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帶娃開車出行 勿忘帶上這份「防止寶寶暈車」小貼士

帶娃開車出行 勿忘帶上這份「防止寶寶暈車」小貼士

現如今有車一族越來越多,駕車也成為了大眾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但令很多家長苦惱的是,帶孩子出門暈車了怎麼辦?為什麼兒童相較於成人更容易暈車呢?

帶娃開車出行 勿忘帶上這份「防止寶寶暈車」小貼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2013年10月2日,在江蘇江陰如泰運河大橋京滬高速(駛向北京方向)段大面積堵車,一名父親抱著孩子下車休息。(索向魯/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前庭是人體平衡系統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在日常生活中,人出現眩暈癥狀,如暈車、暈船等,往往跟前庭的失衡有關。

由於4歲前孩子的前庭器官功能正處在發育階段,因此孩子的暈車癥狀比大人更重、更普遍。當孩子乘車、船時,行進中的車輛、船隻上下顛簸,導致孩子的頭部位置不斷改變,並且車輛、船隻的加速、減速使身體作直線變速或旋轉運動,這樣就會使孩子的前庭器官受到較強的刺激,如果刺激太強,超過前庭器官的耐受限度,造成姿勢調節障礙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就會出現眩暈、噁心、嘔吐、出汗、流涎、精神不振及無力等反應。但孩子4歲以後前庭器官功能將不斷趨於完善,暈車的癥狀會逐漸減輕甚至消失。

為了避免孩子暈車,太原市婦幼兒保科醫生王玉亭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是適當飲食,出行前別讓孩子吃太飽,太油膩;

二是盡量保持車內空氣流通,可以讓孩子聞新鮮橘子皮、薑片等緩解癥狀;

三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如講故事、猜謎語、玩玩具等。

如發現孩子有暈車癥狀,家長們可以適當用力按壓孩子的合谷穴,或者用大拇指掐壓內關穴來減輕暈車癥狀。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中間的虎口處,內關穴位於腕關節掌側,腕橫紋正中上兩寸,即腕橫紋上約兩橫指處,在兩筋之間。

最後,家長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兒童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藥物很容易進入中樞神經,並會對神經系統發育產生副作用,所以8歲以下的孩子盡量避免使用暈車藥及長效暈車貼。

本文由山西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小兒科副主任醫師張烈萍進行科學性把關。

帶娃開車出行 勿忘帶上這份「防止寶寶暈車」小貼士

(責編:王家婧、姚欣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