就要面對著冰冷的圍牆,在這樣一個噩夢一樣的環境中過完一生。在判決書下來的那一刻,這名犯人要求給自己的母親寫一封信,而這封信的內容總結了自己3歲到35歲的一生,也細數了自己母親在教育自己這件事情上犯下的、不可挽回的錯誤。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中,父母不捨得責罰、對孩子百依百順、把孩子的日常生活照顧的妥妥帖帖,孩子自然不會覺得有什麼事情是自己得不到的,更不會覺得自己對這個社會、對自己的父母有什麼應該盡的責任,更甚至會覺得父母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而只要別人沒有順從自己的意思,必定也會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

父母長此以往,只能讓孩子學會以件事,只要自己哭鬧便能解決,所有人都會順著自己的心意來滿足自己。而且只要是讓自己不順心的事情,那必定都是別人的錯。今天我們講的只是中國萬千父母的一個縮影,如何教育好孩子,是一個父母最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 的精彩文章:

日本寶媽的母嬰室,和中國寶媽的母嬰室,對比之下日本媽媽完勝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這才是生二胎的最佳年齡,超過最好別生了

TAG:幼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