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劫波研究系列之十二:不可篡改,加密與風險(1)

劫波研究系列之十二:不可篡改,加密與風險(1)


劫波研究系列之十二:不可篡改,

加密與風險

(1)




文 | 李凱龍


(01)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價值在於幫助數字世界打造一台合理係數的風險配置狀態機。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區塊鏈將在互聯網之後進一步擴展分散式的邊界。

(02)


我們的很多朋友讀到現在,大概對區塊鏈的印象還是有些模模糊糊。從協作開始,我們談到了博弈論,並在此基礎上闡明了我們對於未來經濟和組織變化的一些觀點。然而有關區塊鏈技術的細節,我們僅僅是在分布與共識的章節中抽象出了其中最核心的五個要點。

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它們分別是代表群體達成決策(共識)端的不可篡改、開源與開放,和代表個體利益訴求(分布)端的加密、激勵與協調預期,此外還有以上四個技術賴以發展的p2p傳輸網路。

這當中最為核心的兩項是不可篡改和加密,也正因為它們的存在,令區塊鏈變得有些與眾不同。或者說,

如果我們將區塊鏈所構建的體系視為一幢精妙無比的大廈,那麼讓這座大廈得以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上取得不朽地位的要義,就來自於不可篡改和加密。 

我們經常會聽到區塊鏈將顛覆互聯網這樣的言論,然而事實上,除了這兩項技術之外,其它三項在互聯網的結構中早已存在。甚至這兩項本身也並不是什麼中本聰的獨創,它們或多或少在互聯網時代就曾有過與之相關的不少運用。此外,我們還應該了解到,目前幾乎所有的區塊鏈項目,其實均是搭建在我們已有的互聯網之上。

正如我們在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區塊鏈只是將原來的資料庫轉換成「方形」的格子存放,並且以鏈式的結構將其前後單向相連(DAG即有向無環圖的排列方式與此不同,也正被應用於希望運用區塊鏈解決的類似問題的場景,但其是否屬於區塊鏈的一支目前仍存爭議)。

(03)

互聯網經過四十年的發展,本身已經聚集了大量頗具價值的數據。區塊鏈技術的初衷,是通過數據生產、存儲和分發機制的重新排列,進一步釋放這些數據的動能,同時解決現有網路體系下,數據安全性、真實性、可流動性、數據資產定價和個體數據所有權、隱私權等方面的問題。當然,如果設計得當,它還將進一步推動全部物理實體數字化的進程。

愈發強大的數字機器,正在吞噬著群體和個體之間原本清晰的邊界,原本屬於個體的利益也正在被這台巨型機器不斷蠶食。而誕生於社區中的區塊鏈,從一開始就包含了更多對於個體價值關注,從這個角度來講,

其核心價值也即是為人類進一步邁向數字世界打造一台更為精確的風險配置狀態機,以期更好地平衡二者的利益,同時降低整個系統的風險係數。

以中本聰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的先驅們早在互聯網誕生不久就開始了上面的探索,並且終於在密碼學中找到了這個武器(狀態機)。不可篡改和加密技術最終也是源自於密碼學的相關理論。由於區塊鏈和互聯網之間存在著莫大的聯繫,並且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互聯網的一種延續和升級,因而在正式談論區塊鏈技術之前,先讓我們完整地了解一下互聯網的發展歷程。

(04)

互聯網最早源自美國的高級研究計劃署(ARPA)。1969年,兩台分別交付給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斯坦福大學研究院的介面信息處理機,首次嘗試使用超過350英里長的租賃電話線路通信。這是由該機構主導研發的阿帕網(APRANET)的第一次傳輸,阿帕網也就是我們今天所普遍使用的互聯網的雛形。


互聯網誕生的原因,來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蘇冷戰時期,美國軍方抗核打擊通信體系的建設。在劍橋大學的喬尼·賴安撰寫的互聯網歷史書籍《離心力》中,描述了蘭德公司的巴蘭對於避免傳統中樞式網路可能遭遇的一次性毀滅打擊的改造設想。

在巴蘭於1962年撰寫的《論分散式通信網路》備忘錄中,他描述了這種採用沒有中心點,並有冗餘可供使用的分散式網路的工作原理。有了這樣的模型,哪怕敵軍摧毀了大範圍的通信設施,美軍依然可以憑藉剩餘的節點可靠地指揮核力量。

這在當時屬於非常激進的設想,如果巴蘭提及的理論得以實施,

等於是在上百年構建的強大的中心化範式的工業體系之外,重新建構出一套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數字生態。為了實現以上想法,就要把兩門八竿子打不著的學科——計算機和通信結合起來。

(05)

這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非常不可思議,我們很多從事金融和科技工作的朋友都知道TMT這個英文縮寫(Technology, Media, Telecom,是科技、傳媒、通信行業的統稱),但在幾十年前,它們之間並不如我們現在日常觀念中的那般密不可分。

巴蘭大膽的提議最終並沒有在等級森嚴的軍方內部得以實現。1966年,由美國國防部發起設立的研究機構ARPA,基於讓其位於全國各地研究中心的大型計算機間方便溝通的目的,再次啟動了分散式網路通信的項目,並最終促成了1969年阿帕網的誕生(後來被網速更快的NSFNET於1990年替代)。

伴隨著計算機之間網路連接的不斷成熟,通信媒介開始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在極客和草根精神的引領下,互聯網進一步向著開放的道路前進。在從軍用漸漸進入民用之後,它逐步打破了之前由AT&T等公司主導的封閉式的通信網路,促進了數據的自由流動,最終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分散式的繁榮時代。


(06)

我們在論述區塊鏈框架的時候就曾經提到,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乃至宇宙的演化,都遵循發散與收斂、分布與共識交替的規律。這其間的核心因素我們可以簡單地用熱力學第一定律來理解,即能量守恆。

由於這一特性的存在,當支撐發散的能量不足的時候,物質就會逐漸收斂起來。相反,收斂的時間久了,能量又有往別處擴散的衝動,也便促成了新一輪的發散。人類歷史上的興衰更替也大抵如此,中國作家羅貫中就曾在《三國演義》中寫到:「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如果說人類歷史的分分合合還顯得過於宏大,不便於我們理解事物的細節和本質,那麼就讓我們將目光集中於互聯網所屬的現代通信媒介的變遷。

哈佛大學的學者吳修銘在其著作《總開關》中,完整地梳理了美國通信業的發展歷程——從電話、廣播到電影、電視直至最近的互聯網,期間都經歷了無數的分合交替。

(07)

以電話業為例,1876年,初創公司貝爾通過專利訴訟,並藉由當時以電報為主業的西部聯盟公司身陷惡意收購泥沼的機會,一舉從其手中搶下了電話市場的份額,打破了西部公司的壟斷地位,成功實現了電話市場的「分布」。

1907年,摩根控制了貝爾公司,驅趕了原來的管理層。藉助資本的力量,貝爾公司掌握了西部聯盟公司多數的股票,從此擁有了全國性的電話網路,完成了由新興力量向壟斷巨頭的轉變(共識)。同時期,AT&T從貝爾公司的子公司變為其控股的母公司,這一壟斷周期一直持續到1984年。

接下來,在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國家安全局等政府機構的干預下,AT&T經歷了一次先分拆,而後再次合併的過程。在貝爾公司的第一個壟斷周期當中,我們在上文中提到的阿帕網誕生了。

(08)

*文章為作者李凱龍原創獨立觀點。 未經授權, 禁止擅自轉載。

*李凱龍,數字機構劫波科技創始人兼CEO。

李先生就讀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法學院獲得碩士學位,擁有香港中文大學mba及北京外國語大學語言文學學士文憑,並被公派到歐洲多個國家留學。李先生曾供職中美頂級的一/二級市場投資及基金;曾於騰訊從事研究與投資工作,期間在騰訊研究院擔任首席研究員;曾出任中國五百強佳兆業金融控股總裁助理職務,負責戰略業務規劃及金融/科技/消費板塊的投融資和運營管理。李先生還是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及研究生課程講授學者,並為清華大學院系校友會之理事。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霧滿攔江 的精彩文章:

奇葩實驗室|我不合群,難道不可以嗎?
老霧要放假啦!

TAG:霧滿攔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