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孔子最不喜歡的學生,為一件事還罵出了千古名言

孔子最不喜歡的學生,為一件事還罵出了千古名言

孔子不光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而且還是偉大的教育家。他開創了儒家學說,培養了七十二賢徒,被後世盛讚為「萬世師表」。一個普通人家多生了幾個孩子,父母親都不可避免有所偏心,那孔子在七十二名徒弟之中,最不喜歡誰呢?

這個答案並不難回答,那就是宰予,字子我,又稱宰我。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殺了我吧」!也不知道他的父母為什麼要給兒子取這樣一個名字,但這顯然也不是孔子不喜歡他的理由。

那是因為宰我學問不夠嗎?顯然也不是,孔子門下最出色的十個學生合成為孔門十哲,他們是按照「德行」、「政事」、「言語」、「文學」四個類別篩選出來的,宰我就是「言語」科之首,排名還在子貢的前面。口才這麼出色,學問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孔子討厭宰我,大概還是因為這個學生個性太鮮明,與孔子的思維觀念有所區別,而且宰我的口才好,明顯看得出孔子在對宰我的教育中顯得力不從心。

宰我剛剛拜在孔子門下時,就對孔子說:如果父母去世了,守孝三年是不是時間長了一些?這三年時間,禮儀、音樂都會生疏,造成禮崩樂會的後果,我看守孝一年足夠了。

對於這個問題,孔子也沒有思考過,一時無言以對,只好問宰我,如果只守孝一年,會不會心安。宰我則毫不猶豫地說:心安理得。

孔子只好說:那既然你覺得心安,就那麼做吧!等到宰我退出去之後,孔子這才想到反駁宰我的理由,他對其他學生說:宰我真不是君子啊!孩子生下來三年,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守孝三年是天下應守的道德。

不過這有什麼用?孔子當場並沒有駁倒學生。緊接著不久,孔子又被宰我問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如果是一個君子,聽說另一個君子掉到井裡了,他應該跟著跳下去嗎?

說實話這個問題問得無厘頭,如果君子都這麼傻,一個個都死絕了,那世界上真的是惡人當道了。幸好孔子這次早有防備,告訴宰我:當然不可以!君子可以站到井邊去救,但卻不能深陷井中,君子可以被欺騙,但不能被迷惑。

這一次孔子算是搬回一城,但後來他聽說魯哀公與宰我的對話後,徹底對自己的學生失望。

那是魯哀公問宰我,祭祀土地到底要用什麼木頭來做牌位。宰我博學多才,馬上就告訴他:夏朝人用松木,商朝人用柏木,而在周朝剛建國的時候,是使用的栗木。

說到這裡就可以結束了,然而宰我又夾帶私貨,接著告訴魯哀公。周朝之所以要用栗木,其實就是要讓老百姓戰慄。

說實話,這充分說明宰我是牽強附會,無理取鬧。更為重要的是他傷害了孔老夫子的感情,因為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要恢復周禮。聽到宰我的這句話後,孔子竟然沒有用更犀利的語言反駁,只是敷衍地說:過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這些事情一點一滴都是導火索,爆發的時候是孔子在看到宰我在大白天睡覺的時候,他終於逮到了機會,憤怒地向自己的學生說出了一句千古名罵: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原來,當時的人是不時興睡午覺的,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時間很長,不用熬夜,休息好了白天應該很有精神。白天時光短暫應該奮發有為,所以孔子罵了自己的學生。

然而,就算白天睡個覺,教育歸教育,孔夫子的反應這麼大,恐怕還是因為不喜歡宰我的緣故。何況他針對這件事還說:對於宰我這樣的人,我不說也罷。起初我看待一個人,就是聽他的言語,直到遇到宰我,我才知道還要看他的行為!這也就是「聽其言而觀其行」的來由。

宰我也很慘,後來擔任了臨淄大夫,參與了田常之亂而被殺。這還不光是「宰我」,而且全族都被誅滅了,在《史記》中記錄了孔子的態度是「恥之」。看來,宰我真不得孔子得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洛神說史 的精彩文章:

TAG:洛神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