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

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

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所謂聲聞乘是以聲教而修,以聲教就是依佛所講過的來修,但是心無旁騖,專修。他心路歷程很短,所以說聲聞乘要成就很快,原因就在這個地方,因為它心路歷程短嘛。它會不會錯呢?通常不會錯。為什麼?依聲教而修,依據佛所說的來修,這個不會錯的。當然這當中也會有叉路、有岐途,但那些都可以調整。

那麼聲聞乘來講,通常我們講的是直接修五停心觀,然後就是由普通的世間定,欲界定轉入到色界定,也就是禪定。這個時候四大都會產生變化,會進入那樣的一個境界。那所顯現的神通是真正的神通,依聲聞乘而修的會有,我們四大地水火風所組合的這個色身,會產生變化,然後才進入初禪定。初禪是色界天,所以修到初禪的人可以升到色界天。二禪升二禪天,三禪升三禪天,四禪的升四禪天,是這樣來的。不是你那邊坐一坐就坐到色界天去了。你要是一般的入定,欲界定只在欲界天裡面,還沒達到那個禪定的境界。

所以這個部分來講,他能夠專修心無旁鶩。所以修這個法門的人很容易,而且很快,他會放下世間事。你罵他、打他、揍他,他都不會在意。他管你公司倒閉不倒閉,反正他這個心在這個地方,要趕快成就。所以我們說心路歷程比較短。

獨覺乘就不一樣了,他獨自思考,獨覺嘛。獨覺是聽過佛說法以後自己去推敲的,主要是獨自思考。這種人觀察力很敏銳,所以不一定講十二因緣,現在我們都講十二因緣。獨覺乘最初從六因緣、九因緣、十因緣、十一因緣到十二因緣,是逐漸發展出來的。所以早期的獨覺是六因緣,後來九因緣、十因緣,現在叫十二因緣是沒有錯。這是指他很敏銳的觀察當中,把這個生住異滅、成住壞空,一個人的生老病死,過去、現在、未來他作一番觀察,思考很微細。他的心路歷程很單純,雖然很單純,比剛才聲聞乘的心路歷程來得長。他有一個循環,他了解這種狀況以後破了這個循環,所以他出三界去了,這是小乘、中乘之間的差別。

那麼大乘,我們叫作菩薩乘。菩薩乘跟前面兩個不一樣。他能夠廣集思路,激發想像力。所以大乘修學人心量要廣大,修學大乘的人假如執著於一個法門上面,你那是標準的聲聞乘。執著在一個法門上面,你用什麼名詞都沒有用,這裡講的是心路歷程。你說是什麼乘、什麼乘,大概怎麼了不起,那嘴巴講的不算。你的心路歷程,你能不能夠集思廣義,廣集一切思路,乃至外境的一草一木,乃至內心的一舉一動、起心動念、思想行為,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中,二六時中,一切人事時地物,衣食住行,都是你激發想像力的一個媒介。因為你的心量那麼廣大,所以他的心路歷程就很廣、很深而且很長。不一樣啊!這個地方不成就則已,要成就就很大。

為什麼不成就則已?因為它成就很難。聲聞乘要成就很快,他從單一來下手。現在很多人修學法門都叫作大乘行者,但他修學的就是很短的心路歷程,要求趕快成就的。我們從你的心,從你的用心上面來分辨、來了解,我們不管你的法門怎麼樣,也不管你的廣告,你的口號是怎麼喊的,那些都沒用。你要注意,口號廣告是絕對害死人的,尤其在修行上面。儘管你喊的口號是多美麗,你的心是捏成一個小乘的那個部分,那你就是小乘了。是看你的心塑造成什麼樣子,而不是嘴巴講的那個部分。

但是我們要知道,這是很危險的事。因為一般人容易被廣告和口號引導錯誤,跟著去了。你要是能夠從這當中想到說,哎呀,這樣不對喲!你是具足善根福德因緣!你能不能想像的到?世間法如此,出世間法也一樣啊!出世間法它有一個特色是你當下可以轉過來,這一點是世間法做不到的。煩惱即菩提,錯誤是錯誤,我這麼一轉馬上就變對了,那個是真的轉了,而不是嘴巴講一講就轉了,不一樣,那個心念力,所以我們說佛法是心地法門,關鍵就在這個地方。

擷自《六十華嚴》

讚賞、聆聽、接納

珍惜、尊重、感恩

圓融、廣大、包容

大華嚴寺全球資訊網:http://www.huayenworld.or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真空&妙有
佛經中寓言式的語言模式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