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幫凶」:不是煙酒,這3類食物,盡量少碰,會給腸胃添堵!
胃,先天之本,胃不好,難長壽!
據報道,全球每年新增胃癌病例,有超過半數來自東亞地區,其中以中國、日本和韓國尤為嚴重。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日本的胃癌死亡率曾經高達130人/十萬人,是同時期歐美地區胃癌死亡率的2.5倍。
在我國,胃癌一經檢查,大多是晚期了,患者存活的概率極低,一般來說,是不會超過5年的。
那麼,胃癌為何如此高發?到底什麼才是胃癌的「幫凶」?
有人說,煙酒致胃癌,已經被列為明確地致癌因素。
不得不說,煙酒的確會增加患胃癌的幾率,也是其他癌變的致病因素。
但真正導致胃癌發生的,其實是不良飲食!
這3類食物,盡量少碰,會給腸胃添堵!
一、燒烤食物
食物在燒烤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化合物,其中含有苯並芘等強致癌物質,可滲透至整個食品,導致胃癌或其他癌變。
另外,在燒烤過程中,蛋白質在高溫下,尤其在烤焦時,也會分解產生致癌的成分。
二、滾燙食物
人體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黏膜就會被燙傷;
一旦反覆燙傷、修復,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變成癌症。
所以,日常要少吃過熱、過燙的食物,否則會對口腔、食管、胃內黏膜造成損害;
進而導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食管炎、萎縮性胃炎等病症,甚至還會引發胃癌。
三、過油食物
在眾多的食物中,過油菜等油炸食物頗受廣大人群所喜愛,畢竟食物在經過油炸後更酥脆,多油多脂,也更符合大眾人群的口味。
然而,食物在油炸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類,最有名的當屬「苯並芘」,它有強烈的接觸致癌性,會增加胃癌、腸癌等消化道癌症的危險。
而重複多次使用的油,在反覆高溫之下也會產生毒性較強的聚合物,含有高濃度的丙烯醯胺,是一種致癌物質。
胃癌具有隱蔽性,一旦身體出現這3個癥狀,應趁早檢查!
1、長期黑便
食物在經過消化吸收後,排出體外,是可以通過便便的顏色來判斷病情的。
一般來講,長期出現黑便,往往提示腫瘤已經發生,胃癌也是如此。
胃癌,會導致消化道或者小腸出血,由於紅細胞被破壞,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就會使患者糞便呈現黑色。
2、胃部灼熱
胃癌導致身體最早出現的腹部癥狀,包括胃灼熱和消化不良。
胃灼熱,是因為胃酸迴流到食道,引起灼燒,就是常說的「燒心」癥狀。
而一旦胃裡長有腫瘤,會導致胃內食物分解不當,引發打嗝和消化不良等其他癥狀。
3、腹部脹痛
腹部出現脹痛,是很多胃病患者共有的特徵。
一般表現為,初期上腹不適,有膨脹、沉重感,偶爾心窩隱隱作痛。
這種癥狀,常被誤認為胃炎或潰瘍病,相應治療後可暫時緩解,很容易被忽視。
因此,一旦發生長時間腹部脹痛感, 除了做常規檢查外,最好做一個胃鏡檢查。
預防胃癌,保護腸胃健康,記住三個字:
一、吃
1、七八分飽
古人有云:飯吃七八分飽,沒病活到老。
這是因為,這種飲食方式,能夠減輕身體的負擔,減輕脾胃的負擔,有利於消化;
更有利於控制體內血壓、血脂、血糖的穩定,是保護腸胃健康的飲食習慣。
2、 飲食清淡
很多人都喜歡重口味飲食,偏愛咸、麻、辣、酸、甜等口味,給味蕾帶來的刺激感。
但是,從醫學角度出發,重口味卻是疾病的導火索!
長期重口味飲食,對胃黏膜的保護層會造成損傷,加速胃腸癌變。
所以,日常生活中,盡量做到清淡飲食,多喝小米粥,多吃南瓜、胡蘿蔔等蔬菜。
二、喝
1、蒲公英青茶
採用半發酵工藝,將寒性減弱,適合大眾人群飲用,也適合脾胃畏寒的人群飲用。
蒲公英入胃經,有很好的養胃效果,可以清胃熱、消胃炎,治胃痛,對幽門螺桿菌也有抑制作用。
古醫書中就有記載,蒲公英對胃病有效,清代《外科證治全生集》中這樣寫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而現代研究發現,它既能殺滅抑制幽門螺桿菌,又能修補胃黏膜的損傷。經常食用蒲公英,可以改善胃炎、胃潰瘍。
脾胃虛弱的人,或者需要長期服用蒲公英的,建議飲用經過半發酵處理的蒲公英青茶,不僅味道更香濃,而且降低了蒲公英的寒性,更適合長期飲用。
2、紅棗大麥茶
大麥,經過炒制後,具有健脾養胃、滋陰固本的效果,能夠修復受損的胃粘膜,緩解胃脹、胃痛等癥狀。
紅棗,有補氣養血、健脾護胃的作用。
與大麥一起泡水喝,能夠消炎滅菌,幫助排出胃中毒素,預防口臭,保護胃部健康。
三、動
1、按穴
大陵穴: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大陵穴在五行中屬於土,對應著脾胃,按揉此穴,可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動力;
一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的人,都可能會通過這個穴位來調節,調理。
2、呼字功
《河洛精蘊》記載,喉音為土。
而呼字,正好為喉音,五行屬土,對應脾。
日常多練「呼字功」有助於調養、補益脾胃之氣。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


※心臟不好,多吃三紅,少做三事,勤動三處,心臟越來越健康!
※23歲男子深夜「腦梗」離世,醫生惋惜:都是一張嘴要了自己的命
TAG:一天一點小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