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秦始皇陵(二)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秦始皇陵(二)

秦始皇死後不久,農民起義的浪潮就席捲了全國。秦始皇陵規模宏偉,陪葬豐富奢華,當時許多人都對陵寢中的財寶「非常關心」。據《漢書》和《水經注》記載,公元前206年,項羽攻入咸陽城,他大肆劫掠財物,30萬人運了30天還沒有運完。他還縱容手下兵將,將秦始皇陵墓鑿毀。

此後不久,又有牧羊人尋找遺失的羊,持火把進入墓穴,不慎將陵墓徹底燒毀,大火延續燒了90天都沒滅。據說,方圓數十里的陵區地面,也隨著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坍塌而下陷了好幾米。兵火之患,使得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築蕩然無存,地下埋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此後,東漢末年赤眉起義軍、魏晉後趙時期統治者石勒和石季龍、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軍等都盜掘過始皇陵。

雖然記載秦始皇陵被盜掘的史料很多,但也有人認為始皇陵的地宮始終沒有被真正打開過。司馬遷寫《史記》時距秦始皇入葬僅百餘年,《史記》中有專門篇章論述秦始皇,但對陵墓被毀一事,卻隻字未提,而六百年後的酈道元卻做了詳細記述。這不符合常理。

加之為了防範盜竊,墓室還設計了許多防盜墓措施。據說地宮的周邊填了一層很厚的沙子,形成沙海。這是秦陵地宮的第一道防線,如果盜墓者挖洞進入墓室,就會被流沙所埋斃命。皇陵中還設有暗弩,盜賊進入秦陵觸動機關時,強弩射出利箭,無人可躲。

與暗弩配合的還有陷阱等機關,盜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會掉入陷阱中摔死。此外,秦陵地宮中有大量的水銀,水銀蒸發的氣體中含毒,也會把盜墓者毒死。由此可見,秦始皇陵的防盜體系是相當嚴密的。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考古工作者對秦始皇陵進行了探察。考古工作者在地宮只發現了2個盜洞,一個在陵東北,一個在陵西側,盜洞直徑約 90厘米,深達9米,但離陵中心還差250米,都沒進入地宮。

考古工作者還用先進的儀器探測到地下確有大量的水銀和金屬存在,其含量指標都超過正常值幾十上百倍。

根據封土層未被掘動、地宮宮牆無破壞痕迹以及地宮中水銀有規律分布和數值超標等情況,可以得出地宮基本完好、未遭嚴重破壞和盜掘的結論。如此看來,班固、酈道元所說的項羽掘墓、地宮失火之說是不可靠的。

也許,當年項羽盜毀的只是陵園的地上附屬建築。如確實如此,始皇陵將是一座舉世無雙的地下宮殿,我們期待著最終解開謎底的那一天。(圖片來自於網路)

如果您喜歡,請掃描下面二維碼,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風漢韻 的精彩文章:

寫意花鳥畫筆鋒使用詳解(6)
文化傳承的命脈——篆書

TAG:秦風漢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