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2 月 20 日,小米在北京發布了旗下最新的數字系列旗艦,首發的 855 晶元、別出心裁的外觀和 DXO 評價極高的拍照搭配上 2999 的價格讓小米 9 看起來非常具有競爭力。

然而就在當晚,魅族 CEO 黃章在魅族論壇內大罵小米「賤人賤己賤行業」,隨後刪掉了這條發言,並表示「用詞不當,抱歉」。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不知道是為了給魅族 16S 宣傳炒作還是真是黃章先生有感而發,但至少從措辭上看黃章對小米還是頗有些微詞的。只是不知道這些陰陽怪氣的帖子能不能讓魅族從 Others 這個分組中走出來。

?

出貨量腰斬

留給魅族的時間不多了

儘管魅族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小而美」,但是翻開魅族的銷量歷史,卻和小而美這件事情沒多大關係。2015 年到 2017 年三年間,魅族每年的銷量都超過 2000 萬台左右,是扎紮實實額國產第一梯隊。

然而去年,事情出現了一些小變化:魅族無論是銷量還是銷售額都出現了巨大的跳水。根據 IDC 方面提供的數據,魅族手機的銷量從 2017 年的接近 2000 萬台直接跳到了 400 萬台出頭,縮水了超過 70%;銷售額更是連國產前十都沒進去,甚至低於未來尚不明朗的鎚子手機。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另外,魅族在海外市場也有建樹,前幾年魅族銷量好的時候海外市場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去年海外市場也不靈:以魅族最有自信的俄羅斯市場為例,根據旭日大數據 2018 年 9 月俄羅斯智能手機出貨量的數據,魅族一個月銷量僅有 6 萬台左右,尚不及同期小米在俄羅斯銷量的五分之一。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所以也不怪黃章急的出來噴人,自詡「教雷軍做手機」的魅族現在的銷量連小米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又怎麼說的過去呢……

?

產能不足、管理混亂

留給黃章的時間不多了

去年魅族曾經憑著魅族 16 系列出色的外觀和 2698 的價格讓煤油們歡呼雀躍,甚至跑到小米微博下面狂刷「2698 了解一下」這樣的留言。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魅族羸弱的產能讓煤油們對 16 系列從滿心期待變成了可以理解,最終變成了怒而離去。最終魅族 16 銷量大概百萬左右,和同期小米 8 相比十分懸殊。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要知道,手機公司的產能是整個公司綜合實力和江湖地位的體現,產能高,說明這家公司無論是現金流、銷量、利潤、銷售渠道和上游供應鏈都是比較健康的。

魅族 16 作為一款重中之重的產品,產能低或許是公司現金流不暢、或許是預估銷量低、或許是供應鏈廠商欺負人(當年小米有過類似遭遇,雷軍出面主抓供應鏈之後得以解決),但是不管怎麼說,魅族的手機生產部門出問題了。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然而市場很可能已經不會給 2019 年的魅族時間去解決「產能低」這種基礎問題了,在今年開年的兩個月里小米拿出了讓黃章論壇罵街的小米 9,三星那邊推出了三台能夠全球鋪貨的打孔屏手機 S10 系列和量產摺疊屏以及 5G 等相關新技術,vivo 旗下的 iqoo 已經定檔三月初推出旗下的性價比旗艦手機,華為也將推出摺疊屏產品,更不用說過兩天的 MWC 上還將有海量的智能手機新技術與我們見面。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在有可能會是行業大洗牌的 2019 年,魅族連產能問題都需要解決,很可能就回被這個問題拖累,進而雪球越滾越大,最後變成了雪崩。

除此之外,魅族的人事變動也在 2018 年引發了眾多關注者的目光:去年 6 月 20 日,魅族又進行了一次部門和高管的大調整,才拆分出去一年的魅藍又被收回,並徹底扶正李楠。對於這次人事變動,黃章表示:「這麼多年我沒管公司就是個錯誤。我回歸也是對前幾年公司策略和人事的否定,預計到明年我才能徹底把公司運行到我想要的軌道上。」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看來用了這麼多年,黃章老師才意識到自己在一家科技公司當甩手掌柜是不對的……

除此之外,魅族已經連續三年裁員,每次裁員的規模都在千人左右;線下直營店也關了一家又一家。當然這都不可怕,但是可怕的是有不少魅族的離職員工表示,魅族內部有的人希望自己被裁,拿到補償金的同時還可以找下一份工作。自己員工都對公司的未來不信任的時候,你很難指望魅族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有所作為。


?魅族的出路就是「第二梯隊」們的出路

翻看 2018 年國內的手機出貨量排行榜,可以看到整個手機行業正式從當年的「百舸爭流」變成了如今的寡頭遊戲。整個市場出貨量的 80% 都已經被頭部的六家廠商把持。

更重要的是,這六家廠商、四個集團除了銷量,每個集團都有自己獨到的競爭力:

蘋果自不必說;「華為榮耀集團」擁有巨額的研發投入和海量的技術積累,海外市場也是國內手機廠商難以企及的;「OPPO vivo 集團」擁有國內手機廠商最高的品牌溢價,以及無比強大的線下銷售渠道,印度市場方面和一加一起承包了高中低檔的手機;「小米集團」除了手機本身,幾百家生態鏈企業組成的 lot 矩陣甚至能在智能家居領域和蘋果掰一掰手腕。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這幾個巨頭已經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積累,無論是研發投入、營銷宣傳還是銷售渠道上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盤,可以說只要不犯大錯誤那生意只會越做越大。對於二線廠商來說,「活下去」已經變成了最重要的議題。

而魅族,就是國內手機廠商中第二陣營的代表者。

這個陣營中,有可以完全不依靠中國市場,甚至光靠賣元器件就可以活得不錯的三星;有風雨飄搖,瀕臨退場的鎚子;有資金鏈斷裂,轟然倒塌的金立;有被美國罰的抬不起頭的中興;還有索尼、HTC、一加等等的大小廠商。而與這些廠商相比,魅族無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這些廠商,曾經一起構建了當時千帆競渡的國內手機市場,然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手機廠商掉隊了。

2017 年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現分水嶺的元年,根據 IDC 的數據顯示,2017 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現了近 10 年來的首次萎縮。而在這一年中,魅族的產品線出現了巨大的問題,高端的 Pro 7 可能是魅族史上最失敗的旗艦手機。中低端手機也沒有特別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加之整個行業出現了萎縮,緊靠煤油們的支持也無法阻止魅族的衰落。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因此即便是 2018 年魅族接連推出了 15 和16 兩款比較不錯的產品,也難以阻擋魅族的頹勢,也讓魅族銷量和銷售額雪崩。

現在的魅族最需要做的就是找的一個具體的突破點,這個突破點不是一個什麼「小而美」、「惟精惟一」之類虛頭巴腦的標語口號,而是一個客觀存在的、能夠使上力氣的具體目標。

不過我猜魅族想的是盯緊 3000 元檔位,等小米漲價之後吃下這塊主流價位市場,結果沒想到天天吵著「追求高端要漲價」的小米守住了 2999 的陣地,一下打亂了魅族的定價策略。所以也難怪黃章這麼生氣。

現在的國內劇透們都已經逐步轉變了思維,從當初的玩命追求性價比轉變成了用更好的產品去追求更高的價格。這對於魅族這家有著巨大粉絲存儲量,而且還不是那種「下一代一定支持」,而是願意花真金白銀購買魅族產品的粉絲,這對於魅族「活下去」這件事情其實是非常有利的。換句話說,魅族只要做好產品,自然會有人買單。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更重要的是,魅族的困難從很大程度上說也是目前二線手機廠商集體面對的困境,如果魅族能夠找到一條能夠走下去的路並且成功追上大部隊,那麼說不定其他廠商也能夠跟著魅族一起走出困境。這不只是魅族的勝利,也是非寡頭的勝利。

我們不希望看到手機市場徹底淪為寡頭競爭的舞台,我們更希望看到小廠商用自己獨特的競爭力在這個市場中有尊嚴地活下去。

所以黃章老師,就別一天天論壇陰陽怪氣地論壇灌水了,趕緊打磨打磨產品,煤油們都等著呢!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撰文 / 愷倫

編輯 / 愷倫

責任編輯 / 纖塵

公眾號視覺 / 又耳

? 愛否科技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後台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黃章憤怒的背後,是「第二梯隊」們的無可奈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