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單小曦:新媒介文藝批評——走「內外綜合」的專業化發展之路

單小曦:新媒介文藝批評——走「內外綜合」的專業化發展之路

廣義上的新媒介文藝批評,在西方具有近70年歷史,在中國也已發展了20多年。走「內外綜合」的新專業化發展之路,是這一批評形態的時代選擇。

不同主體批評的複雜張力

在廣大網路用戶特別是某些粉絲看來,網路文學、新媒介藝術等屬於數字時代的新文藝類型,傳統的所謂專業化批評所持的批評理念、方法、標準都已失效,其批評實踐活動無異於胡言亂語。在拒斥傳統專業化批評之後,粉絲們在虛擬空間製造出了海量的印象式批評話語。應該承認,有一些粉絲批評確實有現場感,也不乏精到見解。不過,這類批評總體上卻激情大於理性,口水多於分析,感悟淹沒邏輯。

新媒介文藝批評領域的學院派批評最大優勢在於理論性強,能體現出一定的批評深度。但這種批評的理論化是一把雙刃劍,可能使批評家脫離文藝創作實際,沉溺於封閉的理論中自我演繹,追求自圓其說。當前主流學院派批評家的理論觀念、批評知識的確是印刷文化時代的建構物,而新媒介文學藝術屬於數字新媒介文化範式,固守於自己舊的文藝觀念、思維方式、理論模式和批評方法,並將之套用於新的文藝現象,儘管很專業,但難免錯位操作,隔靴搔癢。

由於看到了前兩種批評的弊端,一些批評家走上了調和兩者的第三條道路。來自數字文化背景的粉絲批評家,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學習傳統專業性批評知識,此即「粉絲學者化」。來自印刷文化背景的傳統批評家,努力改變自己的「印刷人」身份,向「數字原住民」學習,在進行文藝批評時使自己不斷更新觀念,盡量貼近新媒介文藝現實本身,此即「學者粉絲化」。這兩種趨向最終可能誕生新型批評家——「粉絲學者」批評家或「學者粉絲」批評家。這是值得肯定的發展方向。

目前的問題是,「粉絲學者」還未走向成熟,他們對所追求的專業化批評形態尚缺乏明確深刻認知,其具體的批評操作還比較稚嫩;「學者粉絲」受強大的文化傳統限制,尚未能從根本上克服印刷文化影響,實際批評中常常從數字語境出發,關鍵處又回到了傳統專業化的老路。此兩種情況可以概括為關於新媒介文藝批評的過渡性專業化批評。

新媒介文藝批評的專業化之路

當前,無論是理論建設還是批評實踐,新媒介文藝批評都需聚焦於專業化問題。新媒介文藝批評的專業化,既是相對於一般粉絲批評的隨意性、激情式、口水化批評而言的,也是相對於傳統學院批評的書寫—印刷性質專業化而言的。相對於前者,新媒介文藝批評不能拒絕專業化,需要向著專業化方向發展,否則永遠無法形成立得起來的新媒介文藝批評形態;相對於後者,新媒介文藝批評不能駐足於書寫—印刷性質的傳統專業化,否則將使批評專業化成為負擔,無法形成有效批評。新媒介文藝批評專業化需要從書寫—印刷性質專業化出發,同時以此為參照並形成一定的超越,生成一種適用於新媒介文藝現實的「新專業化」。

實現新媒介文藝批評的新專業化,需要摒棄完全斷裂和一成不變的形而上學思維模式。採用完全斷裂思維,可能會對傳統專業化批評採取完全否定的態度,原因是網路文學、新媒介藝術是全新的,傳統的批評是陳舊的,只能「失語」。採用一成不變的思維模式可能會對傳統專業化批評採取故步自封的態度,原因是傳統印刷文藝、當前網路或數字文藝,都是文學藝術,以前這樣批評,今天也同樣以這樣的標準、方法來評價闡釋,不需要另建一套批評形態。但新媒介文藝與新媒介文藝批評是數字媒介革命背景下誕生的新文化範式。所謂文化範式轉換,既存在整體性變化,也存在一定的連續性、積澱性變革。就新媒介文藝批評而言,應體現為印刷性專業化,向積澱著印刷性專業化的數字性新專業化轉換。

無論中西方,關於文藝批評的專業化探索,都走過了不同階段 「內轉」和「外突」發展道路,形成「內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兩大批評類型。西方從古希臘直至20世紀初,中國從古代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以專註「外部研究」體現批評專業化精神的道德批評、政治批評、社會批評、傳記批評、藝術家主體批評等批評形態為主流。西方自20世紀初期以形式主義為開端,新批評、語言學、符號學、結構主義、敘事學等廣義形式主義批評運動倡導以文藝作品為本體,專註於文藝的語言、符號、文本層次、文體形式、敘事結構等更為專業化的「內部研究」。這種批評之風,在20世紀80年代被引入中國,一度為前衛文藝批評家所追捧。20世紀下半葉以來,西方讀者反映批評、接受美學、後結構主義、言語行為主義、話語理論、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生態批評、文化研究等,又不滿於廣義形式主義向「內轉」的專業化批評,再次轉向文藝外部問題的討論。

「內轉」與「外突」不能說是百年西方文藝和40年中國文藝專業化探索的唯一模式,但無疑是地位突出的一個基本模式。應該承認,新一輪「外部研究」或多或少汲取了「內部研究」成果,但在批評專業化問題上,並未形成令人滿意的「內外綜合」。

當代文藝批評的「內外綜合」新變

如果以文藝批評的「內轉外突」發展模式觀之,無論是著眼於西方百年文藝批評史,還是著眼於中國40年當代文藝批評史,新媒介文藝批評都處於「內轉」與「外突」之後的「合題」位置。在批評專業化問題上,新媒介文藝批評既是「內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綜合,也在某些方面對它們形成一定超越。

從根本上說,這是由新媒介文藝批評的媒介存在論性質決定的。媒介存在論認為,文藝媒介並不只是傳播文藝信息的工具,更是文藝的存在性要素。因此,文藝批評也可以從媒介視角和文藝媒介要素切入展開,就像社會歷史批評從世界要素、心理批評從作者要素、形式批評從文本要素、讀者反映批評從讀者要素切入展開批評一樣。

致力於「內部研究」的傳統文藝批評倡導聚焦作品或文本,推崇文本細讀,把文藝文本視為由言(符號)、象、意等層次構成的抒情或敘事結構,並立足於這樣的內部結構分析文學藝術的文學性、藝術性、審美意義。由於語言、符號是構成文藝文本的重要媒介層,新媒介文藝批評又是從媒介要素切入批評的,因此,這種批評首先必然要進行「內部研究」。更為重要的是,在新媒介文藝批評看來,文藝文本的形式結構不能從語言符號算起,在語言符號之下具有更為物質性和基礎性的載體媒介,載體媒介與語言符號媒介又合成為製品媒介。另外,無論是載體媒介、語言符號媒介、製品媒介都存在著一個與技術媒介相結合的問題。如果僅僅著眼於文藝文本,其文學性、藝術性、審美意義並非只來自於言、象、意的相互作用,而應是載體媒介、語言符號媒介、製品媒介、技術媒介形成的媒介系統和象、意更為複雜的運作生成的結果。新媒介文藝批評的「內部研究」就是要分析這樣的複雜運作機制。因此,它必然既是「內部研究」,也是對此前「內部研究」的超越。

致力於「外部研究」的傳統文藝批評主張分析文藝作品(文本)與藝術家、世界的關係,闡釋文藝的再現性、政治性、意識形態性,探究文藝的階級、種族、性別、身份等文化實踐意義,實質是把文藝視為一種活動,將之置於現實、歷史、文化大系統中做宏觀研究。新媒介文藝批評也必然進行此類的「外部研究」,因為文藝媒介要素除了構成文本的媒介系統外,還包括構成文藝活動重要環節的傳播媒體和各種生產性、傳播性媒介力量及中介機構等。正是這些媒介要素的聯結功能,才使世界、藝術家、文本、欣賞者等形成了現實中的具體活動。反過來說,如果以媒介要素切入對文藝活動進行「外部研究」,就不能無視媒介要素在整個文藝活動中的聯結功能,而文藝的再現性、政治性、文化性以及制約文藝意義生成的各種外部條件,都與媒介存在緊密關聯。只有關注到新媒介文藝的各種要素,才能形成更為切實和具體的評價分析。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當代中國媒介文論話語構建研究」(18BZW008)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精彩推薦

原標題:新媒介文藝批評——走「內外綜合」的專業化發展之路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李想 排版編輯:李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王秋彬:一帶一路「債務陷阱論」實質是製造輿論陷阱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