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個女人誓要和特朗普纏鬥

這個女人誓要和特朗普纏鬥

左圖:佩洛西 右圖:特朗普

本刊記者/李靜

本文首發於總第888期《中國新聞周刊》

不顧國會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的抵制,也不顧共和黨內部的反對聲音,華盛頓當地時間2月15日上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國家緊急狀態」行政令。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濫用總統權力」「蔑視法律」的譴責,則是特朗普要面臨的更嚴峻挑戰,他也面臨著可能被提起訴訟的風險。

特朗普可以藉由「國家緊急狀態」跳過國會,獲取足夠的資金用於修建南部邊境牆。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一位白宮官員透露,特朗普預計能籌集到80億美元修建邊境牆資金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研究員倪峰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目前佩洛西只是口頭譴責,但是少數族裔群體是民主黨的基礎選民,而特朗普的修牆計劃針對的正是這部分人。因此民主黨絕不會善罷甘休,代表民主黨的佩洛西將和特朗普繼續纏鬥下去。

「修牆」鬥法

民主黨人佩洛西自今年1月3日當選眾議院議長以來,一直圍繞著「修牆」問題與特朗普「鬥法」。在正式當選當天,佩洛西就推動眾議院投票表決新撥款法案,以早日結束部分聯邦政府機構「停擺」局面。

自2018年12月22日至2019年1月24日,由於特朗普與民主黨就撥款問題始終僵持不下,導致美國聯邦政府一些部門停擺,創下35天的美國政府史上最長關門紀錄。期間,80萬聯邦僱員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美國因此遭受的損失可能達到30億美元。

1月16日,佩洛西以政府停擺導致的安全問題為由建議特朗普推遲其原定於1月29日的國情咨文演講,或者以書面形式向國會提交國情咨文。此事發生後不到24小時,特朗普就動用自己作為美軍最高指揮官的權力,拒絕為佩洛西的阿富汗訪問行程提供軍用飛機。隨後,雙方互致信件,進行幾輪隔空喊話。

最終,這輪「鬥法」以特朗普做出讓步、推遲國情咨文演講而結束。隨後,特朗普在1月25日簽署臨時撥款案,為「停擺」機構撥款3周,並於2月5日在國會發表了上任後第二次國情咨文演講。

為避免美國聯邦政府再次關門,民主黨和共和黨緊急協商,於2月11日達成初步一致,並在14日通過一份總額超過3300億美元的撥款法案。不過,這份法案僅同意撥款約14億美元用於在美墨邊境指定地區新建約90公里的隔離物,遠低於特朗普此前要求修建邊境牆的57億美元。

對於作為特朗普重要競選承諾的「修牆」問題,顯然他沒那麼容易妥協了。於是,特朗普另闢蹊徑宣布美國南部邊境出現「國家緊急狀態」。特朗普稱,毒品和人口販子以及其他犯罪分子「正在入侵美國」,邊境牆將有效遏制這些問題,訴諸行政而非立法手段是為了「更快地造牆」。他表示,即使此舉遭遇法律挑戰,他也有信心「打贏」。

特朗普難以逾越的一道坎

特朗普在國會大廈發表他的第二份國情咨文時,南希·佩洛西伸直雙臂帶著意味深長表情的誇張鼓掌姿勢,被網友戲稱為「史詩級鼓掌」。儘管佩洛西次日表示,她向特朗普總統伸出雙臂鼓掌時並沒有諷刺的意味,但鼓掌照片還是一夜間就火遍社交媒體,成了當時表示諷刺的最流行表情包之一。

今年78歲的佩洛西,曾在2007年至2011年擔任過國會眾議院議長,是美國國會成立218年來首位女性議長,也是有史以來職位最高的女性聯邦官員。這次掌管眾議院,是她時隔8年後再次出任這一職位。

佩洛西屬於民主黨左翼,政治立場鮮明。她支持寬鬆移民政策,關注人權問題,儘管是天主教徒卻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2003年,小布希總統發動伊拉克戰爭時,佩洛西是眾院126名反對出兵伊拉克的民主黨議員之一,此後又一直強烈批評布希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奧巴馬總統提出醫保改革法案後,她是主要的推動者。

「佩洛西是非常典型的自由派民主黨人,而且這麼多年來她的立場從來沒有變過,可以說她代表了最看不上特朗普的那批人,在政治理念上,與特朗普完全對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研究員倪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2018年中期選舉,民主黨奪得眾議院控制權後,佩洛西就表示要「恢復憲法對特朗普行政當局的制衡」。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韋宗友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作為一個長期活躍在國會的老牌政客,佩洛西有相當大的勢力以及老練的政治手腕,「政治鬥爭相當有一套」。

此次中期選舉中,佩洛西在三個月內通過71場籌款活動,為民主黨籌得1.29億美元。從中期選舉投票的11月6日至黨內正式提名議長的22天之內,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佩洛西在黨內受到一些年輕議員挑戰,但是她在短時間內至少成功使66名議員回心轉意轉而支持她,最終獲得提名。

在奧巴馬政府時期,佩洛西被認為是2010年醫保法案在國會通過的最大功臣。《紐約時報》和《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等媒體2010年3月報道稱,就在醫保法案推進面臨重重困難,奧巴馬開始打退堂鼓,打算放棄一攬子解決醫改問題時,是佩洛西堅定的立場,使奧巴馬確信推動醫改法案整體通過是最正確的選擇。佩洛西還四處遊說拉票,就在投票前一周,她還一刻不停地跟態度搖擺的議員交談。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評論稱,「佩洛西長期以來一直是一位出色的立法謀士和拉票能手。」

「遇到佩洛西這樣一個富有經驗又很有政治智慧的政客,可以說是特朗普在國會難以逾越的一道坎。」 韋宗友說。

1月3日,佩洛西就任眾議院議長几個小時後,特朗普就突然現身白宮例行記者會,繼續「推銷」邊境隔離牆方案。美聯社報道稱,這是特朗普2017年1月就任以來首次在白宮例行記者會上露面並講話。

在以往與不同「對手」的交鋒中,特朗普向來口無遮攔,常常在自己的推特上進行人身攻擊。例如稱將他告上法庭的艷星丹尼爾斯為「馬臉」,稱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為「野生比爾」「偽君子」,稱參議員查克·舒默為「愛哭鼻子的查克」等。儘管特朗普在接受採訪和推特上沒少批評佩洛西,但目前為止他給佩洛西起的唯一綽號就是她自己的名字:南希。

傳記《特朗普背後的真相》一書的作者邁克爾·安東尼奧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這種稱呼要麼是想展示一種挺親密的關係,要麼是想通過去掉她的姓氏來貶低她。但如果這算是攻擊的話,那麼以特朗普的標準,有些異常克制。」

前眾議院議長哈斯特爾特的顧問、共和黨戰略家費荷里認為,特朗普對佩洛西懷著敬意,「與他怎麼對待別人相比,他對佩洛西始終保持著尊重,這對他而言是很好的政治策略。

兩黨裂痕越拉越大

美國政府和國會在預算問題上爭執不下導致政府關門,歷史上屢見不鮮。但此次關門之所以惹人注目,除了特朗普和佩洛西的極強個性帶來的戲劇效應外,還因為移民問題涉及兩黨執政根基,也突出反映了幾十年來兩黨漸行漸遠的對立態勢。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自2000年起,美國的拉丁裔人口已經超越黑人,成為第一大少數族群,墨西哥是美國拉丁裔族群的第一大來源國。美國獨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在2018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稱,62%的拉美裔人認同或傾向於民主黨,而支持共和黨的拉美裔人只有27%。

美國拉美裔全國委員會2016年的一項調查數據則顯示,在過去的15年里,拉美裔的入學率大大超過了白人和非裔美國人。18歲以下的拉美裔人總共有1820萬,較2000年增加了47%。

當前圍繞拉丁裔選票的爭奪,很可能對今後幾十年內的大選形勢產生影響。倪峰認為,無論是為了現在的選票,還是未來的潛在選票,特朗普口中「想要翻越比登珠峰還難」的美墨邊境牆計劃,民主黨都會堅決地抵制下去。

「今天府院之爭愈演愈烈的局面,與特朗普遇事就要把人逼到牆角的行事風格不無關係,但同時也要看到,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民主黨與共和黨無論在國內經濟、社會議題還是宗教議題上,分歧已經越來越大。」韋宗友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1994年中期選舉中,共和黨在後來的眾議院議長金里奇帶領下,一舉奪得參眾兩院控制權,終結了民主黨連續執掌眾議院40年的歷史,被學界稱作「金里奇起義」,也標誌著共和黨近二十多年保守化的開端。到2010年,極端共和黨勢力掀起「茶黨」運動,至今餘波不絕,進一步將黨內溫和派和中間派的生存空間擠壓殆盡。

美國民調和政治類新聞網站「538」在2018年12月報道稱,政治科學研究人員使用動態加權提名評分法評估之後,認為現在國會中的共和黨人與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國會共和黨人相比,更加保守和右傾。前眾議院議長約翰·博納、俄亥俄州州長約翰·卡西奇等人在老布希時代曾被視為堅定的保守派,但近些年,他們在共和黨的基本盤選民心中,已經不夠「右」了。

與此同時,隨著更多年輕議員的加入,民主黨正朝著更加自由化的一端加速邁進。布魯金斯學會2019年1月一篇名為《最新民調顯示民主黨自由派壯大》的文章顯示,柯林頓時代,認為自己是自由派的民主黨人只有25%,但到2018年,這個比例上升到了51%。

韋宗友說,兩黨的分歧和裂痕越來越激化,合作越來越少,是現在修牆問題陷入僵局的根本原因

從修建隔離牆兩黨互相掣肘的局面看,倪峰認為,不管是金融監管鬆綁,還是廢除奧巴馬時代醫改政策,特朗普的國內議題都很難再推進下去了。在外交方面美國總統掌握很大的自由裁量權,下一步特朗普極有可能在外交上持續發力,為2020年的選舉謀求政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給病人打含瘧原蟲的血就能治癌?該療法在國外曾被稱為「暴行」
逃離周星馳(OK的)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