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1-2年級孩子不再有家庭作業,作為家長的你恐慌了嗎?

1-2年級孩子不再有家庭作業,作為家長的你恐慌了嗎?


各位家長們,你們現在還能在班級群里收到老師布置的作業嗎?


以前家長們收到作業的方式是這樣的:





家長們不僅要等著老師布置作業,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檢查作業質量,還要親筆簽字,在手機和電腦端上傳各種作業,有時候還要跟著孩子一起做手工,做手抄報等等。



很多家長紛紛叫苦不迭,白天要上班,晚上還要替孩子上學。



不僅是小學,嬌媽身邊,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朋友們,也經常被幼兒園繁重的「作業」忙得團團轉。



關於給家長減負的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



2018年10月18日,有政協委員提出《關於停止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布置和提交作業的提案》裡面明確規定:


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

(關於政十三屆全國委員第一次會議第2884號提案答覆函)



這學期開學,很多地區開始響應提案政策。各大學校的班主任陸續收到了一條類似的通知:


 


通知裡面明確規定:




第一, 

老師不用微信QQ布置作業

每個學生準備一個作業記錄本;



第二, 

1-2年級原則上不再布置書面作業,

以聽說讀寫及遊戲類為主,3-6年級課外作業不超過60分鐘。


關於第二點給1、2年級的孩子減負的問題嬌媽之後會另寫一篇推文解讀。

我們今天就先來說一說「給家長減負」。



這個話題在網路上引起了家長和老師們的廣泛討論,一度被推上了微博熱搜。



首先,來自家長方,支持者佔據著主流趨勢。


很多家長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堅決反對用微信QQ群布置作業:



1. 在群裡布置作業把全部的作業壓力都推給了家長,家長收到通知後,作業沒完成就是家長的責任,最主要的是家長們不僅需要檢查作業還要批改作業,極大增加了負擔。





2. 有的家長還反應班級群變成了討好老師群,拍馬屁群,拉票群,質疑存在的合理性





3. 還有的是覺得讓孩子自己記住作業,而不是家長盯著,這樣更有利於孩子自主能力的培養。



當然也有很多家長對政策持反對意見。


有家長說,減少作業說起來是在給家長和孩子減負,但是富人和城市裡的小孩從來都用課外時間報興趣班和提升自我,而窮人家的孩子連作業都沒了,只會更加放縱。






還有的人是覺得在群裡布置作業可以方便溝通,有的小孩自己根本就記不住作業。





其次,不僅僅是家長,這個政策也牽扯到老師群體,意想不到的是,支持實施此政策的老師也佔主流,大部分老師表示了自己的無奈:





我們再來看看小學校長們的說法。



上海市徐匯區建襄小學校長陳靜:




學校的作業主要還是通過學生記備忘錄的方式,老師把作業發到微信群里,主要作用還是讓家長知曉,一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教育部的初衷也許是讓孩子少接觸電子產品,關注學生的視力健康,

但一刀切的方式值得商量。



至於家長批改作業的問題,陳靜說

「批改作業的任務,不能交給家長,這是教師的職業操守。」



上海虹口實驗學校校長鬍培華:




微信和QQ等主要還是以發通知為主,起提醒家長的作用,

教師面批學生的作業,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還要個別輔導,特殊情況和家長電話聯繫。不提倡使用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 



廣州協和小學校長孔祥明:




微信群、QQ群是工具、是平台,對於老師來說,關鍵是怎樣用好、管理好。教育部作出規範是有必要的。




 


記得在我們小時候,都是放了學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作業,我們匆匆抄到本子上記下來,

回家了自己寫完作業,第二天交作業,等老師批改後再自行修正。



很多家長都是雙職工,根本就沒有那麼多時間來陪孩子寫作業、改作業、交作業。



怎麼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溝通工具的發達時代,布置作業改作業這些本老師該做的事情,就要硬生生地強加給父母呢。



我們做父母的好像也是班上的一員,必須跟著孩子一起學習、寫作業。



著名教育作家尹建莉曾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提到:




「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裡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布置作業、批改作業本就應是老師的義務和責任,是老師工作裡面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老師檢測孩子學習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 



雖然提倡家園共育,家校共育,但作為家長,我們的任務應該在課外時間負責孩子的養育,以及配合老師和輔助學校進行孩子學習興趣和額外才藝的培養。



而不是肩上扛上了和孩子一樣繁重的學業。



教育,就應該回歸教育本源。



對於這個政策,你怎麼看?你們那裡已經實施了嗎?可以在留言區和嬌媽探討一下。

註:本文所有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嬌媽每日精選 



特別推薦


嬌媽:《不完美媽媽》是嬌媽隆重推出的一個系列專欄,每期專欄,我們會從媽媽們的立場出發,分享最科學實用的育兒方法,引導媽媽們接納育兒中的不完美的自己,逐步成長為一個兼具智慧與優雅的好媽媽。點擊下方藍字《不完美媽媽》或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訂閱,每周二,我們不見不散。



《不完美媽媽》


媽媽們的聚集地
一起做更出色的母親、妻子和女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 的精彩文章:

孩子壓歲錢會不會被「沒收」? 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別叫我爸爸,我沒你這樣的爸爸」新學期漸崩式輔導作業,爸爸瘋了,媽媽樂了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