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教娃讀唐詩,我是這麼做的

教娃讀唐詩,我是這麼做的

教娃讀唐詩,我是這麼做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上一篇文和大家聊到了教孩子讀唐詩這件事並不是拔苗助長,相反,這其實是父母給予孩子一種特別的愛。但是教孩子讀唐詩的時候,請一定要用對姿勢,不然我們的愛就會變成孩子的負擔,孩子的天賦也會慢慢被扼殺。

辣媽根據自己的教導經驗,總結了4種教孩子背唐詩的正確方法,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看一下。

教娃讀唐詩,我是這麼做的


第一種:「寓教於樂」,在快樂的場景里教

過去我們總提倡「寒窗苦讀」的教育環境,認為孩子只有在嚴苛的教育環境下才能有出息和成才,甚至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大人還會拿著戒尺打手心教育孩子。

這顯然與當今主流的教育理念迥然不同,現在的教育理念提倡寓教於樂,我們需要在愉快的場景中教孩子讀唐詩,比如孩子總是樂此不疲的親子遊戲。

我家娃最喜歡和我玩一個「人肉升降滑翔梯」的遊戲,我躺在瑜伽墊或者沙發或者床上的時候,她就會扶著我的膝蓋坐在我的腳上,然後我教一句她讀一句的時候,我就會把她抬起來一下,等教完四句的時候,我就會提醒她「媽媽牌滑翔梯即將起滑,請妞妞選手做好準備」,然後把腳突然抬高,她就會「咻」地一樣滑到我的胸前抱住我。

這個遊戲每次都能把她逗得咯吱笑,然後纏著我再來一次。毋庸置疑,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唐詩的效果顯著,同時還能增進母女兩人的感情。這真是個非常親密又開心的親子互動,我這個老母親還能順便練練腹部核心。

教娃讀唐詩,我是這麼做的


第二種:不求理解詞義,只求朗朗上口的樂趣

前文曾經提過格蘭·多曼的「右腦開發理論」的分析表明,2-3歲的兒童正是一個可以無意識體會到各種語言本身所具有的的節奏和音律的黃金時期,孩子在讀唐詩的時候,並不需要理解一首唐詩里所蘊含的每一個意思,他們只需要體會到這首唐詩朗朗上口的樂趣,讀起來就和唱歌一樣快樂。

教娃讀唐詩,我是這麼做的


第三種:誰說唐詩不能唱唱跳跳

和搖頭晃腦讀唐詩不一樣,2-3歲的寶寶正是喜歡瘋狂模仿大人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小小引導一下,小淘氣就會欲罷不能地開始「玩唐詩」。

比如我再教讀《夜宿山寺》這首唐詩時,對於「危樓高百尺」我的演繹是雙手合十舉過頭頂,然後娃也有模有樣雙手合十努力舉過頭頂「危liu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伸出手出來摘星星,「不敢高聲語」噓一聲後就用雙手捂住嘴巴,「恐驚天上天」最後用手指指天上,又噓一下……

看,詩詞和舞蹈結合起來,不僅能幫助孩子對詩詞的意境有個初步了解,對記憶也會一種條件反射,還能幫助老母親把熊孩子管理好,消耗一下他們元氣,好多吃一碗飯!

教娃讀唐詩,我是這麼做的


第四種:用孩子的語言進行情景解讀

這個就需要老母親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場景然後和詩詞進行情景聯繫,然後用孩子習慣的語言和辭彙給孩子一一道來。

比如帶著她在陽台上看太陽落山,我會指著太陽說「看,太陽公公拍下山啦,白日依山盡咯。」比如帶著她倒洗澡水,一邊倒一邊笑嘻嘻地說,「呦~黃河入海流咯~~」

我家小區有些地方能看到廣州塔,我便會指著廣州塔說「這就是媽媽和你說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們登得高高,看得東西就多多……」。指的次數多了,小傢伙現在只要路過廣州塔就會條件反射來一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高高,看多多。」娃奶聲奶氣,又一臉認真,總讓我忍俊不禁。

娃的平凡生活因為唐詩而變得詩情畫意,讓我們一起和孩子進入唐詩的世界吧!只要孩子樂意,不管是讀是唱是誦是演,我們做父母必定奉陪到底,與娃「愛纏綿,永相隨」。

教娃讀唐詩,我是這麼做的


歡迎來到辣媽菲也,讓我和你一起嘮嗑嬰兒屎尿屁和婚姻百味

辣媽菲也(spicymom2014),從神經大條、沒心沒肺的文藝青年,變身三頭六臂、金光閃閃的媽媽;從通信業世界500強海外骨幹,變身回國女性創業者;從科學育兒、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窺婚姻、女性覺醒;願我像一個人格鮮明的閨蜜,一路陪伴你左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