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流浪地球》里的三個啟示!這位校長在開學典禮上說給學生聽……

《流浪地球》里的三個啟示!這位校長在開學典禮上說給學生聽……


導 讀

這個春節檔,您看《流浪地球》了嗎?作為「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的一部優秀電影作品,它以宏大的想像和感人的家國情懷收穫了無數觀眾的點贊。

《流浪地球》為何如此令人感動?在今年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的開學典禮上,校長陳永平總結了三個啟示,與同學們暢談《流浪地球》,其

育人情懷和

對新學期的期盼,也暗含其中……




來源 | 人民教育(irenminjiaoyu)   

各位同學,新年好!

首先,祝各位同學在新年裡漂漂亮亮、順順利利、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當然最重要的是學業天天向上,特別祝福我們高三的同學夢想成真。

每年開學典禮總要與同學們聊一個話題,今年聊什麼?前兩天我用心想了想,還是聊聊這個春節一部電影熱片——《流浪地球》。這是大劉的文本,郭帆的作品。《流浪地球》探討了哲學界經典話題「我們往哪裡去」?這個問題抓住了觀眾的心,撥動了人類內心深處最弱的弦。

其實,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也應當追問一下自己「我往哪裡去」。

我今天不講哲學,我也講不清楚。我想自己從觀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后的思考里,談談我對各位同學在新的一年裡,當然更多是在今後的人生路上的一些建議。

我今天想談三個觀點:

與家國同心、與情感同在、與信念同行。


01


不拋棄、不放棄:與家國同心


據說《流浪地球》在北美和世界其他各地上演,外國朋友的評價是,中國人真浪漫,真有想像力,會帶著地球去流浪。的確,我個人也特別喜歡《流浪地球》這個片名,「流浪」這兩個字確實有詩意。在一個被動災難面前有了人的主觀的選擇,它是高於生活、是藝術的東西,也是這部電影的一種氣質。

《流浪地球》寫出了人對地球的珍愛和不舍,在災難面前,我們不能放棄,不能放棄對地球的情感,我覺得這也是這部電影特別打動我的地方。與此同時,我想這部影片還告訴我們中華文化為什麼可以綿延五千年。抵禦外敵用長城,貫通水系用運河,中國人一直靠自己的努力去跟大自然抗爭。當毀滅來臨時,美國人想的是建造諾亞方舟逃離地球,而我們中國人選擇帶著地球去流浪。地球從開始流浪到安全要多久呢?要2500年。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氣魄和膽識,像美國只有200多年歷史的國家可能不會這樣去想,也不敢想,而中華民族五千年,我們就會想到用2500年來實現地球從太陽系抵達恆星新家園,2500年的流浪,靠的就是中華文化的底氣,靠自己的雙手付出汗水以及心血來表達這種不服輸和永遠相信希望的精神。

原著者大劉給導演郭帆和《流浪地球》的評價是:《流浪地球》有著歷史片般的厚重感。這是一部建立在中國文化背景上的科幻電影。它很好詮釋了我們中國人對家園、對土地的情感。這部電影作為中國第一部硬科幻作品,充滿著中國人獨有的人文追求,從「家庭」延展到「家國」再到「家園」,同時又在影片中開拓出了中國式的親情關係和根植中國人心的「戀土」情懷。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也許在很多領域,標準和前沿乃至話語都掌握在先發達起來的西方人、西方文化手裡。以至於很長時間內,我們以為好的東西就是他們所樹立的那個樣子。但是現在我想告訴同學們,我們中國的年輕人一定要有文化的自覺和自信,因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里有情義、有情結、有情懷。從《流浪地球》的熱播和好評來看,現在我們的價值觀念也正日益成為世界的主流。譬如影片中最終的任務雖然說是由中國人提出並且來實施和完成,但是整個《流浪地球》計劃是全人類群策群力的結果,也是這個片子的主旨。

為了讓地球和人類生存下去,實現這樣一個共同目標,全人類團結在一起,共同奮戰與抗爭。影片用藝術手段表達出「和而不同」的理念,有著非常積極正面的主流價值觀的引領。這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我們當代中國人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同學們,我們現在在上海的校園裡讀書,將來你們也許,不,是一定,會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作為老師,我希望你們能夠永遠記得自己是上海人、是中國人,記著你們腳下的這片黃浦江澆灌的土地,記著你們的黃皮膚黑眼珠,記著你們的家園和家國。

無論我們走到哪裡,我們都要與家庭、家園、家國同心,永遠不拋棄、不放棄。

02


有厚度、有溫度:與情感同在


同學們,今天我們處於怎樣的一個時代?在線化、自動化、數據化已經讓人工智慧超越我們的想像。一些對於人類來說「特別理性」的能力,比如現代性所推崇的形式化、概念化的知性能力,或對明確的因果關係、利害關係的把握和計算的能力等,已經是人工智慧可以相對輕易地擁有的低級能力;而與之相比,人類實際生活中常見的直觀性、意向性的辨識、思維和感受能力,對人工智慧來說卻是相當困難的,直到最近才在某些方面達到了人類的平均水平。

我一直以為,理性與情感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在同一片空間中,過度壓縮任何一方都是危險的。我印象深刻是,《流浪地球》電影里空間站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莫斯」在地球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以理性的方式選擇了逃逸。而吳京扮演的中國航天員卻燒掉了人工智慧硬體,手動駕駛著空間站去點燃木星。以至於人工智慧機器人「莫斯」對吳京說,「讓人類完全服從理智,真是一種奢求」。這說明,情感恰恰是人類區別於冰冷機器的地方,在理性和科技的成就背後,在災難面前,讓人的生命充滿厚度的正是人的親情愛情和友情。越是在工具理性發達的現代社會,我們更要發掘我們人類生命的厚度和溫度。

所以,我希望我們的學校教育能夠把你們培養成兼具理性和情感的人。

希望你們在高中及今後大學的學習生活中,不僅要鑽研精深的科學知識,更要滋養自己的人文情懷。這樣的人文情懷就是我們要有大愛:要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愛社會、愛國家、愛我們人類所創造的這個世界。就像《流浪地球》展現的並不是高昂的民族主義情感,而是一個逆轉性的國際大營救。從個人到救援隊,從組織到國家,當每個國家的人都開始放下個體的我,去投身拯救地球的行動之中時,人類得救了。《流浪地球》的結局是超越性的。將情懷落在了民族主義讓位於國際主義之上,將視野放在了全人類的自我拯救之中,將所有的表達都展現在了人類的大愛之間。

有句猶太格言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我在想,上帝的笑或許並不是為了嘲弄我們人類思維的膚淺和局限性,而是對人類的情感、智慧、意志和成長的會心一笑。希望你們能夠做一個不僅會思考的人,更要成為一個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人。

03


能選擇、能擔當:與信念同行

因為《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熱映,最近在網上還看到不少幕後的花絮花邊。我今天想提及的不是吳京免費打工,毅然資助的故事。而是導演郭帆拍這部片子時所遭遇的挑戰、質疑和艱難的故事。

據說由於中國優質科幻片長期以來一直處於「缺席」的狀態,當傳出「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的作品將由本土導演執導的消息時,粉絲們都大呼「不要中國人拍!不要中國人拍!不要中國人拍!」但面對這樣刺耳的質疑,郭帆還真不信這一套。他說「因為喜歡,很多事情都變得沒有道理。」 但要真正打造出能媲美好萊塢大片的「中國製造」科幻電影談何容易,既沒有成熟的工業體系、也沒有珠玉在前,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郭帆在拍攝《流浪地球》時也曾坦言:中國的科幻電影沒有前人鋪路,一切都在摸著石頭過河,甚至要憑空創造出很多以前不存在的部門。這個執拗的山東硬漢,光是劇本就寫了一年兩個月。

且劇本完成之後,郭帆又帶領他的團隊用了7個月時間,請4位中科院科學家協助他們為《流浪地球》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世界觀。3000張概念設計圖、10000件道具製作、100000延展平米實景搭建,都是這個「瘋子導演」為實踐這一科幻夢做的最大努力。把這個「夢」造好,執著的郭帆最終精雕細琢了四年的時間,而這一時間跨度可以產出9.6部《小時代》,賺到快錢或許可以繞地球一圈。

同學們,你們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我希望你們能選擇、能擔當。希望你們從郭帆「因為喜歡,很多事情都變得沒有道理」中受到鼓勵,希望你們能毫無道理去選擇喜歡某個學科、某專業,甚至某個異性。

作為老師,我還想附加贈送你們兩句勵志的話,希望你們「選擇正確而非容易的路」、希望你們「在自己選擇的路上負重前行」

就像郭帆和他的團隊用《流浪地球》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硬核時代。也許多少年後,我們都要仰望這部電影。我更看重這部電影更大的價值,是它選擇知難而上,不怕暴露自己的不足,但是努力解決最重要的問題。

它選擇硬磕技術,所以收穫了可信的視覺細節;它選擇堅守類型,所以保住了劇情的持續動力;它選擇直面崇高,所以才能站上行業最高的競技場。

同學們,今後當你走上事業的奮鬥之路時,老師希望你們能以擔當的情懷去選擇當開路者。也許開路者是艱辛的、孤獨的,但承擔重任、迎接挑戰、開創一個時代的感覺,會讓人興奮,更會讓人體會到生命的真諦和真正的價值。

最後,我想以大劉在原著中的一句話來結束我的演講,

「我們必須抱有希望,這並不是因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在前太陽時代,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擁有希望,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

同學們,讓我們在這個美好的新時代里做一個有信念、有希望的人!

喜歡,就給我一個

「好看」

灼見 2019

?

作者:

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校長

陳永平

。本文選自微信公眾號:人民教育(ID:irenminjiaoyu)。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 


??翟天臨人設崩塌後,另一位學霸被挖了出來:三個博士學位的他才是娛樂圈王者啊!



??日本人的自律與細節控到什麼程度?搬個行李都能爆紅網路……


??46歲王景春摘冠柏林影帝: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快滿100歲的「國寶級」藝術家:美了一個世紀,誓將優雅進行到底


??我被陳更迷住了!你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樣子真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TAG:灼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