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別叫我爸爸,我沒你這樣的爸爸」新學期漸崩式輔導作業,爸爸瘋了,媽媽樂了

「別叫我爸爸,我沒你這樣的爸爸」新學期漸崩式輔導作業,爸爸瘋了,媽媽樂了






不久前,

丁香醫生與

小猿口算根據平台千萬小學生家長行為數據,整理髮布了《2018年十大家長輔導作業「後遺症」》報告。

報告中顯示,

90%的家庭里存在『甩鍋爸爸』,而身負孩子學習重任的媽媽大多存在健康問題。

為此,社會各界對缺席的爸爸頗有微詞。

江蘇省甚至針對這種現象擬立法反對「喪偶式育兒」,在《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草案)》中明確提出,父母雙方應當共同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義務,不得以離異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

或許各方的指責使爸爸們痛定思痛,決心做出改變。

於是,2019年春節剛過,新學期才剛開始,他們便立刻主動扛起了輔導孩子作業的大旗。

聽到這個消息,終於能從苦海中逃出來喘口氣的媽媽們自然樂開了花。


至於爸爸們······

嗯,男人理性,輔導作業的畫風不出意料是這樣:

其樂融融······


 


充滿耐心······

父慈子愛······

然而,美好永遠只是想像,擺在眼前的赤裸裸現實其實是這樣:

「爸爸,你別著急」


「你別叫我爸爸,我沒你這樣的爸爸」

「口算題還錯,算式還錯,這題怎麼弄,乘法···九九四十五,你生氣不?」

「你是上天派來收拾我的,但你還算仁慈。別人家媽媽都氣腦溢血了,我還沒被氣出腦溢血,我謝謝你啊大哥,我謝謝你」



什麼是拿命愛孩子?這就是了。

私以為,

當今社會,檢驗愛孩子的標準之一,就是輔導他寫作業。

沒輔導過孩子寫作業,說你這個爹媽當得有多稱職,估計真沒幾個人會信!

沒輔導過孩子寫作業的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這樣說?來,下面讓嬌媽帶各位進入輔導作業的血雨腥風現場。

a.

直接傷殘型

被氣到腦溢血;


 


被氣到心梗做手術搭支架;


 


還有氣到把自己吼聾的······

b.


性情大變型

淑女變潑婦······

溫文爾雅的老師也逃脫不了這宿命



c.


送車送房求助未來親家型

什麼人販子都不管了······只想著送娃


看著以上家長們的暴走崩潰狀態,再一次慶幸,還好目前減負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自2018年末發布最新減負新文件《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30條)》,2019年新學期開始,各學校已採取了相關的減負措施。

(註:深圳某小學的新學期通告)

當然,減負並不代表從此不必再輔導孩子寫作業了。



畢竟減少作業,並不是沒作業。




聽到這裡,各位家長也不用犯怵。雖然輔導作業風險多,但嬌媽仍敢摸著良心說:

今天輔導作業吃的苦,都會成為日後親子關係里的甜。


家長們千萬別盲目聽信所謂「陪寫作業是親子關係破裂的第一殺手」,下面,讓嬌媽給大家細數輔導作業背後隱藏的諸多好處:

第一個好處:能高效建立學習方法體系;

中國台灣知名教育專家董穎卿說:父母親自輔導孩子寫作業,也許進度慢一點,但不會錯過孩子建立知識的方法。

的確,自己親自輔導,可以了解孩子學習過程中思考問題的思路和邏輯,以便幫助他建立更好的學習思路和習慣。

第二個好處:共同記憶點,往後餘生的共同談資;

當下父母子女充滿疏離感的家庭比比皆是。

父母平時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而沒有陪伴和關愛的成長,往後就會造成彼此之間無話可談。


教育專家董穎卿說:父母是沒有辦法憑空關心孩子的成長的,我們需要有真正的內容來寄託自己那份隨著歲月還在增長的愛意。

而這份真正的內容即是輔導作業。

晚上輔導孩子寫作業,其實裡面包含著對孩子課業的關心和關注,輔導過程的點滴,無論好或不好,都會成為彼此的共同記憶,往後餘生的共同談資。

第三個好處:減少日後不得不分離的遺憾;

龍應台說:世上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孩子是不必你讓他離開的,長大後他去外面讀書,結婚生子,漸行漸遠是自然而然的宿命。

今天你所能給予他在課業上的關懷,將會減少日後不得不分離的遺憾。

第四個好處:更容易做到因材施教;

老師要教的學生很多,只能統一教學,無法根據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

然而,父母不一樣,父母可以通過對孩子的學習的掌握情況,幫助他規劃學習計劃。當然,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對孩子某種天賦有更好的認知,幫助他去揚長補短。

第五個好處:孩子永遠不會被放棄;

這個是最有利的好處。學校里可能總有很多令人不快的意外,但無論如何,只要父母對孩子的課業、對孩子各方面情況都了如指掌,即使孩子被老師放棄,孩子也不會真正失去機會。



當然,光知道好處,但不講究方法去輔導,仍然會是一地雞毛。

隨時會活生生把親子關係的粘合劑演變成親子關係的第一殺手。

所以,關於如何科學輔導孩子寫作業,這裡嬌媽給家長們支幾招。

第一招:新學期,一定要培養孩子這四大習慣;



  • a.規劃習慣:

    引導孩子培養制定學習生活規劃的習慣,可以促使孩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排除干擾和困難,提高學習效率。




  • b.預習習慣:

    唯有先了解課程梗概,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掌握聽課的主動權。而掌握聽課主動權則能解決課後寫作業遇到難題逃避拖拉問題。




  • c.複習習慣:

    學習過的東西通過複習不但能鞏固基礎知識,還能在複習中重新得到新的理解和認知。寫作業前有複習的習慣,會提高寫作業的速度和質量。




  • d.總結歸納的習慣:

    知識越學越多,聯繫的事物越來越多,如果沒有定期歸納總結的習慣,就會導致學了這忘了那,作業寫不出來只能各種拖拉和磨蹭。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定期歸納,建立結構圖,梳理各知識點之間的關係,達到永久記憶的效果。

只要能養成以上四大習慣,一般來說,輔導孩子作業不會出現很揪心的現象。



第二招:及時與各科任老師聯繫,了解孩子學習情況;

老師對孩子的學習問題都清楚,方法也很多,但因為精力有限,無法針對每個孩子提出建議。

家長要及時和孩子的各科任老師保持聯繫,了解孩子的學習動態,獲取老師的建議和意見,想方設法讓孩子緩解學習的焦慮,幫助孩子攻克學習薄弱難點。

第三招:善用時間觀念,保障睡眠充足;

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家長要懂得給予孩子自主權,不要時刻監督,而要懂得利用時間限時,告訴孩子幾點之前必須完成,如果完不成就別寫了。

這麼做的好處是,孩子會明白自律的重要性,也能樹立起時間觀念,最重要的是他會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另外,保障睡眠充足,記憶力才會增強,學習效率自然也會提高。

第四招:創造良好學習環境,提供學習氛圍;

記得2017年安徽高考理科狀元董吉洋曾分享說,每當她不想學習、想放縱自己拖拖拉拉的時候,看到父母關掉電視、收起手機,認認真真地在看書時,瞬間就會打起精神來,不好意思不看書不學習了。

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創造良好學習環境,提供學習氛圍去感染孩子,引導孩子,改變孩子。

第五招:善當戲精,把孩子當小老師;

每次輔導作業總是否定、斥責孩子,他只會越來越害怕學習,也會毫無信心。

嬌媽曾分享過俊俊爸輔導作業的故事——他裝笨,讓兒子教他。兒子不會,他就表現出很想知道答案,讓他回學校問老師並記住解題思路,回來教他。結果,孩子在學校里變得十分認真、上課注意力也很集中,就為了幫助他解答。

可見,當戲精家長有多重要。

截至目前,嬌媽身邊凡被推薦使用這招應對孩子學習的家長,就沒反映過不好用的。

最後,輔導作業心態易崩,強烈建議家長們每次輔導孩子作業前看看下面這個視頻:


 


看在孩子們天真、可愛又是親生的份上,多一點耐心!

新學期,向所有給孩子輔導作業抗戰在一線的父母們致敬。



祝各位爸爸媽媽,瀟瀟洒灑,長命百歲,最重要的是,

不!脫!發!

註:本文所有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嬌媽每日精選 



特別推薦


嬌媽:《不完美媽媽》是嬌媽隆重推出的一個系列專欄,每期專欄,我們會從媽媽們的立場出發,分享最科學實用的育兒方法,引導媽媽們接納育兒中的不完美的自己,逐步成長為一個兼具智慧與優雅的好媽媽。點擊下方藍字《不完美媽媽》或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訂閱,每周二,我們不見不散。



《不完美媽媽》


媽媽們的聚集地
一起做更出色的母親、妻子和女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 的精彩文章:

看懂《流浪地球》,孩子必讀的10大科普!
鄧超出軌?8000萬買出軌照片?還深夜發文斥責孫儷:你遲早會失去我!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